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us.py 可以仍是昔日素心悠游的少年

argus.py 可以仍是昔日素心悠游的少年有的时候, 会扫一眼来信的签名。有的是纯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如偶像的; 有的啥也没有, 连"这个人很懒,
什么也没有留下"也没有; 有的是莫名其妙的名字, 也不知道啥意思, 如果来
信是讨教问题的, 就感觉像是蒙个猪头的家伙闯入你家门, 问"你说我这病咋治
", 你说我要把下脉, 对面的先生大摇其头, 说可不能让你见了我的真面目。签名各种各样, 没创意的居多。而建一每次的签名总能让我目光停留。 所以,
私底下以为, 这个工程师的心底里是个文学青年。建一的某个签名是: 我已不是昔日素心悠游的少年。其实, 你可以是的, 永远都可以。We carry our laptop computer to different places, such as workshop,
office, home, etc., where we connect it with different monitors. We
click the mouse to setup the resolution, position, ratation for every
monitor repeatly.With Arugus, the untility for saving your current setting of
display/monitor, you can collect automaticlly for all the
display/monitor connected to your computer into a shell code, which
later you can run to restore the setting.What you need is just remember the name of the shell code, which
brings you all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favorate working environment as
soon as you run it.An simple example is as the follow.I have a Dell display in 23 inch, which can rotate vertically for
programmer easilly browsing a large scale of code with out pagedown
or pageup, as well as rotate horizantally for watching movie without
black edge.I turn the monitor left, before setting up the layout (position and
mode and rotation) for it with System->Monitors in Ubuntu. Then, I run: ~ $ arugus.py -s programming.shto cteate a file named programming.sh excutable.: ~ $ cat programming.sh
: #!/bin/bash
: xrandr --output VGA1 --pos 0x0 --mode 1920x1080 --rotate left
: xrandr --output LVDS1 --pos 0x1920 --mode 1280x800 --rotate normalI turn the monitor horizatally, then also set up the current layout
manually with GUI System->Monitors. I save the current setting as movie.sh.
: ~ $ arugus.py -s movie.sh
: ~ $ cat movie.sh
: #!/bin/bash
: xrandr --output VGA1 --pos 0x0 --mode 1920x1080 --rotate normal
: xrandr --output LVDS1 --pos 248x1080 --mode 1280x800 --rotate normalOnce completed the steps above, we can switch the working condition
with running the corresponding shell code.When I watch movie,: ~$ ./movie.shwhen I input code,: ~$ ./programming.shIn my office, in my classroom with projector, or in my workshop, I can
switch my laptop to the suitable state.We can return whatever we have been, if we remember. Yesterday once
more.Dependency:xrandr, you usually have.python, you usually have.bash, you usually have.

