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神秘岛》的后续,访谈

访谈提纲

杨老师您好,我是经管学院大四的学生,也是咱们阅读分享会的志愿者助理。非常荣幸能再次作为听众和采访者与您进行交流——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在分享会上听您的讲述了。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许多人和事都在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但您在我心中的印象却始终如一:幽默、真诚,带着一种珍贵的纯粹。这种“不变”在今天显得格外难得,也让我每次参加您的分享都带着一份特别的期待。

我将围绕阅读与成长这一主题,向您请教几个问题。本次采访内容仅作为我们阅读分享会的“电子记忆”内部留存,不会对外公开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您放心畅谈。

1. 首先想问一个比较个人化的问题:您觉得阅读在您的人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您经历困难或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刻,是否也曾从书中获得过指引或慰藉?基于您的体验,您觉得我们大学生可以怎样通过阅读,有意识地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能够支撑内心的“精神世界”?

答:

阅读于我是乐意为之的事情,跟不少人刷短视频差不多,所以阅读并非达成某种目的——指引或慰籍——之手段,而是其本身就是目的。对于一个吃货,营养是次要的,我就是喜欢吃。甚至口味也是次要的,因为我就是喜欢吃,喜欢吃本身,吃什么都好。如果说阅读带来的其他的东西,差不多相当于 我在豆瓣上标注了阅读1566本书,这极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然而,阅读并不是为了向别人显摆读过多少本书这个字数,这个数字与阅读带来的愉悦相比,甚至连附带的产物也算不上吧。

阅读参与构建的价值观体系,在困难或选择的重要时刻,确实会突然跳出来。类似于“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如果除了价值观,阅读也带来方法论的话,那么当然好。如果没有方法呢?体验不总是幸福的。

阅读带来的“精神世界”,在我是无意识中形成的。所以,如何有意识地去构建,我真的回答不了。

2. 这次分享中您提到,像《红楼梦》这样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其中细腻的情感您会有些许不理解。那么,在您看来,我们花时间去读《傲慢与偏见》这类看似“不实用”的文学经典,最大的价值可能在哪里?比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嘛,但如果连读都读不懂,并且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时,这类作品真的能帮助我们理解嘛?

您在分享中提到,对于《红楼梦》里非常细腻的情感描写,有时会感到一种不理解。这让我联想到许多同学在阅读像《红楼梦》这类文学性很强的经典作品时会产生的困惑:我们都知道这类作品能帮助我们理解人性与社会,但如果连最基本的精妙之处都难以体会,感觉始终叩不开那扇门时,我们该如何去寻找它对于我们的独特价值?您怎么看这种“读不懂”的阶段?

答:

这个问题貌似困难,不过回答简单直截。我所提到的不理解细腻的感情描写,多少类似于高度近视看不清大千世界,捕捉不到精微的结构。那么,就不看了么?看懂多少算多少呗国;现在看不懂,以后慢慢懂吧;以后也不懂,那就不懂呗。并不影响我吹牛读过《红楼梦》。

有人可能会说“你那根本不能算读过,《红楼梦》如此博大精深……”这世界上博大精深的东西多了去了。数学,我们都学过,谁敢说自己领会了“最基本的精妙之处”呢?虽然不精通,也并不影响我们说自己学过,不影响试着运用。如果教练告诉我,我连走路时最基础的呼吸都是错的,我难道成天坐着躺着么。如果有人告诉我说“你连东北师大校史最基本的史实都没搞清楚”,比如第二任校长是谁,难道我就要退学或辞职么。

看不懂无妨,对付着看。大家都没看懂,包括那些自己以为自己看懂了的。此处可引用读书分享时我们笑过重复过的话,野外生存中最大的危险在于——你不知道危险的存在。

“那么,在您看来,我们花时间去读《傲慢与偏见》这类看似“不实用”的文学经典,最大的价值可能在哪里?比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嘛”。我完全没有“无用之学”没用的意思,所以这个问题不是问我的,虽然我知道标准答案。

3. 在阅读取向上,有人偏爱专注读自己喜欢的书,也有人提倡广泛涉猎、不论兴趣点。您个人更倾向于哪一种呢?对于还在探索阶段的大学生,您会更建议我们专注深耕,还是鼓励广泛尝试?

