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杀手配把刀:emacs org-mode下做笔记时截屏org-mode是emacs中的杀手级应用。杀手级应用的意思是 非常牛,你喜欢一个东西的本质的原因。比如,
游戏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杀手级应用,没有了游戏,很多人会放弃Windows;
网络相关是Linux的杀手级应用,没有网络,很多个宁可用DOS吧;
美貌是小姑娘们的杀手级应用;而小伙们的杀手级应用,据说日本是自立自强,美国是自立自强,欧洲是自立自
强,我们国家是。。。不少人因为org-mode而从vim投奔了emacs,
很多个因为org-mode知道了emacs。顺便说一些,org-mode管理GTD也非常方便。如果你知道GTD是什么,那你就知道
org-mode牛了,如果你不知道GTD,值得GOOGLE一下。很多年以后,你会忘记是从我这里听到这个
词,但是,这个词本身会被你牢记。以前因为主要以mybase做笔记,偶尔用 emacs org-mode,偶尔用wiki,插入图片
的问题一直没有我引起重视。手动插入图片的时候,还是不够方便。方法见下面。今天抄并改了个函数,专门用于
截屏然后保存并插入在当前org文件中。这样,我的Ubuntu生存,完全过渡结束了。* 手动** 插入图片: #+CAPTION: title for the image
: [[./images/screenshot_20111202-101201.png]]** 切换显示图片或图片文件名: C-c C-x C-v
: M-x org-toggle-inline-images* 截屏的代码按win-s键,然后用鼠标划要截屏的范围。
这一部分会保存在当前org文件的目录下的images目录下,文件名随机。
如果该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建立。: ;; screenshot in org-mode
: ;; modified by [email protected]
: ;; based on [http://praktikanten.brueckenschlaeger.org/2010/11/28/screenshots-in-org-mode]
: (defun my-screenshot ()
: "Take a screenshot into a unique-named file in the current buffer file
: directory and insert a link to this file."
: (interactive)
: (setq filename
: (concat (make-temp-name
: (concat (file-name-directory (buffer-file-name)) "images/" ) ) ".png"))
: (if (file-accessible-directory-p (concat (file-name-directory
(buffer-file-name)) "images/"))
: nil
: (make-directory "images"))
: (call-process-shell-command "scrot" nil nil nil nil "-s" (concat
""" filename """ ))
: (insert (concat "[[" filename "]]"))
: (org-display-inline-images)
: )
:
: (global-set-key (kbd "s-s") 'my-screenshot)* 依赖scrot 0.8-11 command line screen capture utility
Author: 杨 贵福
有人思念着你:让我们开始怀念Symbian吧
有人思念着你:让我们开始怀念Symbian吧是不是有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以为自己一无所成,貌不惊人。尤其是郁闷一整天以后,夜深人静,刚刚打了一场游戏,还被电脑虐得够呛;出
门坐车,被挤了还被骂成流氓;想扶起躺地上的老大爷,周围也没个证人。失败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有人思念着你,只是你并不知晓。当你放弃时,你所放弃的,不只是自己
所坚持的,也有那些默默喜欢你的人们。这样放弃了我们的,过往的已经有很多。如今,比如Symbian。今天徒步10公里,去净月校区找牛同学。然后返程大半坐轻轨,接着徒步3公里