有事要吱声

有事要吱声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时候,传统上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轮询,类似于每隔一会就上人人上瞧一眼,哪个好友又抽疯更新状态了;一种是中断,类似于有同学在人人网给你留言,你不用总花CPU时间去看,而是人
人网主动的发封邮件给你,而你有邮件通知工具,一收到邮件你机器就叫唤。于
是你脱离工作状态,上人人。另一种是DMA通道,类似于你后台下载一大推VERYCD的东西,前台不耽误看碟。如果不是批量的话,很多场合,我们希望是中断方式,不幸的是,很多时间恰恰
要轮询。是不是有人强迫症到半夜起来上厕所还要收下邮件看看QQ的?工程上也一样。俺们使用git做版本控制,长时间以来,我每天pull一次。然后看看同学们有啥
进度。SVN很久以前就提供一个好功能,有人更新代码的话,会给大家发封邮件。为啥
不是QQ消息呢?因为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中三个核心技术之一,QQ不是的。其实git也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一年左右以前,我试把了一次,失败了。前一段时间跟李记者和典典烤肉,又提起这个。话说,我们仨谈不完的话题恰恰
是技术本身。本次会面,就先友好地把ipad和kindel等东西拿出来,大家显摆一
翻。还有口头上提到的8G内存啥的。典典说,他们公司也用git管理版本,有邮件通知功能。我又活了心,回家歇了
几天,整些俗务,然后又回过头投入到美好的git geek生活中。其实邮件通知说起来也容易调。有个hooks目录,往里面拷一个post-receive-email,然后配置一下。事情就成
了。不过这只是说起来。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简单的,越是有N多人写了或抄了相同
的教程的,我调起来总是失败的次数越多。直接读文档,反倒好一些。其实上面的描述里,有好几个陷阱, 或者太过简单, 写教程的人不太提。1. 那个hooks目录是服务端(比如安装gitosis的那个)的,不是客户端的.更严格的说,是大家一起向它
push的那个git,而且大家相互之间不会push.这是手册上说的.2. post-receive-email一般已经跟git一起安装了,不用到处找,在你硬盘上.通
常在
: /var/git/repositories/gittest.git/hooks/post-receive
或者这样查到
: ~/git/gittest $ dpkg -L git | grep post-receive-email
: /usr/share/doc/git/contrib/hooks/post-receive-email3. post-receive必须是可执行4. sendmail 必须启动我上次可能就栽在这上面了.不清楚为什么在我的Ubuntu下,不启动sendmail,也能发出邮件。: sendmail -t < mailbody.txt服务端CentOS,需要启动sendmail: /etc/rc.d/init.d/sendmail start
以上.此外,push的时候发现,使用git也有文件系统编码的问题.原来的git都是gbk的,而今我投奔了utf8.于是,git自动把N多文件名都复制一
份,改成了UTF8的.唉,跟SVN的做法没啥区别.网上大家都建议所有成员一起用linux.暂时估计还不行.刘同学正试windows下的
utf8 git,等消息中.一个收获.sendmail -v
查看详细信息, 包括发送邮件的过程, 用于确定问题的原因.要想知道问题的原因,当然,不仅要知道如何看,如上,还要知道那些信息到底
是什么意思.这就得看理论书了.
配完了以上这些东西,git终于能在有事的时候就发邮件了.有事吱声,不用成天去看了.尤其是成天看,却不见更新.顺便说一嘴,春晚的"喜欢你就抱抱我亲亲我爱爱我",把我恶心够呛.你事怎么就
这么多呢.知道为什么把WINDOWS下的杀毒软件一个个都杀了么?因为它们太事多,打扰人工
作.干点活就成天叫唤"我又给你杀了个病毒".杀了就杀了,你以为我留着你干嘛
的,打呼噜翻跟斗的?"你的计算机打败了全国XX台计算机",我同意你测了么?
测量是占用启用时间的,显示这条没用的消息是占用我的显示器的.有事你就吱声.但是,前提是有事.如果你成天让我轮询,我就让你闭嘴.