答:

我什么都看,喜欢的就仔细看看。

4. 了解到您每年都能保持深度阅读几十本书,非常佩服。但面对一些课业繁忙,但又希望培养阅读习惯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简单可行的小方法,能帮助同学们静下心来,真正“深读”一本书?

答:

阅读对我如此重要,以至于我课业繁忙的时候,也仍然会每年读几十本书。换句话说,学业在我看来没那么繁忙,甚至没“那么”重要。不过,几十本书我做不到深度阅读,其中能有一两本深度阅读就不错了。多数就是翻翻,有的过了几年十几年以后又遇到,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陌生得就跟没看过一样。如果重要或有趣,那就再看一遍,多了一次快乐,岂不甚好?

关于“深读”,确有一点体会。那就是,不要深读。迅速地读,粗糙地读。一方面,如果有需要、有缘、有趣的话,重逢一定会有机会的。跟好朋友一样,二三十年毫无联系,一见面就“我真的时刻想你啊”一定是假的。时刻思念,见个面或微信发条消息又有多难。另一方面,深读的结果,常常就是不读。我意志品质没多好,挑战常失败。

5. 阅读分享会主张“深度阅读,然后理解真实多元的世界”。在阅读《神秘岛》这类科幻经典时,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把书中的想象与世界,和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补充?

答:

我一直以为《神秘岛》没有什么价值观,只有好玩的科技知识呢。直到这次读书分享才意识到,含蓄而深刻。所以,我没能把这本书中的想像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书本与现实的联系,因为我幼稚,所以有此体会非常晚近。那是看到有人提到《九三年》,他的看法与他此前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以及我以为人人如此的价值观的冲突非常激烈。冲突到这种程度,“这怎么可能?”。我和不止一个人确认我没理解错他的意思。当时的感觉就是,当冲突在你面前的时候,当有人的选择与你所学完全不同,特别是他还能自洽,你那时会立即明白,原来书本与现实的联系在这里。

6. 通过刘老师的介绍以及过往对您的了解,您既是科幻作品的爱好者,也是科幻小说的写作者。那么对于刚开始尝试科幻创作的同学,您觉得该如何把握“科学设定”与“讲好一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怎样不让技术细节淹没故事的温度?或者是专注科幻中“科学”的描写而弱化故事情节的讲述呢?

答:

读者想看的不是设定。

其余的,我没能力讲。如果能的话,我早就出名了。

7. 我特别佩服您能细致梳理《神秘岛》中“从零造文明”的过程。在您看来,这种“动手再造文明”的细节,对我们这代习惯于现成科技的年轻人,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答:

动手。

不仅对于“我们这代习惯于现成科技的年轻人”,试着亲手做,而不仅亲耳听亲眼看,对谁都是一样有意思。

好不容易“细致梳理”的技术路线,几乎一句话也没有展开啊。不过,还是上面的观点,没讲到也并非白整理了。很有趣,这个过程我很享受。

8. 如果请您用一句话送给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答:

哈哈,这哪是我敢回答的啊。对全人类我倒是有几句寄语叮咛,等几十年再聚首时你别忘了提这茬,到时候我语重心长地说。

感谢刘百威同学的提问。

一行代码也不用会,让豆包写自动登录zlib脚本

我以前写过一小段 tampermonkey脚本,作用是匹配当前的URL,如果是 zlib 的话,那么自动登录。但是众所周知的,近几年 zlib 的地址经常变化,所以我就要隔一段时间改代码里的匹配地址。

想把代码改成根据页面识别,要查不熟悉的语法和小的技术解决方法,懒得动弹。今天突然想到,AI如此发达,为什么不让他来写呢。于是就有了以下对话。

一共进了了6轮对话,还包括我给错信息1次,补充了需求1个。

第1句

AI生成了程序框架,我大致扫了一眼,对。其实他说什么不重要,我只是想利用他说话的这段时间去复制 zlib的特征 和 cookie的key和value。

他在输出的文字结尾提醒我,需要我提供的信息。其中第3点是我没有想到要提供的,但是确实是我的需求之一——我对按钮的位置有明确的期待,但是我没有想过要告诉AI。

第2句

以上第2点,这两个 cookie 的值可以在浏览器中查到。如果你有账户,先登录,然后F12 | Storage | Cookies。如果你没有账户,去申请一个。

这两个 cookie,是几年前有个 zlib 的镜像站点,站主开了个淘宝水果店。他说,水果店也是我开的,但是你爱买不买,并不需要非得买才能使用镜像。这位站主给出了这两个 cookie。

