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十年(5)伤痛

2018年曾经写过一个系列,回顾自2008年起保持俯卧撑锻炼开始的历程,题目叫做锻炼十年。而今2023年,又五年过去了,有想增补的内容,仍放在这个系列中。虽然15年矣,为保持题目一致,还是叫做锻炼十年吧。反正,多出的五年,也没有多少进步。

这一篇谈伤痛。

(1)

即使持续锻炼,我所受的伤痛也算少的。

一个原因是我所做的大都不剧烈,特别是最近几年几乎完全排除了爆发力的训练以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次见眼科医生都会受到叮嘱,“不能做爆发性动作,不能受突然打击。”不然的话,可能导致视网膜剥脱。所以,我刻意避免了所有的对抗性运动,足球、篮球什么的。一般的情况下,可能只不过是积极对抗,或者稍微一不小心。对我来讲,可能后半辈子会非常不方便。视网膜剥脱是高度近视特有的危险。因于眼内压高,眼轴前后拉长,视网膜本来也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一旦发生就失明了,虽然可以修复,但是非常麻烦。要脸朝下俯卧不动长达一个月(?)之久,一动就前功尽弃。在成年以后,经常遇到朋友同事对医生的交待不屑,“别什么都信大夫的,他们就吓唬人。”然而,每次都是相同的叮嘱,书上也是这样说的。而且,觉得无所谓的这些人里,没有一个可以替我承担。所以,可能受突然击打和需要爆发力的体育运动,我都避免参加。也因此受伤的机会少了很多。大学的时候,同学们踢足球打篮球,每次受伤的时候我都乐,“运动才会受伤,我不运动也从来不受伤。”

另一个原因是训练的理念。是哪本自重训练的书告诉我来着?拿不起来就别拿,抓不起来就别抓。不要使用爆发力,缓慢推拉。缓慢推拉对提高力量(也许还有增大维度)本身也是有帮助的,并且可以减少拉伤。

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动作要领,都包括先慢。对于锻炼而言后快不那么重要。通过缓慢的动作体会动作要点,哪块肌肉在什么时机发力,哪个关节在什么时候哪个受力。类似精读文章、做实验、练琴,亲身体会时没有办法滑过去。不借助重力,不借助惯性(冲量),纯靠自身肌肉,尽可能使用预期发力的肌肉。这些都要求慢,只有慢才能感觉清楚。练了几十天以后,经常发现,咦,这里还有个扣儿,又捋顺一个地方。

最重要的原因是,伤痛实在太费时间了。

一旦受伤,会有相当多的动作没法训练。拉伤的肌肉或关节本身不能发力,不能作为目标肌肉训练了。作为拮抗肌的训练也只能暂停。简直难以想像,人体居然是这么精密复杂的机械,内部耦合得如何密切,哪怕一个小地方受伤,几乎全体的训练都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像腰部这样的枢纽。暂停训练,会破坏计划,还会让原本正成长的部分搁置甚至衰退下去。小伤一周,稍微重一点的拉伤挫伤,一个月到三个月。年龄越大,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所以,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所以,活得长全靠胆小。只要不受伤,即使今天练不明白,明天也还能练。想起当年打游戏暴力摩托,屡败,几乎要放弃。二猫妈说,你别打那些NPC,冲过去。果然,只要不倒,就能轻松取胜。背单词,有时候想提高速度,也发现——不出错,是速度最快的方法。宁可降低速度,只要不出错,总的速度就最快。

爆发力,或者超出力量上限的重量,贸然尝试没做过的姿势。冲击数量或重量。这些都可能会受伤。身体疲劳,头脑不清楚,正在生病,这些也会加大受伤的可能。需要小心。

以下,是记录所受伤痛,包括训练带来的,也包括平时姿态不良的后果。还有自行作死的。

(2)脖子

不是运动的结果,我颈椎本来就不好。因为视力弱,所以看显示器的时候身体前倾,脖子再探。脖子在端肩的基础上,还向后折了一下。专注阅读和写东西的时候,其他的感觉都下降了,伤害逐渐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才意识到。当年洗头时头疼,歪头也疼,颈椎按起来像有一包水,颈椎有一节的感觉按下来的手指上有刺。左右一歪头脖子里面喀卡响。

C:\Users\youn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3a8de122350dd7f8479f0fe7023b8f.png

后来,我练瑜伽的 展臂功,就这一个动作。一天也就练个三次,一组。后来脖子好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93099?utm_id=0

展臂功用到的主要肌肉应该是斜方肌,同时可能缓解了颈部肌肉。斜方肌感觉上是为肩胛服务的,但是它的疲劳导致了脖子疼。人体的运动系统远比我想像得复杂,这是我练展臂功治了脖子最大的体会。

后来练引体向上,还有 俯卧直臂支撑 沿矢状面(从正面上举)持哑铃上抬手臂至与身体平行。这两个动作,有时不小心动作没有注意发力的顺序,或者动作走形,或者数量或重量过大,都有过导致过脖子酸疼,当天可能落枕,持续一周。现在我在做完以后感觉一下,如果不非常好,那就加练四向点头,特别是左右单侧沉肩向另一侧抻脖子。不用手助力,仅仅拉伸。感觉能缓解。