多。拍了20多张照片,觉得个个喜欢。开始走了没多久,就想起上次马利同学说,他想念长春,希望我再以后徒步的时
候拍些照片给他看。但是,我忘了相机。单反固然沉得不想带,卡片机也没带一个。好在,有NOKIA
手机一部。NOKIA手机,蔡司的镜头,真不是盖的。清晰,明丽。虽然我完全不会变焦啊ZOOM啊,光圈是自动的,调焦也只能自动。众所周知,自
动的东西和手动相比都是垃圾。但是,仍然有不错的效果。想起大家跟Lilius教授聊起手机的时候,他说NOKIA的硬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这样好的东西,从此以后就要消失了。NOKIA准备和消耗内存CPU的大牛微
软同学合作。根据微软以前在这些方面的业绩,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怀念symbian了。有很多经典,就这样消失。然后,我们剩下的只有怀念。曾经有一个游戏小组,叫做westwood。他出品的c&c和后来的红警,让我们夜不能
寐。夜不能寐的另一个原因是,白天游戏机房(那时没有网吧)按小时算钱,晚
上包宿能便宜一些。曾经有一次,我的合作者和我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而我们的对手还兴致勃勃地
断定,他们再过半小时就能胜利了。那个时候westwood小范围的人AI就已经这么
强了。或者我们的对手有多么的弱。杨光同学整了个C&C的密技,像存折一样锁在铁柜子里,非常珍视。当然,后来我
们都知道了,就是选中对手的作战单位,当它要动作的前一刻,按你的S键。这可
以用于特种兵或者工程师单刀杀入敌营。毫发无损。我说这密技的意思是,那个时候,我们是多么沉迷于这些。我们毕业前又打了一场。大家都打得非常糟烂。但是,那个时候westwood小组还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后来,消失了。当时,暴雪于我们而言,还是老二的地位。如今它这么有名气,杀了无数大好青
年的时间。而我们所钟爱的westwood,那个绿色的LOGO像水一样荡漾的小组,已
经永远也不会有更好的作品了。曾经有个小组,叫做黑岛。他出品了 Fall Out 和博德之门。还有N多特别的东
西。我曾经很多个夜晚不眠不休,生活在那个世界里。身边的世界似乎才是充满了魔
幻色彩的。后来,黑岛也消失了。带着它那么优秀的作品。其实,对于资本家而言,我们所珍爱的,我们所珍视的那些,又算得了什么。牛
的技术,令人无限景仰的想像力,伟大的艺术,这些,都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而不幸的是,那些美好的东西是能活下来,还是消失,正取决于他们。当我在这里深切地怀念他们,也怀念他们带给我的美好时光的时候,资本又怎么
能了解到,或者说又怎么会屑于了解,他们对我有多么重要。以前,我一直以为,因为我没有用人民币去支持westwood,去支持黑岛。我所说
的怀念也就是扯扯淡。但是,当Symbian也要消失的时候,我明白了,有些不是我
们用人民币投币能够解决的。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残忍,它完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当想起这些,真觉得应
该把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拉出来,一个个地喀嚓了。虽然这也于事无补。这个世界,会把很多我们珍爱的拿手。无论你当时如何地珍惜,或者以后的岁月
里一直后悔没有足够珍惜。这都不会有什么区别。但是,当你自己想要放弃什么的时候,当你想放弃那些曾经觉得美好的东西时,
它不取决于资本,也不取决于这个残酷的世界,而只取决于你自己有多么珍视它。或者,多么地不重视它。或者,那些重视如此虚假。或者,你还应该考虑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还有一些人,你所不知道
的,他们思念着你,喜欢着你,期待着你。当你放弃以后,他们所拥有的,就只
有怀念。当你感到那么困难无法坚持的时候,能否不放弃这些人?他们多么怀念那些消失的世界。那个成天咳嗽的家伙痛快地答应着"no problem"背起C4炸弹,谭雅男人一样粗旷
地大笑牵着狗走在雪地里。这些都化为飞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对那个窃贼说声对不起了,赶你出队不是为了正义,而是留下那
个有正义感的家伙,我需要他的作战能力。我再也不能航行到印度洋,那对兄妹,曾经我的盟友,我对你们宣战非常后悔,
我以为找到霸者之章只能如此,我愚蠢地以为霸者之章就是终极的目标。我多么