第3 句

我把AI给出的代码到 tampermonkey 中,运行,报 bug 现象。

第4句

第1点,可能为了调试方便,AI给出的代码在登录成功以后弹出个对话框,“alert('登录信息已设置,即将刷新页面'); ”这对人类程序员也是常规做法。我不喜欢被打断工作流程,所以要求AI去除对话框。我懒到……没有自己去注释,加两个斜线的工作量而已。

第2点不刷新。AI生成的代码,非常贴心地在登录以后刷新了一下。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细节。不过, zlib 有点特殊,手动登录以后跳转到了另一个URL,而不是原地刷新。我把这个地址给了AI。事实上,给了个错误的地址。

第5句

我修正了上一句中的URL错误。

以上两句,只是注释加两条斜线,把

location.reload() 改为 location.href,

把 location.href 的值改一下。我也懒得亲自动手。

第6句

AI生成新的代码,我粘贴到 tampermonkey。

这样,我在 firefox | vimmium 插件运行时按 f 键,浏览有如下显示。

我按 QA 完成登录。不需要动鼠标,也不需要细心把鼠标指到 LOGIN 这么小的面积上。

通过以上6句话,我的预期完全达到。期间,我没有改AI生成的代码的任何一个字母。所以也没有必要分享把代码出来,那只是产物,过程才是重要的。

骑行简记

1. 骑行-东南湖大路到南溪湿地-往返

往返共15.36公里,1个半小时,秋水长天。

路上我们瞥见花鼠子窜进丛林,刺毛撅腚的;远看巨大的白鸟在河面掠过,翅膀缓慢扇动,波澜不惊;一个小伙子坐在电力驱动的滑板上飞驰而过,又几次在拐角后遇到他拆了轮子维修,在路上磕打,呵哒呵哒;迎面遇到一个奋力蹬车的男孩头盔上插着带稳定器的镜头,镇定自若地昂着头,像罗马士兵头上有英冠在风烈烈作响。巨大的树桩横卧在河口,面积庞大的芦苇遮蔽水面,黑色的蒸汽机车连着绿皮车厢,轿车雕塑锈迹均匀电镀闪亮。

我们在其间骑行,往返共15.36公里,1个半小时,共秋水长天。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s51CCYxbmoTwkscYS9jWSPaxtyZNG1wDTiagk589szwpCC0ehEibd65tDDUdEHqZhwjdotdMiaLMXibyROeTOh2kiaA/0?wxfrom=12&wx_fmt=jpg&tp=wxpic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s51CCYxbmoTwkscYS9jWSPaxtyZNG1wDdDtC40B3oKHoseItrDOn7N1P2WuicdDFPrznOhpw7tMiayxZymjcomTw/0?wxfrom=12&wx_fmt=jpg&tp=wxpic&usePicPrefetch=1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s51CCYxbmoTwkscYS9jWSPaxtyZNG1wDEYwJbB11J3JkWfKfzyefpNUcADrtASibFl8gljOJLy7opib4mK7jvBiaw/0?wxfrom=12&wx_fmt=jpg&tp=wxpic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a16d3cc0c8a0c4a8628fab1722327764.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9be3573d132f9f1c605d465bff0b0e7e.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971fe66e48f9780ce7f61d8b88cb3145.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d5c5d7e6250e03a58e26f32a9d414211.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34a325a278a367741e8ed1ae1bca82c9.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8fa654b9c1b28c5de2d587a388c916ff.jpg

2. 骑行-自由大路到北湖地铁站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9b56eb515e971d0d9d9bf7dc86aa4fea.jpg

​​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9667179fa14ced2858065b1c1da13ed8.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8c888ad7757b2e7bef29f468927d7a87.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99ff5ff6612183ff8e6fa348ea3c1c71.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d7ea724395a7a2fe02c756a8b21d2983.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59bb44b8c46627856280940a0bce082a.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d25b3049bf2de2cbf5e2a658d444fb36.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b9091ea470d083b40230d3537548b136.jpg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158faaa90c63aa273fc026146571315a.jpg