(3)肩

引体向上不仅可能伤脖子,还伤肩胛后面。有一段时间我追求数量,并且希望快点突破,在底端爆发性用力拉起。经常导致肩胛后面疼,感觉是上背部疼痛。有那么几块肌肉,我分不太清,大约是大圆肌、小圆肌之类的,总之是稳定肩胛用的。

拉起以前,先使肩胛达到指定位置,下沉,后夹(称为内收?),保持住。然后再发力拉起。如果不能形状开了,那么再来一次,先肩胛动作,然后保持住。如果保持不住,或者肩胛后夹做不到,那就离受伤不远了,应该休息。

不要使用爆发力拉起。可以快,这样能省力,但是不能突然。肩胛放松,沉到底,甚至两肩靠近耳边,发力行程更长了,但是肩胛和背阔肌同时发力,我的感觉是更容易受伤。

这个原则可以推广一些,即小肌肉用于固定,大肌肉作为主动肌主要发力;小肌肉先动作,保持,等长,大肌肉再发力。如果大肌肉已经动作了,小肌肉不可能再有力量改变姿态。在力量举的书里,也旁证了这一推测。

如果拉起时肩膀响,伴有轻微不适或者轻微疼的话,我的感觉也是因为小肌肉发力没有结束,姿态不能保持。宽握引体向上时,我目前经常有这种情况,通过收紧肩胛导致后仰躯体可以解决。深蹲时也一样,膝盖响或疼,通过小腿扭转的趋势,大腿内夹的趋势或外张的趋势,能解决。

左肩疼了很多年,按压后能缓解一阵儿。后来发现,坐着看文章或网页时,为了省力,我的左肘几乎总是搭在桌上,受键盘阻挡小臂与桌子边缘平行。这导致肩胛后侧持续 过拉伸。

C:\Users\youn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2d1810f86b444ffe898920e058a8e4a.png

能够发现左肩疼的原因,可能跟长期锻炼之后感觉更加敏锐有关。这是健身群里的大神 饭后老打嗝 或 Zack说的。不然即使天天去感受,也可能感觉不到。

在同一问题中,锻炼的经验对于姿态的矫正也起了作用。想起来就把左肩扳回来,而不是内疚自责。刚开始偶尔能注意到,那么能注意到多少次就算赚了。后来慢慢经常注意到,再后来不需要刻意注意也能保持不向前探左肩了。左肩的疼痛消失了,只有在偶尔长时间阅读屏幕的时候才犯,那时需要的不仅是注意而是间歇了。

右肩在引体向上的时候才发现问题。不刻意后夹的时候会向前探,可能是由于后背或肩胛的肌肉不如胸肌发达,所以拮抗牵引的结果就是有点圆肩。不用力时还好,用力的时候,比如引体向上数量稍微多点,或者引体向上时负重,或者直臂上举向后,或者面拉,右肩的角度不对,没有充分下沉和后夹,会导致响声或者疼。这个不仅需要刻意注意姿态,先固定姿势才发力,而且需要慢慢锻炼右肩后侧的肌肉。还在努力中。

因为常年用计算机,还有引体向上握住以后下拉,也有类似网球肘和鼠标手,有的时候也会有。因为经常关注状态,所以发现了休息一下,就好了。经常关注,是锻炼带来的直接效果。

七八年以前手腕常疼。认识我年头多的同学,会注意到我那时一直戴着护腕,有时是拆下来的线衣袖子,这个感觉最好。XL同学提醒我用引体向上或悬挂帮助腰椎,结果引体向上进步不大,因为握力(也许还有腕屈和腕伸)提高,手腕不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关节的疼痛来自肌肉力量不足。

(4)腰

还是因为近视,不仅向前探脖子,而且以胯骨(上缘还是下缘?)为轴,上半身前倾。腰的负担非常大,长期受到剪切力的作用。

又,我的关节延展度先天好,经常玩儿直腿体前屈。终于有一天玩脱了,我觉得是这个原因。直腿体前屈以后,第二天早晨第一次腰突。想来可能早有征兆,也许早就犯了,但是我并不知道。如果更早就是腰突的话,那么当年坐在软床上,以为是腰扭了,可能才是第一次腰突。

总而言之,腰突并不是运动带来的结果,而是姿态不良之类的生活习惯导致的。锻炼对腰突以后的生活有帮助。

虽然由于腰突,对于前倾上半身的动作都要格外小心,甚至干脆就跳过不做,但是锻炼对腰突有帮助。一方面,温柔地训练加强了腰部附近的肌肉,有利于稳定腰椎。另一方面,锻炼提高了感受的敏锐程度,更容易意识到“不好,季节有变”或者“有点疲劳,离腰突不远矣”。能更早,在更轻微有预兆的时候就开始休息。

练平板撑,恐怕长至第七八年。如果算上俯卧撑的话,15年了。我才注意到在平板撑这一类姿势中,骨盆后倾,用腹肌发力,避免腰肌代偿。联想到武术动作里略微小腹突起什么的,感觉打开了一扇大门。充分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底层有无限空间无限细节可供玩味。