希望之后我求和的时候,你们能同意啊。也没有机会把拓拔玉儿水晶棺交给老神仙,潘飞说这样她就能够重新开始生活。他们都永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没有继集,没有修订。想到这些,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所以,当你要放弃什么,请也考虑那个世界中的人们。那些代码,那些书页,他
们也会哭泣。你听到Symbian落泪的声音么。让我们一起怀念Symbian,怀念那些消失的经典。珍惜我们尚未放弃的东西。那些我们所珍视的,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的那些人
们所珍视的。还有,那个世界里因为你的坚持而存在的生命。
从净月返程
暴走至净月校区
暴走至净月校区
暴走至净月校区
如何忘记你的容颜(二)
如何忘记你的容颜(二)昨天马利同学跟我聊了会儿,讨论知识管理常用的计算机工具。看来是个好话
题,咱们继续吧。1.纸的我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前,主要的笔记工具是纸,不是计算机。时代不同,那个时
候不像现在这样计算机倒处都有,有些人甚至给手机装上显示器和键盘。主要是用单页的纸记录,然后一个专题或一本书钉起来。现在看来没有多少东
西,但是当时感觉不少,最后装了一整个书包。知识基本过时了,打包收起来
了,但是方法训练是不会过时的。工作以后有两种笔记。2. 日志一种是每天的日志。流水账,今天干啥啥了,遇到了啥问题,怎么解决的。记了
十多年。这里也包括哪天跟谁吃饭,谁坐在什么位置,说了些啥,谁付的钱。从李记者以后,基本不记谁付钱了。印象里都是他付。记日志,我坚持了大约两年,用记事本.F5就能自动加入时间戳.后来用mybase.转到ubuntu以后,开始用emacs org-mode记日志.3. 纸的,计算机的,书的笔记另一种笔记还是纸质品的。读一本大部头的时候,把A4纸重叠短边,折成四折。
一方面作为书签,一方面在上面写笔记。笔记的格式:pp. <页码>, ref <引文>
这是抄原文的或者pp. <页码>, <主要观点> ref text
这是原文太长的。整本书看完以后,再转到计算机上。在计算机上,我长期使用的软件是mybase。以前试过几款别的,有个叫良友的,还有个ediary,都用了一段时间。mybase对我的来说,主要好处是 速度快,界面朴素,树型目录,可以导出成rtf。国人作品,中文支持很好。可以整个文档或者个别节点加密。文档压缩存放。支持图片嵌入。以上,mybase的好处。4. 网上搜索资料在网上搜集资料的时候,我曾经用过firefox的一个杀手集插件,zotero。做网页快照,生成参考文献格式啥的非常好,都挺方便。保存速度也对付。支持
OpenURL。优点还是很多的,建议一试。不过,我即然放弃了,还是介绍下原因。缺点一是,我遇到过三四次数据库崩溃了。而当时的数据都达1G左右。很痛心。
现在那些垃圾我还都保留着。缺点二是,保存的时候,不能切到别的页,因为使用JS机制,得等保存完了才切
换,不然保存的内容有一部分是新页的。后来,我回归了最初的形式,保存网页全部。插话:国内很多站点,你不得不也同时保存那些垃圾和广告图片。国外的专业站
点,有友好打印格式,切成这种格式再保存更好。再插话,非常好的编程站点:
codeguru, codeproject这非常好的站点不包括MSDN,这是应该安装在*本地*的。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很
多同学本地居然没有MSDN。他们相信,网络与世界同在。不过,有时候不是这样。插话完毕。5. 备份和查找我会把总的资料放在结束的工程(或学习)文件夹下。然后定期备份2份。为了
备份迅速,我有时会把一个时期内的东西压缩了再备份,不然小文件太多,复制
速度慢。是的,你没看错。最终的资料组织形式,是文件夹,就是文件系统下的那个东西。要找资料的时候,按标题搜索;再不行,全文搜索。如果你用NTFS文件系统,有个软件叫 everything,按标题搜索是实时的。标签确实应该是个很有用的技术,但是操作系统默认都不支持。TOTALCOMMANDER
可以做出来标签,但是我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懒得给保持下去。而当你要找回的时候,往往不取决于查找的技巧,而取决于你当初如何对待她。我也经常找不到,顿足捶胸。一个技巧是: 在日志里找那件事情,然后在文件系统中找那个日期附近的文件。
TOTALCOMMANDER也支持在压缩包中查找。要想保证在日志中能找到那件事情,两条技巧。技巧一,即使你想对技术保密,也绝对不能对自己保密。所以,不要使用隐晦的
