法国同学seb博士毕业了,昨天组织了个party。最开始他来送邀请函--虽然就隔俩门--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
问是不是要穿西装。说是,我犹豫了。他说不行借一件吧。后来老刘同学借了我他的西服和领带。
虽然上身比我长,下身比我短,不过穿上还象那么回事吧。
上次穿西服记得是结婚的时候。几十号人,挤在一个黑乎乎的小屋子里,只顶上一个吊灯。
情调...饭店那房子在大教堂旁边,好几百年了。天花板上的花纹象中式风格的。
那教堂是图尔库最早的建筑。整个图尔库被丹麦人烧抢过一次,当时只剩了教堂周边,
然后芬兰就迁都到赫尔辛基了。喝酒的时候老外们挺有意思。隔一会儿唱一首歌,合唱。
他们歌曲和我们的相比温柔多了。当然,他们的词儿,无论是
切儿(英语),还是斯稿(瑞典语)都跟咱们的不一样。
我告诉老外,汉语里没有相当于切儿的词,只有bottom up。
所以,我们的歌曲也雄壮很多?
老婆说,可能是因为我听的都是芬兰传统的歌曲吧,也可能有宗教色彩。
也是,我们的歌典除了有革命色彩的,就是有爱情色彩的。老外的第一首歌,是 全干了,不管杯子里是什么。
第二首歌,是 再添满吧。
第三首歌,是 半开(喝一半)。
呵呵,所以后来女主持唱一首歌,里面有只小小鸟天天飞来飞去,不吃饭,
只想喝 白酒 -- 到这儿,一法国哥们说,那是芬兰鸟 --和可口可乐。
我私以为,这是一首用来埋汰周边国家的。别的国家小鸟飞的时候,都是三角函数形的,德国的,是方波。
苏格兰(?)的动作很小;美国的得站起来表演,腰也用上,到处划圈;
芬兰鸟,前面还一样,到最后喝的时候,都喝完表演完喝了,又来一杯;
法国鸟没看明白特色。还有大家一起摇来摇去的歌,最后一节站椅子上唱。
安德烈同学告诉我,我们跳过了真正的最后一切,是钻桌子底下唱。还有两只老虎。我认识其中有kajala(嘎压拉)是一种啤酒,
一问,歌词是各种酒的牌子。
还有一首歌,也是某种饮料的很多牌子。饭后,一哥们,名字太难记,也认识,跟安德烈和John Ersfolk同学大谈弹钢琴,
我跟黎巴嫩俩第三世界国家在那儿傻听。告别的时候,互相表示感谢,法国同学一句话把我整愣了,
thank you for enjoying the party.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也可以谢的。法国同学叫 赛巴斯坦 拉芳德。
6年(还是8年?他们开玩笑说的,不清楚,似乎是6年)毕业的。安德烈告诉我:
他们本科3年,硕士4年,工程类的硕士(不是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在汉语里是专业术语)5年,
博士从三四年到七八年不等,五六年正常。
政府正致力于让大家快点学完。
大致跟咱们差不多吧。
Category: 未分类
又一博士跳楼了
天津大学发信人: mqjx (iStyle), 信区: TJU
标 题: 关于我校一博士生坠楼情况的通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 26 22:53:34 2009), 站内发信人: dean (PeiYangLover), 信区: TJUnews
标 题: 关于我校一博士生坠楼情况的通报
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 (Thu Feb 26 18:54:40 2009), 本站(bbs.tju.edu.cn) 2009年2月26日11时许,我校管理学院2006级春季博士研究生柴××(男)从综合实验
楼七层坠下,当场死亡。
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
作。
经勘查,公安机关初步确认系自杀身亡。
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勤奋学习、勇敢面对各种困
难,做生活的强者。--
※ 来源:.天大求实BBS http://bbs.tju.edu.cn [FROM: 202.113.13.188]
教训...算行走吧
在svn add *东西之后,svn ci前,
如果执行svn rm --force,
这个意思是 把东西从 *本地也删除* 了。我犯过这个错误了,希望能记住。明天要交的东西,哗啦 没了。
连个哗啦的声都没有哇,弄了两个多小时(?)的东西。执行完一列目录,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当时就傻了。洁癖啊洁癖。好在PDF编译完了,也发了...------------去办签证延期,走了4000米的单程(有走错的)加一个3200米返程。
我说咋那么累呢。没办上。因为去太早了。
得四月中旬去。记着点:
1.排队的号,选8XX.