3. 骑行-自由大路到北湖最北-往返

很多没有拍到。有比整条桥还要长的货运火车车厢,咣啷咣啷。有高铁安静地在远处穿越楼群。有单节的和谐号横过河面。

​​有一个巨大的风筝悬浮在更大的净空里,周围毫无参照物,看不到风筝线,像大王章鱼在深海摆动手臂。有斜拉桥的立柱刚刚遮挡住太阳,强烈的阳光溶解了轮廓。拦河坝阻断河流,界分市区的水景和下游的湿地沼泽,长达几公里的芦苇蔓满河床。

​密林里帐篷毗邻,有小狗的叫声。烧烤的炊烟顺风几十米不散。儿童骑车的背着长杆武器,呼朋引伴的,爬上高台喊爷爷奶奶的,蹒跚而行的。野餐桌上,

一位兄弟可能喝多了,一遍遍喊,“这么多人,他们是不是都是钓鱼的,是不是都是钓鱼的?”不远处堤坝上密密麻麻的钓杆,哈哈大笑,大家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一位妈妈在教小孩下斜坡。“你得正着下,像我这样,不能侧着下。”我差点脱口而出,你那个才是错的。一位爸爸在教孩子轮滑,说了三遍,“你得弯腰,不要怕。”孩子喊,“你别管我!”摔了,“为什么摔了?”

​迷路了,从桥上翻过一大片芦苇,过了居民区,前面还是河床,还是河水。看地图,才发现刚刚沿着直流前进了很久。想起亚历山大和色诺分,要延河上溯几个月才能横渡。

看地图,路尽了,需要绕很远。看车辙。走低头推车才能通过的小路,十几米外就是新路。看大致方向,横跨白杨林和齐肩高的草丛。

只要还有外卖小哥的摩托不时通过,有倒骑驴卖小饼和冰镇饮料,那么距离人间烟火就不远。一个外卖小哥前轮扎进管道井,我不停车远远喊,“用不用帮忙?”他答,“马上就拽出来了,大哥。”我回头喊,“不用?”他喊,“除来了!”我不顾绝尘而去。

自由大路到北湖最北,往返共35.58公里,骑行2.5小时。往返都是顶风,有点累人。花费共3个小时多一点,除了骑行,其余的时间是三次停留休整,以及迷路。水喝光了,一瓶脉动不太够。美团单车花费12.6元,曾经离开运营区,又返回了。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10\af7ddc0352a06105e9e0d6e9ae209666.jp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s51CCYxbmoS7xQFw1UHxrGk90WI46vibDgweTv3icibNZOm6PJoub59ojwAEsUINibXRziaD6jlp2M75UKIufaq9C1g/0?wxfrom=12&wx_fmt=jpg&tp=wxpic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s51CCYxbmoS7xQFw1UHxrGk90WI46vibD5abqBia8XDKPSvmzKW2xrst5cvYBwhibNW1qESibaiaF13vEtppDp3W32g/0?wxfrom=12&wx_fmt=jpg&tp=wxpic&usePicPrefetch=1

夜徒

有露营地摆满帐篷,张灯结彩。有灯球刻画出的海盗船在黑灯瞎火的林子里晃荡,金属刮擦的吱扭声令人牙酸。没有音乐,只有乘客的惊叫此起彼伏。

有个小伙外放《明朝那些事》(?)朱元璋阻击王宝宝,从我身边嗖地越过,声音一会儿就远去消失了。好一会儿,我又遇到他,朱元璋和陈友谅又怎么怎么,他正在徒步休整,被我超过。就这样,他跑步时超过我,徒步时被我赶超回来,朱元璋的一生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回顾着。

前面一双白鞋慢跑,看配速比我快速徒步慢得不多,我要超过需要很久。我放慢速度,拉开距离别万一那是位女生再被吓到。这样又跟了一段路,岔路都没有路灯,夜徒危险不适合拐出去。终于有位女生从后面跑来,白鞋紧跑几步跟住她。她们跑远了,我又开始加速。