说法。如果你连将来的自己也信不过,那么她也会对你隐瞒的。技巧二,保证事件确实记录在日志中了。技术是,坐在计算机前的时候,就打开
日志。这引出了另一个技巧。在做实验以前,应该有实验计划,记在日志中; 可以边做
实验,边在实验计算的条目内添充内容--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修改。最后形成
的是实验报告。反正复杂的实验,你总是需要记录的。我对俺们系同学能一次性把代码调试通过,所以实验报告中只有聊聊几字,深感
惊讶。估计俺们的实验设计得还是太简单。如果你坚持在日志中记录实验报告,正如你牢记你的女朋友的一嗔一笑,那么,
将来你就总能先人一步发现她的想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别相信你的记忆。科学和技术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我等凡人
能够完成一些在古代只有牛人才能做的事。假设自己是凡人是没有损失的,假设
自己是牛人,不需要技术,风险则非常不小。6. 还有个不那么古董的方法写成博客,分享给大家。当你忘记的时候,会有人替你想起来。知识从来不会在闭密的环境中发酵变香,只会过时变臭。思考是一个人才能进行
的,而交流则越广泛越好。哪怕所有人都嘲笑你这浅薄的技术,你至少也知道了它是浅薄的。所以,我写出来,供大家嘲笑。
烟花散尽,我如此悲伤。就因为,所有的一切,我都无法忘却。
如何忘记你的容颜
如何忘记你的容颜这篇博客,与你所想的,没有一点关系。是关于知识管理的。kaginux同学在2010年12月16日来信,问我了个问题。他看googlereader的时候
读了很多文章,可是到了用的时候,要找回来发现比较吃力。问我 我的知识管
理是怎么整的。其实,听说过知识管理这四个字,就多一半找对了方向。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过目不忘的。在我看来,最有传奇性色彩的,是类
似周恩来总理那样见了你半边脸,过个几十年还清楚记得你是谁的。这样的牛
人,也有文字记载。我大概有脸盲症。没去确诊,不过一般的,都需要你出现在
特定的场合,或者听到你的声音,我才能猜到你是谁。所以,于我而言,这般认
人脸的本事,简直就是奇幻的。不过,知识管理就简单多了,至少是有法可循的。记住知识,不外乎三大法宝。下面大多是有脑科学等的理论依据的,篇幅有限,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展开。第一,情感。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船很著名,很多画上都能见到。上面索具帆具一应俱全,林
林总总。当年水手初上船的时候,要熟悉所有这些东西。而英语啥的有个特色,
越是专门的东西,越是会演变为一个专门的词汇。类似中文的马有很多名字,
KE马,儿马,都是有特定含义的。还有不同的肉的部位,也都有名字,比如紫盖
是牛屁股,百叶是牛胃,牛LI是牛舌头。欧洲的大船上面的各种东西也都有专门
的名字。如果记不住,工作的时候诸名不利。插话: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谁会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大家都是为了你的
贡献而高兴。如果真的有人为了你的进步而高兴,如果那是真的,他就和你的父
母差不多了,建议你做些儿女该做的事。
插话完毕。传说啊,传说。传说欧洲大船先把水手捆起来,然后开始教那些东西的名字。指
着这个,"this is a book",然后啪一鞭子。指着那个,"that is a pen",啪
又一鞭子。据说,这样的痛苦,水手们记得特别深刻。因为所有那一切名字,都与切肤之痛
相关联。想想那些让你非常痛苦的事情。是不是与之相关的场景,那些建筑,那些歌曲,
那些啥啥,都那么刻骨铭心呢?如果想不忘记,很简单,强烈的情感。如果有强烈的情感与之相伴随,你永生不
会忘记。那些过眼云烟一般的帅哥或美女,又怎么如那个把你的心刺出血的,更能让你铭
记。知识也是一样。如果它没有让你惊喜,没有让你觉得这太棒了,没有让你感到以
前学的居然都是屎它,又怎么能值得记住。附带的好处,你会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你热爱你的知识,热爱工程,而不是
热爱它们所带来的。类似的,如果同时也爱着他的房子,或者同时也爱着他的美
貌,这些都干扰了你的记忆。总结,如果你想记住,那么,让它刻骨铭心。第二,厮守。有句贼拉浪漫的话,"用我的一生去忘记你。"为啥它浪漫呢。因为它在用忘记这种手段来达到忘记的目的。不停地温习,一次次把伤口拿出来抚摩,回忆,这只会导致永远也不能忘记。如