2.先去公安局,然后去市政府.
3.4月中旬
4.120欧,现金,卡不行.
[哲学] 鲁迅的失误zz
haha
Sent to you by Young via Google Reader:
标 题: 鲁迅的失误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Feb 16 09:09:16 2009), 站内
鲁迅批评旧中国没有爱情,要解放妇女。让妇女识字,经济独立,男女平等。
解放了妇女,妇女关心的是物质生活,喜欢享受,男人们依然得不到纯粹的爱情。
旧中国没有爱情的原因不在于解放妇女,而在于解放男人,用哲学武装男人的头脑,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精神谈话才是人类爱情的最高形式。
--
欢迎光临在下博客:http://blog.sina.com.cn/gouquanyinshi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19.145.11.*]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水木社区 文化人文区十大热门话题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笑话连篇] 偶刚学会下象棋zz
Sent to you by Young via Google Reader:
标 题: 偶刚学会下象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Feb 16 23:59:05 2009), 站内
偶刚学会下象棋,就到qqgame上去混,我靠,都是高手啊,还有胜12000场的。别的先别说,占个正席,一会儿就有人进来了。
系统提示我设置时间,我想还是慢慢思考吧,1个小时够了吧,下了几步就处于劣势了,这是同学叫一块儿去吃饭,这局也就搁这儿了
等我回来,一看,****赢一分,估计那人被我耗死了,自己"知难而退"了。
尝到了甜头,以后我一直这么干,耗时间,一通下来,10胜0负,真够无耻的...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59.66.122.*]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二手电脑市场] 中关村原来是太监坟……zz
Sent to you by Young via Google Reader:
标 题: 中关村原来是太监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Feb 21 08:41:14 2009), 站内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 "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官屯等。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
ThinkPad收藏家~~~现有藏品85种93台(不断更新中):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 原版光盘》(A MILLION FAMILIES GO TO INTERNET)[ISO]
我真是非常担心,回头要求每个家庭甚至个人都得考证才能上网。
Sent to you by Young via Google Reader:
中文名: "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 原版光盘
英文名: A MILLION FAMILIES GO TO INTERNET
资源格式: 光盘镜像
发行时间: 2007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简介:
上海市"百万家庭网上行"计划是由上海市妇联、市信息委、市文明办和市科协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市民信息化普及项目。计划实施三年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各级"百万家庭网上行"推进小组及各系统单位的有效推进下,全市共设立609个培训点,开设14773期培训班,有726066名市民获得了"百万家庭网上行"考试合格证书,其中通过培训获得合格证书459427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合格证书266639人,有130万多市民参加了各类网上实践应用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计划为众多市民扫除了信息障碍,扎实有效地推动了百万市民的网上行,圆满地完成了计划培训的目标。
这是上海市"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所赠送的光盘,包括了初学电脑的一些知识,相对全面和系统。对于看到这帖子的你,我想你肯定是不需要下载这东西了。但对你的家人,或者是身边的电脑初学者,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应我母亲要求(光盘是她的),我把这镜像放出,望大家共同进步!
记得谢谢我妈妈哦!!!