从前有个老师

从前有个老师
读了个贴子,感慨良多。
以下引用原文
: 唉,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帮我弄了一下电脑之后(花费大约不到5分钟的时
: 间),开口问我要100元弄电脑费,我愣了,还没等我说话,他一直不停重复要
: 100元的理由,终于等他说完了,我指了指我桌上放的一摞钱,厚厚的一沓,对他
: 说,你觉得你该拿多少你就尽管拿去,不用客气,不用激动,不用生气,只要你
: 的心满意即可。
: 他遂愣了一下,呆立了几秒,没有拿,转身离去。
: 我觉得无比的尴尬和心凉-----
引用结束。
这位想必是高雅之士,甚至是做过 夫子 的人呐,可是有些简单的道理还没想明
白,所以才会"尴尬和心凉"。
第一,这个给你干活的兄弟,只是你"教过"的学生而已。不是你的亲学生。
啥是亲学生呢。这是俺们民间的一种叫法。如果你是A君的导师,硕士导博士导,本
科辅导员啥的,一般的,才有资格称为亲学生亲老师。
你教过的,不能算"亲"学生。
那意思就是,你和那学生没那么亲。
根据俺们的传统习惯,他自然也对你不承担那么多的义务。当然同样,你也不对
他承担那么多义务。
即使是你的亲学生,给你干活,做为夫子的,你能不表示一下么?你要用电脑干
活挣钱上网打游戏的,你的同学也需要他的时间挣钱给女朋友买花的。
第二,五分钟。
这种夫子该拉出去剁了,十几年几十年书都白读了。
给你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有一家公司整台电视不亮,来个工程师给修,在机器壳上划道线,说截
去里面线圈N匝,问题解决。要价10^M元钱。其中,一元是划线元,10^M-1 元是
知道在哪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故事。有个家伙马桶坏了,弄得满屋那个味啊。找个兄弟修了,前后几分
钟,要价30元。N年前的价码了。这家伙交了钱才明白,啊,原来就是在这里打个
洞,让水流出来啊。
第三个故事。有个国家找个画马。那家伙练了两年,一挥而就。国家说,你这也
太容易了。画家说啥我想你能猜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训练的费用会累加在每一次工作中收取。
五分钟,是不能用来衡量修这一下多少钱的。
当然,这位学生也有做错的地方。应该先谈价钱,然后再修。夫子可能对100元
的修理价格不能接受,他会忍受坏电脑,或者找别人修。别人的技术是不是比这
位同学好,与这位同学没有关系了。
第三个这位夫子没想明白的问题,就是他的语文实在太差了。第一段那么长的文
字,居然只有一个句号,中间全是逗号分隔。如果这是我的夫子,我觉得不追讨
学费都是给他老人家留了面子。修机器,当然得收钱。
总结这位夫子为啥"尴尬和心凉",因为他把自己领了工资的工作当成对学生的一
种赐予,当要求学生在终其有生之年给予回报。
有夫子可能说,"当老师可是个良心活,我当年对你们……"
当过老师的又不止你一个。俺们把你说的那些玩意称为起码的职业道德。
=============================================================
[海外学人] 人心难测,徒增伤感而已
via 水木社区 知性感性区十大热门话题 by watchmen on 2/24/11
发信人: watchmen (watch women), 信区: Oversea
标 题: 人心难测,徒增伤感而已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25 01:10:35 2011), 站内
唉,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帮我弄了一下电脑之后(花费大约不到5分钟的时
间),开口问我要100元弄电脑费,我愣了,还没等我说话,他一直不停重复要
100元的理由,终于等他说完了,我指了指我桌上放的一摞钱,厚厚的一沓,对他
说,你觉得你该拿多少你就尽管拿去,不用客气,不用激动,不用生气,只要你
的心满意即可。
他遂愣了一下,呆立了几秒,没有拿,转身离去。
我觉得无比的尴尬和心凉-----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22.29.25.*]

标 题: 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 zz

发信人: Emprieo (地老鼠说,要有质感。于是我瘦了), 信区: GuoJiXue
标  题: 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22 16:33:21 2011), 站内

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

    前不久,在紫霞上看到有人讨论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们不妨罗列几串数据:
 
    截至2009年12月31日, 招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客户总数为4,223万户, 零售客户存款总
额5,867.82亿元。其中金葵花客户(指在本公司资产大于人民币50万元的客户)数量55.3万
户,金葵花客户存款总额为2,524亿元,管理金葵花客户总资产余额达9,444亿元,比上年末
增加2,851亿元,增长43.24%,占全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67.00%,比上年末提高了
5.14个百分点。
 
上面这段数据,来自于招商银行的2009年年度报告,我们把这段数据稍微总结一下,有下面
几点信息是可以确认的:
    1.金葵花客户(资产大于50万元以上的)占招商银行总体零售客户的比例为1.31%。
    2.这个不到1.31%的客户,其存款总额占了招商银行零售客户存款总额的43.01%。
    3.同样是这个1.31%的客户,他们在招商银行管理客户资产总额比例上,达到了67%。换
句话说,招商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例如债券、股票、年金、保险理财账户等等,有三分之
二属于这1.31%的人。
 
鉴于招商银行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它的数据也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意义(存款户数为4233
万),而根据它的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目前中/国的确是1%左右的人掌握了40%左右的钱
,同时他们也控制了67%左右的资产和其它有价证券。

    同样地,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大约是1%的人掌握了40%左右的财富,而20%的人掌握了
80%左右的财富。我相信,中/国也差不多是如此,不过,剩下的80%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
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财富差距。这是为什么呢?紫霞有位知名id(shaohan@zixia)给我们做
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很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位id的原帖,大意是这样的:
 
