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

宽容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git on linux encoding with utf-8 vs. gbk灰太狼的愿望是让老婆孩子喝上羊肉汤,喜洋洋的愿望是活着。所以喜洋洋可以
说,你强迫我被吃掉,灰太狼也可以说,你强迫我过不上正常狼的生活。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不打扰别人的自由,那你的追求就没有问题。然而这个世界
居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那有个苹果,我吃了,就没有你的
份。git是个好东西,Linux也是。但是如果在项目中,大多数人都在用着windows,
你用着linux,然后出现了问题,文件名有乱码。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更高的
生产率之类--你就不能要求大家都切换到先进的linux上。所以,有的时候,先进与否对于是否成为候选方案,完全没用。就像我刚刚跟瀚哥谈,某个女生不选某个男生,这是基于她 个人的 此刻的 价值
判断,与这个男生优秀与否没啥关系。事实上,人的"优秀性"是不能排序的。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明白了。我在linux下用git进行版本管理,不幸的
是,项目组的其他成员都用windows,那落后的东西。然后,我提交一个版本以后,git把凡是中文的文件和目录全都复制了一
遍,ubuntu默认的utf-8编码。我在网上找啊找方案。其中最完整的是这个:git乱码解决方案汇总 [http://zengrong.net/post/1249.htm]
大家都建议:把windows换成linux,保持linux系工具的纯正蓝血。可是我的组员们不会答理我的。连我要求他们装接utf-8改造过的git客户端,他
们都不理我。
[http://www.cnblogs.com/tinyfish/archive/2010/12/17/1909463.html]失道寡助,就是这个意思。古兰经故事教育我们,如果命令山朝你走,如果它答理你,你就朝它走吧。于是,我在给出另一个"终极"的git乱码解决方案。而且非常简单。*在操作git时,把区域设置修改为 中文GBK。*用linux的,当你与windows对话的时候,改变你自己。* 在终端中** 跟windows保持一致export LC_ALL=zh_CN.GBK; export LANG=zh_CN.GBKterminal -> set charactor encoding -> gbk
这之后就可以进行git相关操作了。** 切换回linux默认export LC_ALL=en_US.utf8; export LANG=en_US.utf8terminal -> set charactor encoding -> unicode(utf-8)这之后你又回到了人间,温暖的安全的伟大的linux怀抱。其实,你一直也没有
离开。* 在emacs中** 跟windows保持一致: M-x prefer-coding-system gbk** 切换回linux默认: M-x prefer-coding-system utf-8* 改变文件名的编码如果已经造成乱码的恶果,还可以在utf8和gbk之间切换文件名。真的修改,而
不是像上面那样修改显示的(解码的)效果。
convmv <filename> -f utf8 -t gbk例外。convmv在fat32的U盘上运行无效,估计是fat32不允许非法编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与他人交流,我们不得不使用他们的语言。除了作为病人孩子老人,除了作
为弱者,没有权利要求别人采用我们的语言。我们采用他人的,大家认可的语言。这并非意味着我们改变了内心的规则。所
以,在听完传教以后,我们可以用你的词汇你的知识框架来讨论你的经典教材,
但是,我不能说阿门。因为那词的意思是"我同意。"从utf-8转到gbk,不过是用狼的声音,用羊的声音,用英语的声音,把本来我们
心中所想的,以这样的声音说出来而已。其实可怕的并不是使用别人的语言,而是使用别人的思想,尤其是自己也并不清
楚那些思想的原则是什么,尤其是自己也并不清楚自己希望的是什么。