7*24 ADSL UP 65K/S
{已通过安全检测}卡巴斯基互联网安全套装 6.0 病毒库:2007-1-13
[共享服务器]DonkeyServer No1
>查看完整资源页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VeryCD - 电驴资源订阅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zhumao参考
有一只熊,掉进了一个10米深的坑里,用了一秒钟,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一、如果有初速度
s = v*t+g*t*t/2s = 10
t = 1
10 = v*1+9.8*1*1/2=>v = 10 - 4.9
= 5.1 m/s假设熊从高处下落,在洞口达到5.1m/s速度,
设从高处下落前无初速度v = g*t=> t = v/g
= 5.1/9.8
= 0.520408163265s在t时间内,要求高处的距地位ss = g*t*t/2
= 9.8*0.520408163265*0.520408163265/2
= 1.32704081633m这样的高度,可以是小树,也可以是矮冰山,
因此对熊的种类判断无帮助。
二、如果无初速度
s = g*t*t/2s = 10
t = 110 = g*1*1/2
g = 20m/s/s这不是地球,因此对熊的种类判断无帮助。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三、其他可能在靠近更地心处,不在地面。结论
是道扯淡题
修正
The Making of a Nation
每集15分钟,不是3分钟。
几个英语相关
这些就不必向老师汇报了,跟英语学习有关,但是跟教学无关1.俚语和幽默这没用。
什么可笑,什么不可笑,文化差距大了。
保持严肃,至少不会误伤老外的感情。
如果你讲俚语,老外也讲,你岂不是很惨?此外,我们出国是为了学习和研究,不是来生活的。
我们不会那么广泛地和老外成为朋友的。
即使我们可以大谈特谈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应该是专业
或者共同感兴趣的范围。
没事巴巴找老外扯淡,人家想谈什么咱就陪人家谈什么,
是有病么?如果我们听不懂讲不清专业范围内的东西,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我们讲不清中国文化和伟大,后面再说,我们的责任。
如果听不懂老外开玩笑和扯淡,那有什么了不起。老外是不会单单因为你幽默或者会讲俚语而尊重你的。
这些东西连锦上添花的作用我都谨慎地表示怀疑。
当然,就我这水平和差距,相让老外在学术上尊重我,也是妄想的N次方。
但是,毕竟专业才是努力的方向。2.常识我以前有个误解,牛老师告诉我答案了。我一直想,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相关的那些英文词,
有啥用。牛老师说,1.你不能保证只跟老外谈专业,别的啥也不谈.
我们之间是只谈专业么?2.你不能让老外觉得你除了专业啥也不懂,
跟傻子似的(此句似乎不是原话,我加的).老外会觉得中国人都这样.牛老师的示例,
有老外问他,中国有桥么.
牛老师说 当然.
老外说不是那种一般的桥,立交桥,你们中国有么.
牛老师说 当然.
能有多少?
牛老师说:北京有个几百(是这个数不?)座吧.当然,老外到北京后还是很惊讶,北京这~~~么大啊.牛老师的示例很好地教育了我,在国外就代表中国,
不要让老外觉得你啥也不懂.你懂,说不出来,也是白扯.所以,只要是需要的时候,我把欧洲史东亚的中亚草原的历史,
都给老外科普,不懂的词就用懂的解释.
事实证明,大部分老外懂的东西不多.N年以后,老外会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中国人对他们,包括他们
的地理历史都懂得很多,而他们对我们一无所知.
让他们害怕去吧.
3.不知道的这个我不确定,我就直接告诉老外,
我不懂这个,你能不能告诉我.尽可能多问,问这个那个有没啥规矩.4.省钱我一般问哪有东西便宜啥的.
就直接问,太贵就直接说太贵.没发现歧视...或者没看出来.5.学术上不会的,我就只能就不会.想着 说完会,然后自己回去偷摸学,我看是没可能了.
差距太大,差距太大啦.有时候有表达不清的时候,但是我一贯坚持我认为对的,
直到最后基本都是被说服.
不过,我啥都相信,啥都承认老板说啥是啥,
不明白也能照着把活儿干出来,我来干什么来了?
没了.
以上有的根英语关系不大了.
给我的感觉,老外跟中国人没大差别.
文化冲击这种事儿,基本不存在.
老外跟我们在国内对他们的了解基本类似,
比我想像的更像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