果你想忘记什么,当它从来没有发生过,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想记住什么,一
次次温习就是法宝。有很多应用的方法。最标准的方法之一是"我从来不知道春天里还有狼。"
这里包含了三个命题。命题一,应用。如果一个知识,没有应用的机会,那么,根据LRU算法,应该尽早忘掉。这是合
理的。所以,如果理性告诉你,在更长远的未来,这一知识非常有用处,那么,找几个
场景应用它,欺骗自己的大脑,"这非常重要,应该记住"。一次次重复的,对于大脑来说,就是重要的。类似的,如果你要训练的是技能的话,比如骑自行车,英语,乐器,打字,都要
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变成不必思考就能反应出来,那么,才算掌握了。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你关心一个人,达到了本能一样,才说明,那是真的关心。不过所见居多的是,关心自己达到了本能一样。命题二,表达。如果仅仅是默记住了,远没有上升到人脑所需要的 理性 高度。而如果你表达出
来,或者以表达为动机去记忆,那么必然要应用到人脑最外一层,即人的理性一
层,因为表达需要语言,而语言是由最外层主管的。把那些名字读出来,把那些因果逻辑表达出来。其实,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告白之前演示一下,是错误的。因为掺杂进了理性
的语言,表达本身也就不得不理性了。而告白,恰恰是与理性无关的。想想,我爱他勤劳勇敢能劳动,我爱他家有田五亩有房有车有京沪广户口,我爱
他貌美如花身段好,我爱他……这是感情么?不过,知识本身,即使是艺术类的知识,也是理性的,所以表达吧。命题三,重复。这个是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到的,我不多说了。我要补充的是:其实每一遍重复都
是不同的。神经突触的生成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这段时间内,需要重复地刺激,才能告诉
大脑,"恩,这个很重要。"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哪有那么多时间啊。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你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你会忘
记它,2.它对你并不如你以为的那么重要。想想,你对你心爱的女孩说,我真的爱你,只是,你看我的时间不太够陪你,还得写
论文编程序,这学期算法课的老师非常严厉。你以为她会怎么做?知识也会有相同的做法。第三,体系。把你女朋友嵌在你的社会体系里--我的意思是,让她吃你的喝你的,满眼里都是
你的手下,坐的是你买的的宝马用的是你买的iphone--这样,即使你不出现,她
也不太容易跑了。哭,也只能在你的宝马里哭。古代的君主们都是这个干的。道义与否,另当别论。我们这里只谈手段,不谈道
德。知识,放在一定的体系中,也相对会稳定一些。不过,体系的建立,是需要花费
经年的岁月的。指望在网上看个贴子,然后就悟了,那是不可能的。我中华文化
一个扯淡的地方,就在于,俺们相信:1.能顿悟,2.顿悟以后别的就一通百通了。这是扯淡。顿悟的可能。如果能用两三页就写明白,传达清楚这样的体系的话,那么,牛人
们怎么会写出三卷的东西?曾经存在这样的场景,你的同学学了大半年,看了N多
书,你扫了几眼就解决了。那种记忆如果存在的话,也应该是在N年前。现在,你
原来身边的同学都基本上哔哔哔哔哔哔了,而你现在身边的,跟你学相同东西的
人,智力都跟你差不多,甚至还有个别像偶像这样的,永远无法超越的。现实就
是现实,接受吧。顿司的结果。也就是能让你理解你顿悟了的那点东西。道,对于形而下的东西的
指导意义,在自然科学领域,没多大价值。所以,以上我的意思是,体系的学习是艰难的。当然,体系学习所付出的代价,
是值得的。第四,度。这一小节,才真正是一般的知识管理的范筹。这些年来,通常,我们满足于 知道知识的具体位置 就行了,而不是记住知识的
原文。事实上,如果你能记住原文,或者通复述的话,当然会比仅知道位置更好。如果
这一知识不那么重要,或者内容特别多,记住位置也是很好的办法。这一位置,最好是你自己的硬盘,或者你自己的笔记本,我指的是纸的。网络中的文章,不定哪天就跑到的GFW以外,不定哪天就被删除了。而且,可能
你再也搜索不到了。所以,保存在你自己的硬盘中最为可靠。1.除非是哔哔哔,不要加密。防止别人访问的,也阻止你自己顺畅的访问。2.最好N年不要改换管理的工具。最好选用非常稳定的工具。我用了很多年