升级ubuntu,给整挂了

升级ubuntu,给整挂了打游戏的时候,大家都有过那样的经历吧?你只能一心一意地应付如潮般涌来的各级敌人,丝毫没有时间去想下一刻的计划。至于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每一个人都清楚,只是勉力支撑而已。传说,伊丽莎白.泰
勒说"那么多事情要做、那么多事情没有做成。这就是人生啊。"我听说这句话的
时候,她已经停止支撑了。后来就有人开始吹捧"活在当下"。"当下",就变成了一个令我深恶痛绝的词,连
带着"活在"都令我厌恶。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审验/检视/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只感受现在,
那是动物。人类之区别于动物,就是回顾过去,计划未来。这一段时间,我就处于动物状态。每天疲于应付这个事那个事,计划的事情,都
推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以后。然后,我的操作系统Ubuntu被我整挂了。世界瞬间安静了。啥也不用整了。想想你正在游戏之中,敌人蜂拥而至,你手忙脚乱,大声呼喝。然后,停电了。就是这样的感觉。然后才知道,无论多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都能停下来--因为你不再呼吸了,就像
操作系统突然挂了,你也就只能开始修操作系统,停下手中的一切。既然修操作系统能停下手中的一切,未来的计划,对过去的回顾,为什么不能令
我们停下来呢?我们生存在"当下",而我们的生活,在过去,在未来。20日.当初boot空间只给了100M,满了,升级的时候要求再多8M。我非常困,直接把boot下的一些看着似乎过去版本的东西移走了。没有更困,所以移到了/home/young/boot下暂存。机器升级时窗口系统响应不正常,左键没反应,重启机器。无法进入系统,找不
到内核,按任意键继续。用以前做的引导盘启动,进入系统。sudo cp,把刚刚暂存的东西放回/boot下,/dev/sda1。重启,硬盘引导,grub要求选择了(平时不用选),进入系统。再升级,又说root空间不足。这次仔细读了一下,可以清回收站,然后sudo apt-get clean。空间还是不足。umount /dev/sda1。这下空间够了。打算升级完再mount回来。升完级,boot空间不够,不能合并新旧文件,以后用/boot,不mount了。改/etc/fstab。重启。引导成功,把boot分配删了,全另一个数据分区全并。那个数据分区是当
初为了装windows留着的,没用了。21日,调整分区。用partman(livecd中的)调整,把root放在了primary分区中,bootable。然后grub menu能显示,但是进入后 file not find, error 15.此处,表现了网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绝大部分贴子,中文的,英文的,都说
vmlinuz 或者 initrd.img损坏. 个别贴子提到,grub不支持ext4文件系统,又有
更少的贴子提到ubuntu的grub支持ext4.22日。N多测试.update-grub,memtest可以启动了。把原来的 vmlinuz & initrd.img & boot 复制到新 boot 中; 改 menu.lst。: title Ubuntu
: root (hd0,0)
: kernel /vmlinuz root=/dev/sda1 ro quiet splash
: initrd /initrd.img没有使用uuid,没整明白。似乎每个分区都有个UUID。中间经历过:1. grub不能启动.原因:删除boot分区中的东西.
解决:用livecd改grub设置,使得与硬盘及分区一致.
2. grub能启动,有菜单,进入后找不到文件.原因:全并分区,使得分区与grub中记录的不一样了.
解决:grub命令行重新设置 kernel 的 root参数.3. grub能启动,能进入某个菜单项,启动超时,找不到root device。 用
update-grub 然后改menu.lst解决,原因不明,可能是kernel的root参数错
了.恢复出原来的错误非常费时间,就是重新破坏一次,放弃了.: grub-pc: /usr/sbin/update-grub运行 /usr/sbin/update-grub 的时候,把grub更新到了 /boot 下,这是在
livecd的根下.手动移动了/dev/sda1,我的分区里.4. 然后,需要恢复安装一些程序.输入法设置等.原因: 中间安装Ubuntu覆盖过.Ubuntu比windows强的地方,我的个人设置都还在.其他收获:: $ sudo blkid
: [sudo] password for young:
: /dev/sda1: LABEL="linux" UUID="1e2067cb-66ea-4dcc-ac12-f7086f0bd13c"
TYPE="ext4"
: /dev/sda5: UUID="34d4d8c9-dc19-4d59-9d80-33a4107a362c" TYPE="swap": $ df -lh
: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 /dev/sda1 226G 64G 151G 30% /
: none 951M 320K 951M 1% /dev
: none 955M 100K 955M 1% /dev/shm
: none 955M 84K 955M 1% /var/run
: none 955M 0 955M 0% /var/lock
: none 955M 0 955M 0% /lib/init/rw: /etc/fstab部分
: /dev/sda1 on / type ext4 (rw,errors=remou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