湖对岸的喇叭正播放《乌兰巴托的夜》,听不清哪个版本,只听到很大的声音唱“那么静那么静”。前方有人在听王杰系列,连着一首接一首。当时听得悠扬,30多年前特有的缠绵纯情和伤感,我还想这有钱老登的音箱质量不错,此刻却一首也想不起来听到的是哪首。也许哪首都一样?后来我超过了歌声,听王杰的不是老登,是位姑娘。

60分钟
6000步
6000米

补充:

李老师指出:王宝宝可还行[偷笑]

打印身份证正反面在同一页,保证大小与原件一致

1. 两个问题,以及在物理世界中的方法

又被要求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且不论身份证的哪一面才是正面,哪一面才是反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1.1 第一个问题,大小一致

现在大家经常找不到复印机,而打印机容易找到。用打印机,不用复印机,即打印的,算不算复印件?这得看提要求的人是怎么想的,还有哪些指标是他关注而没有提到的。如果打印件的原始材料来自照相机或者手机,那么,打印件中的身份证的大小是失真的。复印件的尺寸,除非特别设置扩印或者缩印,默认是与原件等大小的。

如果你在意大小,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的结果,如果没有梯形失真等,那么,可以通过身份证的尺寸已知来校正。85.6mm x54mm,与银行卡和名片大小一致。

扫描仪得到的图片,打印出来的大小与原件是相同的。

这样,大小一致姑且算解决了。

1.2 第二个问题,把两张图片放在同一页中,这怎么做呢?

复印件的标准做法,是先复印身份证正面,然后把身份证反面放在刚刚复印出来的正面那张纸上,再复印一次,得到了正反和反面在同一张纸上。

打印机+扫描仪,当然也可以打印出来正面,再把反面放在纸上扫描一次,再打印出正反面在同一页纸上。要在物理世界里多费一张纸,纯用计算机如何解决呢?

有人说用 word等 编辑,但是这不能保证大小不变。

2. 虚拟世界的方法

2.1 用 Windows内置的 画图

如果扫描的大小是整个扫描仪的白色底版,在扫描仪的软件中把除身份证以外的部分切掉。用 Windows 操作系统自带的 画图 剪切,也可以,不会改变图片的原始尺寸。

然后把两张图片贴在画图中,一左一右并置。

可以移动图片,但是不要拉动下图中红圈中的手柄,会导致图片大小或纵横比变化。

然后打印就可以了,默认设置就是大小不变。

2.2 用命令行工具 ImageMagick + InfanView

> magick convert +append 0001.jpg 0002.jpg output.jpg

以上命令中,

magick convert 是命令行和参数;
+append 表示水平排列;
0001.jpg 和 0002.jpg 分别是身份证正面和反面;
output.jpg 是合并的结果。

我从这里学到的 https://blog.csdn.net/qq_24127015/article/details/86525305

output.jpg 是两张身份证左右拼在一起 同等大小的图片,比A4纸小很多。

接下来,用InfanView打印 output.jpg。

注意 要求 原尺寸,注意下图中的方框。

2.3 用命令行工具 ImageMagick+浏览器

或者如果没有 InfanView,在

> magick convert +append 0001.jpg 0002.jpg output.jpg

这一行之后,把output.jpg转为 pdf文件。

>magick convert output.jpg output.pdf

然后用浏览器打开 output.pdf。

接着用浏览器打印 output.pdf,原比例,,注意下图中的方框;横纵皆可。

3. 效果展示

打出画的效果如下。

下图是A4纸,身份证正反面分别横向或纵向放置。黑白的,是打印的结果,身份证正反面;有蓝色斜线两张纸片的是我手绘的身份证样张,放在了打印出的身份证正反面A4纸上面作为参照。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宽的大小都没有变化,尺寸一致;正反面放在同一张纸上,符合要求。

此文也发布在以下站点。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yang-gui-fu-52

独立博客 https://younggift.net/

微信公众号 杨贵福
----
以下是我曾经发布博客的站点,有些旧文。
----
豆瓣 - 因为审核"我的日记",不再更新。
https://www.douban.com/people/younggift/?_i=0098558fqLUL9h

CSDN – 因为要求我登记手机号码的原因是“为了您的安全”,不再更新。
https://blog.csdn.net/younggift?type=blog

blogsopt – 因为从我的机器不可达,无法更新

如何得到GPS经纬度

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喜欢在城市和郊野徒步,称这种行为作“暴走”。不随团体行动,就只我们两人。距离一般在8公里以内,一两个小时。