Mybase,国人产品,相当不错。与学习英语一样,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不是最重要
的,学习本身才是重要的。工具不是最重要的,记录,保持记录,才是最重要的。以何种方式在她宿舍下面喊几个字,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说出来本身。其
实说本身也不那么重要,就像诺言不重要,实践诺言才重要。3. 笔记的归类貌似重要,但是随时间推移,类别总是在变,所以 记录本身是最
重要的.记录本身,就加强了你的记忆.如果看到了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方法,你没有试一试,没有记下来,那就类似于
这样的场景。很多年以后,你在街上又遇到了她。你冲动地拉住她说,"我在哪里见过你,一
定是这样。可是,我想不起来了,我们在何处何时有过什么样的故事?"然后你还要向别人介绍说,你真的曾经认识她。很傻是不是?避免这样的场景的方法就是:1. 让那段感情刻骨铭心,你之后的每一行动都有她的影子;2. 时时刻刻想起她;3. 她所有的朋友家人都是你的好朋友,你所有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她;这样,你就可以说,你不会忘记你的容颜,因为她就与你生活在一起。
a691662,谢谢你
a691662,谢谢你的留言。我被隔离在GFW之内,只能发博客或看到你的留言,却无缘直接回复。
所以,只能发博客感谢了。
再次谢谢你的留言,谢谢你喜欢那些故事。我也很喜欢。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好故事,一起感动。
迷雾河谷
迷雾河谷喜欢徒步。有时会因为这个受抱怨。比如李记者、徒夫尹老师、瀚哥都分别提到
过,再徒步的叫上他一起。可是有时候,突然就决定想走。于是,所有的计划和承诺都是浮云了。离开火车站,走了熟悉的一段路,到了公交车站,却不想坐278。今天,就是这
样开始徒步的。10公里,2小时。起初迷了路,向南向北向西向东。发现进入了一片老城区。都是些没听过名字的
商铺。漫天大雾,街边积雪,半融化的路上黑乎乎的,有倒骑驴,有小推车。路
边建筑陈旧,牌匾粗糙,人们表情木讷。有几个路口的交通灯黑着,交警在路中
央指挥车辆,穿着深黑的警服,表情严肃。我隐约觉得自己从哪个时间空之洞穿越到了20年前,说不定哪个胡同就会走出个
理发的,手里把个亮闪闪的叉子打得哗哗响;也许某个路口会停个收垃圾的车,
穿白大褂的守在一边,一会儿摇一下铃铛。模糊的高楼藏在雾里,鞭炮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不那么真切。这一切提醒
我,这真的是在2011年了,未来以后的第11个年头。后来,转了几个弯以后,定下了方向,奔东南方,大致是不会错的。只要找到伊
通河,逆河而上,总能找回我熟悉的路上。于是,东南方向。遇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刘老根大剧院,家乐福。只是,它们
零零散散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应该在那里。然后,遇到一条笔直指向东南方向的路。但是附近却没有一点熟悉的场景,不知
道是不是已经应该向西拐了呢?手机只余一点点电,不敢打开gps软件,那个家伙的地图很占内存,会把gtalk断
开。那样,我就彻底与现代社会失去联系了。我电话亲人,我在哪里哪里,周围有何地标。这条路该当如何走下去。可怜电话
的那端是地图盲,告诉我这条路的前方是某某路。然也,我走了没两分种就看到
那条某某路了,这条信息被验证并失效了。考虑到电池,电话也不敢再打了。继续前行,终于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亚泰大街的复道。我知道,沿着这复道一直
走下去就行了。可是当我走近才发现,那不是复道,而是立交桥。大字"东大桥"。听说过这个地方,似乎很远。这不是我既定的路线,迷路了。想折向西去找亚泰
大街,但是想想到了这名胜,该走近看看才是。拐过几座楼,就能看到整个大桥了。复道一直伸向远方,在半空里盘旋,气势恢
宏;复道的下面是一座桥,桥下是我期待已经的河水。所幸长春只有这么一条河。所以我的位置和方向算是确定了。只是,路边蹭过的小客车,还有半截子货车,似乎暗示我仍在20年前徘徊着。不管怎么说,只要沿着河,南下,总不会错。整条河谷都宠罩在雾气里,甚至看不到下一座桥。我只能看着脚下,沿河岸前行。有的地方路上很是冰,是雪化了以后再冻成的。一步一滑,连防滑鞋也不管用。