    在你所认识的10个人当中,有8个人跟你的情况一模一样,都很普通,另外2个比我们大
多数人都好点,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这剩下的这2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巨富,但在你看来,你感
觉很平等,因为和你类似情况的人占大多数。
 
除了上述这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能将1%的巨富和20%的上层人物的差距给抹平,美国
某学术机构曾做过一个样本异常广泛的调查,发现受调查者当中19%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和
财富处于美国1%的顶尖行列。换句话来说,将近有20%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属于美
国社会顶尖的1%。这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肯定有!用好的词语来形容,这批人在收
入、生活品质和自我意识都有较为强烈的精英意识。而实际上,他们这种生活感受或者说精
英意识也在欺骗他们,实际上,他们当中95%的人都不是整个社会1%的顶尖阶层,但他们却
对此毫无所知。
    我将上述现象总结一下,有两点:
1.对于80%的普罗大众来说,与大多数人境遇类似给了他们相对的幸福感。至于真实情况如
何,那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2.对于20%的上层来说,他们当中的95%以上,也被自己的生活感受(收入、社会地位等等)
给欺骗了,以为自己的那顶尖的1%。
 
好了,这就是个人生活感受和真实之间的差距。我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当代传媒的操控空间
之一,即在有意识地引导观众将个人的感受和真实世界加以混淆,以"实录"、"新闻现场
"、"专题报道"、"记录片"等异常尊重"事实"的导向来模糊真实世界和个人感受之间
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新闻实录或者说纪录片,无论编写的多么精致,素材是多么
的真实,都不能说,它代表了真实的世界,而更多的时候,这些真实的画面很可能让你对真
实世界的把握更为困难。  

--
btw:现在我也写blog了。
http://blog.sina.com.cn/u/1259509804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不完美

不完美无论你Linux用得多么逍遥自在,总要与周围的Windows交流,文件或者消息。传
递文件的一个方法是使用ZIP压缩包。这个时候麻烦就来了。在windows下压缩的文件,在Linux解压以后,文件名成了乱码;在Linux下压缩
的文件,在Windows下也是乱码。Windows和windows之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只用Windows的话,这个麻烦反倒是
不存在。Linux尚是小众,没资格说 如果你只用Linux的话,这个麻烦也不存在。这个麻烦的原因是,Windows的文件系统的编码是GBK,而Linux,比如Ubuntu,
使用了UTF8作为文件系统的编码。编码无所谓好坏,就像世界上的语言无所谓好坏。一群中国人大读"法语是世界
上最伟大的语言",那是因为念课文。只见过windows的人,可能连文件系统是啥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这东西居然也有编
码。但是,少数人确实是存在的。当多数人缺少对少数人的包容的时候…少数人就得点包容多数人的胸怀。这个说起
来话长,就此打住。所以,我不用7Z压缩,虽然它那么先进。因为项目组的同学们习惯使用ZIP或者
RAR。所以,我还是有机器里装着IE游览器,因为网银啥的。理想主义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不能用来要求别人。显然不能要求合作者把WINDOWS文件系统改成UTF8;我也不想把LINUX文件系统改
成GBK,因为我在EMACS写文档什么的,要在UTF8下进行。怎么办?网上有人说,没招。还有人说,有一个工具,叫convmv,可以把文件名改为某种编码。不幸的是,我
用它改的名字,压缩以后在windows下看来,只是与UTF8产生的乱码
不同,但仍是乱码。而且,这些文件名的有些乱码组合是非法文件名,不能被压
到压缩包里。有人做了个python脚本,能把ZIP中的文件名改为UTF8,然后再解压。但是这并
不能解决发给WINDOWS用户的压缩包里仍是乱码。ZHUMAO把文件系统改成了GBK,可是我需要UTF8。我试了一大顿,没有找到解决之道。也许,先设置locale,然后再压缩,然后再把locale改回来,说不定是个解决之
道。但是我觉得太麻烦了。说不定,emacs下的五笔还得调整。所以,准备暂时拒绝接收压缩包里有中文文件名的;而发出的包就好办了,不起
中文文件名。有的朋友可能想到了一个更聪明的办法,就是不使用Linux,或者干脆不允许
Linux存在。或者反过来让windows消失,这样矛盾就完全消失了。这当然解决了问题。不过,还是不说了吧。今天到这。