从2007年起有博客记录,开始使用谷歌地图和手机中的GPS。

步行7000米 https://younggift.net/1450

GPS,我徒步,你记录 https://younggift.net/455

徒步:GPS-KML-maps https://younggift.net/445

后来开始使用高德地图之类的系统以后,发现坐标有偏移。再后来知道有几种不同的坐标,以及换算的一些方法。

Fwd: 百度地图坐标偏移的纠正 https://younggift.net/10

很多年以后,现在仍然喜欢徒步,用 Keep 记录。在城市繁华区域还好,走着走着到郊外,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没有了地标。标记一下,以后再走回来发现根本不是那里。刚开始想,不是说北斗定位1米甚至1米以下了吗,怎么回事?后来才想起来,记录的是哪种坐标下的经纬度呢?

最近试用了两个APP,发现记录的是准确的,发在这里供你参考,也供我自己备忘。

一个APP是 手机物理工坊(phyphox),另一个是 两步路户外助手。

在 手机物理工坊 中,点击下图中蓝方框,可以进入GPS界面。

可以在以下界面中查看。第1个数据是纬度,第2个数据是经度,第3个数据是高度。

图中可见,我当时的纬度在43.863140附近,经度在125.30365附近,高度200米左右。

物理世界里的位置地标如下。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08\629cc8bdceebc28a29f68215e9288b61.jpg

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附近。

小数和度分秒的换算,可以使用在线工具。

精度在知乎上有牛人 InkFx 回答如下。

另一个APP两步路,界面如下。

给出了3种都称为“经纬度”的指标,而且提供了小数和度分秒的切换。其中的“国际通用”WGS84与手机物理工坊的数据一致。GCJ-02“国测局”(我记忆)里与高德地图一致。

上面这个GPS取自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门前,此处有物理的GPS。

C:\Users\young\xwechat_files\wxid_mkn03idldug522_cef6\temp\RWTemp\2025-08\a7ce97a8644ee5090946c750a05a8371.jpg

手机物理工坊在同一位置给出的数据如下。精度为三五米,我算了一下,地理系石碑上的数据、手机物理工坊、两步路的WGS84数据一致。与本文此前给出的 手机物理工坊 处在不同的 tab 中。

以上,手机物理工坊、两步路的WGS84的数据一致。本文还引用了 经纬度换算的小数(十进制)和度秒换算,并引用了 小数位数与位置偏移精度的讨论。

pdf加绿背景-改进

此前写过一篇博客 一行命令把PDF改成绿底,https://zhuanlan.zhihu.com/p/31660926156。最近发现还有个瑕疵,生成的PDF有白边。在暗夜里看的时候,即使有台灯作为背景光,这道白边还是相当刺眼。

改进如下。总体思路是 此前用word中画矩形生成绿色底色。修改为 用画笔,即 mspaint。大小与PDF的大小完全相同。

首先,查看PDF的宽和高。在 firefox 中在这里。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如下图,找到 5.83x8.27英寸。

接下来,在画笔中修改“属性”。

改为5.83x8.27英寸。

最后,把画笔中的这张图改为 绿色背景,颜色可以用吸管之类的从喜欢的地方取得。保存为 png格式,再转换为pdf。

修改的部分就这些,其余的操作与上一篇相同,就是那一行代码。

pdftk input.pdf backgroundbg.pdf output output.pdf

这样,白边就没了,整个底色完美地改为绿色。

此外,钟老师提到,图片的PDF没法改底色。

我也没有想到好办法。技术路线还是有的,识别出连续大面积白底,然后改为绿色。如果图示内部的白色也转成绿色,那么连续大面积这个指标也不需要。还要考虑去锯齿带来的影响。想想就麻烦,不如去找个质量高的文字版本的PDF了。

录公交车报站声的少年

公交车上,"前方到站……",后面是个我不熟悉的地名,一个小伙子捏尖嗓子在学报站。四个中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他们正在录公交车报站的声音。听交流,什么尾部或者尾画,126路的什么什么特性,如何剪辑发布,是个非常专门的领域,术语专门到我即使刚刚听完也没能力复述出来。把手机尾巴朝前,怼到旁边的耳边上给他听。挠出一段,给小伙伴看,指指点点,哎呀哎呀感叹。