只能努力保持平衡。有的地方是没有人踩开的积雪,一脚下去没过脚踝,没过膝
盖。有人在河里放风筝。看不到风筝线,也看不到风筝。只能看到蓝蓝绿绿的小人
儿,扭着头看着灰色的天空,指指点点。他们站在河道中的小路上。小路是许多
人在冰雪上踩出来,细细长长,弯弯曲曲。黑色的小路,在灰色的河面上。有时两个人在小路上相向而行,走得近了,其中一个人停下来,靠到边上一些。
另一个人侧肩而过。仿佛这是浮桥,担心掉到水中。在一处河弯,有人把冰面上磨光,做成冰场。不知是什么动力的小车,在上面无
声滑行,从在车上的人也无声无息,车后没有人推。另一处河湾,一群人穿得厚厚地围着抽冰猴。我总觉得那是几只北极熊,守着一
个冰窟窿,就等着海豹露头,然后也是这样一胳臂轮过去。他们有时发出一些声
音,可能是笑声,也可能是咆哮,太远,我听不真切。我也不敢走近去看,担心
回转过来的是一张毛绒绒的短脸。有的地方,全是冰雪和死气沉沉的建筑,既没有人声,也没有树木。这样,我甚
至无法断言这是20年前的世界。也许,是人类以前,也许,生命也还没有?我怎么断定自己所处的时空?再向前行进,就是一片空旷。有时,有个体的垃圾处理厂,孤零零地立着风力发
电机的杆子,叶片纹丝不动。我只有沿着河前行,没有退路,也没有别的路可选。
远处偶尔有车辆的声音,但那都是在浓雾之中,根本看不到车的影子。后来,很久。里面的衣服已经湿了不止一层,外衣和内胆的领子都湿透了;帽子
里很多水。左脚底开始隐隐作痛。后来我知道,我的时速只有5公里。夏天的时候,我经常时速7公里到处跑,也没
有多么累。而在冰雪路面上,想从4公里到5公里,都如何艰难。终于后来一座桥一座桥路过,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霓虹灯的形状。那是几年前才架
起来的。过了霓虹灯,我看到了FB路,还有后面的别墅。这说明,我是2005年以后了吧。FB路上,我看到了套在那些娇气的树上的大塑料袋,把整个树枝都包起来了。那
似乎是2010年冬才安置的。当我打开门,二猫说"爸爸我喜欢你",然后跑远开始讲她刚刚经历的各种事情。
没有背景,也没有因果的。但是我知道,这是2007年以后。或者,我还可以定位
得更晚一些,因为二猫已经讲得很流利了。在河谷的浓雾里,我还在想。如果这是199X年,那么,我也许应该写下这段经
历,寄给以后的我。那样,他就可以不必选择这次穿越。我最终没有写下一个字。只是,我还是在想,你能确定地知道,这是此刻,还是
你停留在你人生中的哪段时间中了。我决定停在这里。虽然漫天浓雾,但是二猫已经在我的身边了。
在emacs中成批建立空文件,春天里,及导师与学生的权利
在emacs中成批建立空文件,春天里,及导师与学生的权利Lilius教授教导有云,年轻的时候看书主要是考虑钱的问题,现在岁数大了,主
要是考虑时间。深以为然。岁数大了,要看哪些东西,主要是担心没时间。投入时间看这些东西,值不值
呢?当然有时候就因为这个错过了一些珍贵的观点。这是人老了以后常犯的错误。超越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原因是,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了。不然俺们这些老家
伙怎么活这么大的啊。所以,一些更牛的技术,就无缘得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都是这个意思。比如今天裴阳GTK++同学就好心想分享给我一段代码,我楞是没要。原因是,我
已经有方法实现了,但是,读文章正酣,没有时间细致讲。当然,还有一个原因。GNU或者代码共享的精神是,代码放在网上,谁想下就下,在一定的原则之下。我
以为裴阳GTK++同学的代码是有另外授权的,不然就应该能在网上下载到了。比如马利同学的代码和设计,比如李粲同学的无线网卡安装方法。这些估计都可
以无需通知再分发。而裴阳GTK++同学这个我认为不行,保管是个力气活,放我硬盘里不安全,这就跟
旭日阳刚和汪峰的事件一样,歌再好,歌再烂,那是汪峰的东西,没有授权,别
人都是无权分发的。我防患于未然,不在我硬盘里的东西,是万万不会无意分发的。说到权利,得扯点别的。赵秋实同学一段时间以来转了不少笑话,关于导师和学生关系的。偶像也转了,
俺也转了。大家看完也哈哈了。可见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深为各位所关注。这与旭日阳刚和汪峰那事有类似之处。其一,都是大家关注;其二,都是分成N
派,各执一词的;其三,都是涉及权利与利益的。导师病了,学生跟着去医院,是否应该呢?导师家的保姆搬家,学生去帮忙,是否应该呢?导师要潜规则你,是否妥当呢?可能导师有导师的处理方法,学生有学生的态度。小丁老师有一次电话我,希望我干个活儿。小丁老师是我敬重的相声届教课和带