给杀手配把刀:emacs org-mode下做笔记时截屏

给杀手配把刀:emacs org-mode下做笔记时截屏org-mode是emacs中的杀手级应用。杀手级应用的意思是 非常牛,你喜欢一个东西的本质的原因。比如,
游戏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杀手级应用,没有了游戏,很多人会放弃Windows;
网络相关是Linux的杀手级应用,没有网络,很多个宁可用DOS吧;
美貌是小姑娘们的杀手级应用;而小伙们的杀手级应用,据说日本是自立自强,美国是自立自强,欧洲是自立自
强,我们国家是。。。不少人因为org-mode而从vim投奔了emacs,
很多个因为org-mode知道了emacs。顺便说一些,org-mode管理GTD也非常方便。如果你知道GTD是什么,那你就知道
org-mode牛了,如果你不知道GTD,值得GOOGLE一下。很多年以后,你会忘记是从我这里听到这个
词,但是,这个词本身会被你牢记。以前因为主要以mybase做笔记,偶尔用 emacs org-mode,偶尔用wiki,插入图片
的问题一直没有我引起重视。手动插入图片的时候,还是不够方便。方法见下面。今天抄并改了个函数,专门用于
截屏然后保存并插入在当前org文件中。这样,我的Ubuntu生存,完全过渡结束了。* 手动** 插入图片: #+CAPTION: title for the image
: [[./images/screenshot_20111202-101201.png]]** 切换显示图片或图片文件名: C-c C-x C-v
: M-x org-toggle-inline-images* 截屏的代码按win-s键,然后用鼠标划要截屏的范围。
这一部分会保存在当前org文件的目录下的images目录下,文件名随机。
如果该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建立。: ;; screenshot in org-mode
: ;; modified by [email protected]
: ;; based on [http://praktikanten.brueckenschlaeger.org/2010/11/28/screenshots-in-org-mode]
: (defun my-screenshot ()
: "Take a screenshot into a unique-named file in the current buffer file
: directory and insert a link to this file."
: (interactive)
: (setq filename
: (concat (make-temp-name
: (concat (file-name-directory (buffer-file-name)) "images/" ) ) ".png"))
: (if (file-accessible-directory-p (concat (file-name-directory
(buffer-file-name)) "images/"))
: nil
: (make-directory "images"))
: (call-process-shell-command "scrot" nil nil nil nil "-s" (concat
""" filename """ ))
: (insert (concat "[[" filename "]]"))
: (org-display-inline-images)
: )
:
: (global-set-key (kbd "s-s") 'my-screenshot)* 依赖scrot 0.8-11 command line screen capture utility