在这个城市里,这四位同学他们一定坐过很多公交,才可能积累这么多素材,形成这么多术语和指标。对城市的大动脉,他们有和他人完全不同的视角,贴近观察过的精细经验。

我想起同事的孩子曾经坐很多公交车,从始发着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还画,细节极其丰富。有位老学生画过非常多的螃蟹,他曾经立志成为中国画螃蟹最多的人。小时候喜欢吃芸豆的豆,爸妈剥出来用线串上在房檐下晾干存储。我吃过很多,对芸豆豆的纹理和形状,哪里有斑点,咬住皮儿从豆上剥离下来的口感非常熟悉。

就是这些构成了世界。

正想到这里,一个小学年龄的孩子上车坐在我旁边。孩子的后面跟着一位老奶奶,我轻轻捅了下她的胳膊肘,边起身边拍拍我的座位。她说"谢谢"的时候,我已经挪远在几米开外说"不客气"。

我回头看四个小伙子,有人在播放以前的成果,有人正沉浸在虚拟和现实的报站声音里,保持着侧耳倾听的姿势,不知道在专注着哪个细节。

不断改进

写博客如同看电影,过程都是遇到困难、找到方案、解决问题,最后写篇博客分享快乐,“从比以后公主和王子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事实上,有时比这还要好。读了博客以后,会有师长朋友指出更好的方案,“那么那么整更好”,“你解决不了的那个小问题,其实这么一整就行”。我经常试试,有时经年累月再写一篇博客。今天这篇,就是几个后来的改进。

0. 修煤气灶

当初修煤气灶坏了,接了根线,一切恢复现象正常。甚是得意,写博客炫耀。立马跳出来好几位,告诉我有危险。吓得我赶紧修改博客,说明危险,免得误导别人;下单了阻燃线,又一次修好以后再发博客。

这是更新最快的一次,剩下的就没有这么及时了,有的拖了几年才改进,到这篇博客又过了几年。

1. 修跳跳灯 互锁

跳跳灯弹簧勒在柱子上,限位器的塑料疲劳或氧化变性断裂,弹簧容易脱落。以前写过这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324968,先用圆珠笔芯,后来用蝴蝶螺帽,作为限位器。

Zack老师在朋友圈和私聊分别告诉我,这样还不够完美。应该在蝴蝶螺帽的外面再加一个普通的螺帽,普通螺帽和蝴蝶螺帽拧紧以后会 互锁,这样就更稳定了,用上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我手头没有螺帽,担心网购买到的不匹配,犹豫了一段时间,就这么对付着用。后来读机械入门的书,突然想到,螺帽的规格仅有限的几种,尺寸不是连续的,相邻两种的差别足够大,所以我的测量误差不成问题。下单,三四颗螺丝和一堆螺丝的价格没啥差别,就买了一小包。用掉了其中的几颗,普通螺帽和蝴蝶螺帽互锁,果然稳固。

剩下的螺帽能干点啥呢?用来打弹弓挺好,不过太危险了。焊接成摆件,先做个电焊机,护目镜哪里来?先搁置吧。

感谢 Zack 老师教诲。

2. 用键盘操作浏览器 提示文字不遮挡、开新tab

我用 Vimium有一段时间了,写过这篇博客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3683300。后来希望打开每个链接的时候开新的标签页TAB,不希望打断我当前的注意力,不要立即跳转。事实上,不仅读网页,我看朋友圈和公众号的时候,内容也很少立即读,而是加到滴答清单里,有时间再读。等到我有时间,贴子可能已经消失了。也罢,假设它不重要吧,不读地球照样转。

改了这段配置 Custom key mappings。

unmap f

unmap F

map f LinkHints.activateModeToOpenInNewTab

后来又加了一些按键,左手与游戏CS相同的键位操作上下翻页,以及退回上一页。

map s scrollDown

map w scrollUp

map z goBack

又发现,按f以后链接上的提示文字会遮挡链接,容易看不清要跳到到的链接。效果是这样的。

C:\Users\young\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mkn03idldug522\FileStorage\Temp\ef129b1745f17ad76ed0bc96cdb3f38.jpg