(5)大腿

练靠墙倒立的时候,因为空间大腿受伤。练倒立需要有足够的空间。

上下的空间要够。倒立的高度相当于双手过顶举直臂,这需要2米左右高度。靠墙倒立,需要有一面墙。也就是说,门不行。因为门框的高度不够两。保证倒立时脚踢到门框以上,对动作需要有格外的要求。锻炼,而不是练得纯熟显摆的话,要留有充分余量而不要另外限制。危险。左右和身后的空间也要够,需要保证倒下来的时候可以不被阻挡,脚就能踩实地面。不然也危险。

我练靠墙倒立的时候倒向右方,那里是个一米高的铁架子。大腿青了块,就像被棍子斜着实打到。好在没有骨头没有事。印象里花了好几个月,印子才逐渐退下去。

还是大腿,用木棍当剑挥劈的时候,姿势不对,劈在了大腿上。疼!所以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提醒说练刀剑的时候要小心,有人表达了不屑。我想,如果当时我用的不是木棍,而是刀,如果再开了封……嗯。

大腿的这两次伤痛,都是运动伤害,作死的结果。

(6)膝盖

初中的时候家里盖了新房子。为了结实,地基石足有一米高。当时我们都不懂,我就靠窗户看书,右膝靠近地基石。可能只一个冬天?我的右膝从那以后经常疼。前几年用核磁共振检查了一次,结果是 没大事,保守治疗。

选不太费膝盖的动作,加强膝盖周边的肌肉。还在努力中。现在验证了的是,在深蹲等动作中,也包括主要单腿发力的动作,令小腿和大腿均有扭转的趋势(并不真的转,而是绷紧),对缓解膝盖疼或响都有用。另外 ,注意大腿后侧参与发力,因此可能调整了角度,也有帮助。

有次送毕业生团建,打真人CS。在山坡上来回跑,一脚踩到坑里,膝盖当时有点疼。疼了半年,做俯卧撑的时候小腿向前发力的时候难以保持。这个故事告诉我,非常多的肌肉与各种动作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俯卧撑居然需要肌四头肌,也因此需要膝盖。好好的时候,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存在。

膝盖的老伤,算姿态不良。后来那半年,算运动伤害,作死的结果。

(7)小腿,脚踝,脚

小腿后侧鼓起个包。相当长时间我觉得那是静脉曲张,毕竟教师职业和年龄,还有喜欢徒步都会导致高发。后来有天突然想起来,可能根本不是静脉曲线,而是弹力带撸的。作死的结果。

当时的动作是把弹力带一端固定在面前的高低柜腿上,另一端卡在脚踝上,后踢腿。秃鲁了。当时紫了一块,怀疑静脉曲张以后很久才意识到,就是那里。

脚跟(滑囊炎),脚踝,脚掌和脚拇指都受过小伤,几乎全是夏天非常热徒步的时候,头脑不太清楚,在疲劳的时候动作没有控制好。

(7)发烧,腹泻,新冠

几乎都不是运动导致的,但是可能由运动加重。

新冠最吓人。目前看,根据心率和感觉,两次发作,每次之后一个月以上,应该更久,不能恢复到发作前的强度。

(8)意外的好处

年轻的时候,为头皮挺烦的。也听说过各种洗发精,还有什么,洗头的东西,也试过不少。理论上,有说是血热的,有说是真菌吃头皮的,不一而足。

最好的办法是 每天洗,就没有头皮了。

气候干燥的原因,如果天天洗澡,皮肤会干,多数人会皮子紧(字面意思,不暗示熟皮子),会痒。而且由于缺水,以前并没有天天洗澡的习惯。但是锻炼之后出汗实在太多了,所以天天洗,头皮也没了。

(9)危险

即使我做的多数是自重训练,也用哑铃这种小重量的,但是仍有危险。有过闭气时眼前一黑的时候。有过心脏咯噔一下,我心想哎呀不好。都没事。有过并非正锻炼的时候,心律不齐。先是感觉心慌得奇怪。用手环一测,心率相当低。二猫用手一搭,说,每跳几下,有两下跳得非常弱。好在都是一过性的。不过,我在锻炼的时候尽可能注意,不要闭气。推不起来就不推,举不起来就不举,拉不起来就不拉。

设备翻倒之类的有危险。引体向上架子,我的没有掉下来,但是在视频里看到过。二猫妈要求我不得做双腿抬起的动作,不然就把架子拆了。确实相当危险。

卧撑,我始终不敢做。到目前为止,图书馆翟老师保护的,我只做过一次。

群里的 饭后老打嗝 的锻炼方式是举铁,他提到小重量有些特有的危险。因为重量小,所以可以靠其他肌肉代偿完成动作。时间久了,会劳损。我怀疑,引体向上时我拉伤肩胛后侧,就因为代偿能解决,才经常弓背拉伤的。如果代偿也拉不起来,只能专注正确的发力姿势了。

微信图片_2023081215392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