有人思念着你:让我们开始怀念Symbian吧

有人思念着你:让我们开始怀念Symbian吧是不是有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以为自己一无所成,貌不惊人。尤其是郁闷一整天以后,夜深人静,刚刚打了一场游戏,还被电脑虐得够呛;出
门坐车,被挤了还被骂成流氓;想扶起躺地上的老大爷,周围也没个证人。失败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有人思念着你,只是你并不知晓。当你放弃时,你所放弃的,不只是自己
所坚持的,也有那些默默喜欢你的人们。这样放弃了我们的,过往的已经有很多。如今,比如Symbian。今天徒步10公里,去净月校区找牛同学。然后返程大半坐轻轨,接着徒步3公里
多。拍了20多张照片,觉得个个喜欢。开始走了没多久,就想起上次马利同学说,他想念长春,希望我再以后徒步的时
候拍些照片给他看。但是,我忘了相机。单反固然沉得不想带,卡片机也没带一个。好在,有NOKIA
手机一部。NOKIA手机,蔡司的镜头,真不是盖的。清晰,明丽。虽然我完全不会变焦啊ZOOM啊,光圈是自动的,调焦也只能自动。众所周知,自
动的东西和手动相比都是垃圾。但是,仍然有不错的效果。想起大家跟Lilius教授聊起手机的时候,他说NOKIA的硬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这样好的东西,从此以后就要消失了。NOKIA准备和消耗内存CPU的大牛微
软同学合作。根据微软以前在这些方面的业绩,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怀念symbian了。有很多经典,就这样消失。然后,我们剩下的只有怀念。曾经有一个游戏小组,叫做westwood。他出品的c&c和后来的红警,让我们夜不能
寐。夜不能寐的另一个原因是,白天游戏机房(那时没有网吧)按小时算钱,晚
上包宿能便宜一些。曾经有一次,我的合作者和我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而我们的对手还兴致勃勃地
断定,他们再过半小时就能胜利了。那个时候westwood小范围的人AI就已经这么
强了。或者我们的对手有多么的弱。杨光同学整了个C&C的密技,像存折一样锁在铁柜子里,非常珍视。当然,后来我
们都知道了,就是选中对手的作战单位,当它要动作的前一刻,按你的S键。这可
以用于特种兵或者工程师单刀杀入敌营。毫发无损。我说这密技的意思是,那个时候,我们是多么沉迷于这些。我们毕业前又打了一场。大家都打得非常糟烂。但是,那个时候westwood小组还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后来,消失了。当时,暴雪于我们而言,还是老二的地位。如今它这么有名气,杀了无数大好青
年的时间。而我们所钟爱的westwood,那个绿色的LOGO像水一样荡漾的小组,已
经永远也不会有更好的作品了。曾经有个小组,叫做黑岛。他出品了 Fall Out 和博德之门。还有N多特别的东
西。我曾经很多个夜晚不眠不休,生活在那个世界里。身边的世界似乎才是充满了魔
幻色彩的。后来,黑岛也消失了。带着它那么优秀的作品。其实,对于资本家而言,我们所珍爱的,我们所珍视的那些,又算得了什么。牛
的技术,令人无限景仰的想像力,伟大的艺术,这些,都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而不幸的是,那些美好的东西是能活下来,还是消失,正取决于他们。当我在这里深切地怀念他们,也怀念他们带给我的美好时光的时候,资本又怎么
能了解到,或者说又怎么会屑于了解,他们对我有多么重要。以前,我一直以为,因为我没有用人民币去支持westwood,去支持黑岛。我所说
的怀念也就是扯扯淡。但是,当Symbian也要消失的时候,我明白了,有些不是我
们用人民币投币能够解决的。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残忍,它完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当想起这些,真觉得应
该把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拉出来,一个个地喀嚓了。虽然这也于事无补。这个世界,会把很多我们珍爱的拿手。无论你当时如何地珍惜,或者以后的岁月
里一直后悔没有足够珍惜。这都不会有什么区别。但是,当你自己想要放弃什么的时候,当你想放弃那些曾经觉得美好的东西时,
它不取决于资本,也不取决于这个残酷的世界,而只取决于你自己有多么珍视它。或者,多么地不重视它。或者,那些重视如此虚假。或者,你还应该考虑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还有一些人,你所不知道
的,他们思念着你,喜欢着你,期待着你。当你放弃以后,他们所拥有的,就只
有怀念。当你感到那么困难无法坚持的时候,能否不放弃这些人?他们多么怀念那些消失的世界。那个成天咳嗽的家伙痛快地答应着"no problem"背起C4炸弹,谭雅男人一样粗旷
地大笑牵着狗走在雪地里。这些都化为飞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对那个窃贼说声对不起了,赶你出队不是为了正义,而是留下那
个有正义感的家伙,我需要他的作战能力。我再也不能航行到印度洋,那对兄妹,曾经我的盟友,我对你们宣战非常后悔,
我以为找到霸者之章只能如此,我愚蠢地以为霸者之章就是终极的目标。我多么
希望之后我求和的时候,你们能同意啊。也没有机会把拓拔玉儿水晶棺交给老神仙,潘飞说这样她就能够重新开始生活。他们都永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没有继集,没有修订。想到这些,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所以,当你要放弃什么,请也考虑那个世界中的人们。那些代码,那些书页,他
们也会哭泣。你听到Symbian落泪的声音么。让我们一起怀念Symbian,怀念那些消失的经典。珍惜我们尚未放弃的东西。那些我们所珍视的,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的那些人
们所珍视的。还有,那个世界里因为你的坚持而存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