拖了一段时间,终于下定决定改了,效果如下。红色的是提示文字,输出以后跳转对应的链接。提示文字下的链接没被遮挡,仍然可以看到。

修改方法是这样的,改CSS for Vimium UI。

div > .vimiumHintMarker {

/* linkhint boxes */

background: -webkit-gradient(linear, left top, left bottom, color-stop(0%,rgb(255 247 133/ 10%)),

color-stop(100%,rgb( 255 197 66/10%)));

border: 1px solid #E3BE23;

}

div > .vimiumHintMarker span {

/* linkhint text */

/*color: black;*/

color: red;

/*font-weight: bold;*/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

div > .vimiumHintMarker > .matchingCharacter {

}

3. 随机播放音乐 隐藏窗口

之前写过这一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6430615,更早还写过一行代码随时播放音乐的。都有个缺点,会弹出一个窗口,会干扰我当前的工作,虽然只有一瞬间,得手动切到后台。

这么解决,运行如下脚本,随机播放当前目录下的音乐。

IFS=$'\n'

for i in `ls | shuf`

do

echo "$i"

ffplay "$i" -hide_banner -loglevel error -autoexit &

pid=$!

sleep 1

c:/tools/AHK/AutoHotkeyU64.exe hide.ahk

wait $pid

done

其中的 hide.ahk 是 ahk 脚本,小工具,内容如下,作用是把 ffplay 切到后台。

WinHide ahk_exe ffplay.exe

有时候还想把 ffplay 呼到前台,切换歌典或者暂停什么的,用下面这个脚本 unhide.ahk。

WinShow ahk_exe ffplay.exe

仍然有个缺点。在ffplay窗口隐藏了之后,只是看不到,键盘操作比如上下左右,焦点仍然在 ffplay 中,所以会跳到音乐的某个时间点。需要手动 ctrl+tab 切换一下,到当前正在工作的窗口。暂时没找到办法,感觉可以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试过 gplay.exe 等工具。不错,但是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还发现上一个版本的脚本遇mp3文件名中有空格时会出错,已经解决了,就是上述代码中$i外面的那对引号。

4. 滴答清单任务顺延 用tampermonker脚本

这个单独写了一篇博客,即 https://younggift.net/9666。更早的方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1570615。

新的方法不再独占鼠标和键盘焦点,并且可以把浏览器切到后台,不影响当前工作。

在上一个版本的使用过程中,还发现一个 bug。AHK操作界面是的图像匹配是精确的。如果控件上有文字,windows加了抗居齿以后,有相当高的概率匹配不上。我一度以为加上某个参数是增加模糊对比功能。并不是,后来细读手册才发现记忆有误,那是某个区域透明。虽然有时候也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因为把文字区域视为透明抠掉了,但并非我以为的模糊或粗略对比。这一bug在使用tampermonker脚本后一并解决了。

5. everything在离线的移动硬盘中查找文件 不必手动更新

以前写过一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35500,移动硬盘即使离线也能检索。发贴以后,有不少牛人给出替代方案,tree啦,totalcommander做dir啦。所有这些方案,包括我写的这个,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手动操作的过程必不可少。移动硬盘有变化就要手动操作更新 everything的文件、tree或者dir,这可太麻烦了。我只有在大量更新以后才做,慢慢就变成了不做更新。

最近发现了更方便的方法,只要把移动硬盘插上,everything会自动更新数据库,完全不必手动操作建立efu,不需手动更新。

在这个位置

Everything | options | Indexes | NTFS | Local NTFS volumes | Descartes (C:\mnt\Descartes)

做如下选择

Include in database, checked

Monitor changes, checked

其中 Descartes 是我的一块移动硬盘,mount 在 C:\mnt\Descartes 这个空目录挂载点上。用mount不用盘符的好处,是每次插上移动硬盘,文件的目录都是固定的。

做上述选择后,每次把移动硬盘插上,everything自动更新数据库,在左下角显示状态,扫描、索引、排序文件名,时间很短。完全不必手动操作建立efu,不需手动更新。移动硬盘离线以后,仍能搜索。

如下图中前2行所示,Descartes这块移动硬盘没有插在机器上,也在搜索的结果里;后2行是本地硬盘上的文件。

写这篇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些替代方案,在 everything 里导出之类的,都没有我上面提到这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