学生最好的老师了,当然得上心。可是那活工作量不小,就想到是不是找个学生
做呢。请注意,这里的学生,不是用长春方言读"工人"的那个口气。学生二字,
只代表我和这位同学的关系是师生,不代表学生处于下层。后来,再后来,我就
跟小丁老师说,"我从来不因为私事求学生的。"当然,小丁老师在上,我那是扯淡。我当然因为私事求过学生。关同学,建一同
学,大毅同学,瀚哥,牛同学,芬兰的牛同学(不是我学生),都被我求过,私
事。这是传统的中委婉的表达手法。类似"晚上咱俩吃饭去",对方答"不麻烦了吧"。
不麻烦的意思是"你再邀请一次",而不是真的拒绝。小丁老师立马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人家是给钱的。"啊。那我就推荐谁谁干这个活。这是我与学生的基本关系。我们各自享有一些权利和一些义务。而且,尽可能在合作以前说清楚。其实,在工作以前说清楚,很多时候会令显得不尽人情。比如我带挑战杯的时候
先说,"这个想法是我的,不是你的。产生的成果归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所
有,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听起来确实有些霸道。但是我想,学生此时仍然有选择的权利,比如不和我这样
XX的老师合作。这不算很好,但是比完事了,或者合作差不多了,再把成果收归
己有强些。那个时候,形势所迫,学生没的选择了。朋友们合作,后来反目,大抵如此。如果没有事先的约定,那么,法理大于人情。《春天里》是汪峰作词作曲,首唱。
他有权利在生前,甚至死后75(?)年禁止具体的某几个演唱。别的,关于人品
的评论啥的,尽皆扯淡。做正确的事情,就是做正确的事情。我有权利,那就是有权利。做有权利的事情
而被指责,是道德或者啥啥勒索。旭日阳刚应该说的不仅是"尊重谁的意见",而是"服务谁的决定",而且,还应该
就以前凡未授的赢利演出进行赔偿。道明寺说得好,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导师病了,学生跟着去医院,是否应该呢?如果导师支付了相应的报酬,或者以学生认可的方式回报,那就可以(不是应
该)。如果学生是老派的,也可以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乐意去。如果老师也
是老派的,可能也会认为学生有类似的事情,他和他的弟子有责任帮助,还认为
学生找对象结婚找工作,事事自己都有责任。但是,如果学生不认同这一非常传统的价值观,却要假装成这样。如果老师(假
意?)拒绝,学生还要一再坚持,这就类似于非给官员行贿,然后声称"咱们是哥
们,没别的意思"。往恶毒了说,这和导师要潜规则你,你还配合着说"森森,我
真咋咋地"是一样的。如果,老师不认同这一非常传统的价值观,却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学生的赠予,那
就是混蛋。谈利益的时候,少扯感情。不能享受权利的时候就是套价值观,要付出代价的时
间就是另一套价值观(貌似我影射地太多?)。就是这样。没说完。在师生关系中,当今世界,老师占有强势的地位。因此,如果出现上述任何权利
纠份,都是因为老师事先没说明白。虽然,老师问学生"你认同哪种价值观"很难
开口,不过,学生问这话的风险更大。更简单的处理方法。老师应该按"学生无义务,老师无权利"处理。然后世界就清
静了。毕业?论文?那是老师的义务,评判学生的工作。所以学生花时间看电影看卡通谈恋爱,这些都与导师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有其
"可能"产生的结果与导师有关。如果老师把这种义务视为权利,那是潜规则。怎么对付,换别人说。这个我经验
不多。我的导师都是带我玩带我吃,从来都是导师付钱。他们认为作为晚辈,我付钱是
对他们的侮辱。他们似乎也不生病,或者不告诉我。话题转回来。在在emacs中如何成批建立空文件呢?裴阳GTK++同学有他的做法,
我等老家伙活了这么久,肯定也有在这世上的生存之道。我用touch。第一步,在buffer里随便什么空白的地方,把文件名一个个写上,中间用空格分
开。为什么不用minibuffer呢?这样容易改,而且易于重复操作。第二步,执行shell-command-on-region,快捷键默认是 M-|。第三步, 命令
: cat | xargs touch以上。不想要这些文件时候,先以上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第三步改为下面的命令即可。
: cat | xargs 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