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黑夜最长的一天

今日冬至。由于地轴偏转,除了赤道,所有的地方每年都有一天黑夜是最长的。
我们的心亦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忍受如此漫长的黑暗,是因为我们知道在确定的未来,
太阳还会升起。尽管如此,有一些人还是会因为这确定的未来太过遥远而放弃。那么,如果我们无法预知阳光是否还能继续存在,我们可以坚持多久?2012是一个答复。当灾难和终结来得如此具体的时候,很多人无法再相信抽象的
各种概念和理论,选择了绝望。同样是等待结束,无助的态度与《后天》里面对
海浪相拥在一起是完全不同的。关于可以忍受多久,有一个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你有过一个人走夜路的经历么?是否发现去某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或者精力要多
一些,而返程往往更轻松。那是因为返程的时候,我们确知事情会如何发生。我们存在一个希望��它不仅
在那里,而且我们预知它出现的时机。未知所带来的不仅是恐惧,还有失望。无论我们的意志有多么坚定,都会有那么
一刻是犹豫的。你看到玻璃坚硬,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在重压下出现的细微裂纹。时间会显示给
你看这一切。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会在十年二十年后才起到作用,你还乐于坚持么?甚至任谁也保证不了你的努力会奏效呢?甚至任谁也保证不了你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呢?而与此同时,你的所有努力都是
为了比明天更晚的将来准备的。现在,终于说到了问题的关键。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向你保证你可以看到明天的太
阳。如果,终点就在前方,触手可及。你会以怎样的速度奔跑。如果,下一刻世界就在你面前消失。你要想倾诉的,你要想实现的,全都化为泡
沫。你会以怎么样的热情在这一刻去生活?另一方面,如果,长夜永不结束,浓黑一直遮盖住你的眼睛,你又想如何生活?哥们们听我感慨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长者劝我:不要只光顾着低头走,抬头
看一下选择的路。我很信服。可是当我准备实施的时候,突然想到:当我选择道路的时候,又如何知道我想要
的是什么呢?焉知我想要的不恰好就是这个,而我不自知。当年外教挨个问我们全班百十号人:幸福是什么。回答千奇百怪,有钱有权有女
人。这个问题我当时已经想了很多年。我的答案是: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两年多过去了,我仍然不能回答我作为答复提出的问题。今夜漫长。明日将至,如果它存在。亲爱的你能否告诉我,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会如一个孩童,匍匐在你的脚下。跟从你,不折不扣地执行你的指令��指令
要简短,意义要明确。但是,我也会如一个孩童,要求你始终��围绕我,并预见指令所带来的未来。
你要为你的指令负责。如果因它而让我受伤害,我就会哭闹不止,即使糖果的补
偿也不能让我稍息。小狐狸说:如果你驯养我……这种期待并不永远存在,它只存在于某一个时间段里,如同瓶子里的魔鬼。比如
现在。在这之后,狐狸就重新成为野生的,露出牙齿,保护自己。很多机会,一共也就只有一次,犹如我们的生命。

何当痛饮咖啡因,高筑神州可乐瓶

何当痛饮咖啡因,这前半句是我说的。这是一个梦想,估计永无机会实现了。从在网络中心的时候,跟龙哥学会了喝咖啡,至今已经6年多了吧。最终在芬兰最黑最长的夜里戒掉了。戒断反应中最轻松的是头疼,如同每天每时每刻宿酒未醒。即使理智告诉我,不喝咖啡对身体也没有什么损害,反倒少了一份羁绊;但是情感是另一回事,这就像戒烟的人在孤独悲伤思考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以为手指中夹着记忆吧。高筑神州可乐瓶,这后半句是小关同学说的。很好很强大。这也是一个理想。类似于当年对大哥说的,希望以后有家的时候,在天花板装一个大~~~桶,里面装满啤酒。如今,装个啤酒桶的钱有了,但是没有了能喝的胃。不亦悲乎。很久以前--对这里的不少朋友而言,十年应该算是很久了--我说:如果有一天不能喝酒不能吃肉,那还活着有什么意思。如今,生命只剩下了一半。也确然没有什么意思。昨天聚餐,见到了另一个关同学,估且称之为老关同学。去年我初到芬兰,他为了准备好了N多东西--床,被子,炊具等等等等。临走的时候,还给我留下了几件衣服。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穿别人的衣服。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一,时势,二,境遇。这和你对着扫大街或者拣破
烂的说"这活儿我可干不了"是一个意思。吃饭中,我出去一圈,回来太热了,脱到衬衣的时候赫然发现这是关同学的。一蔬一饭之恩,定铭记在心。饭后,我们转了半个南湖公园。夜色清冷,如同每一个那些夜晚。只是,没有了咖啡。以上胡言乱语,假装自己是小资。

世风日下

看了这题目,某些人,比如李记者肯定要跳出来说"你老啦"。诚哉斯言。当年劝李记者来着:如果你看着一两个年轻人不顺眼,那是他有毛病;如果你看着一代人都不顺眼,那就只有一个结论,你老了。昨天网上看到,一00后的教训80后的:不理你,你这个上世纪的老怪物。呵呵,年轻如80后,也有今天。80后尚且如此,70后或者更早的,情何以堪。尽管年轻人们越来越进化,越来越杰出,越来越俊美俏丽,但是,有些东西,真的是世风日下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当年DOS时代的病毒都是优雅的。它们确实也占用了你的CPU时间,并且这在当时也是作为一大罪状的,因为即使是良性病毒也占用宝贵的CPU时间。不过人家知识你CPU宝贵,不会浪费。哪里像现在的年轻一代,连根本不会用计算机的大妈们也知识,如果机器太慢,就可能是中了毒了。有你们这么不敬业的么?感染了机器,把机器拖得N慢。这是技术上白痴,还是技术上白痴,还是技术上白痴啊。当年――当年的病毒都是默默干活儿,不会没事儿跳出来打扰你。现在的这个时代,病毒都是诞着脸占着你的浏览器,首页啊,什么报两个错啦,干脆支持DNS解析的啦。有你们这么不敬业的么?这到底是抢劫呐,还是小偷啊。活干得不怎么样,非要五大三粗地占在那,抢镜头抢镜头抢镜头抢镜头。当年――当年病毒都很小巧,也会深入到EXE文件的内核里,让你无从查觉--现在,干脆在资源管理器下都显示出图标啦,叫什么 aa.exe.exe;杀毒软件也都默默无闻的,不像现在:打呼噜的,绿WAWA地跳地,不管活儿做得如何,叫喊的声音要够大。有你们这么不敬业的么?抢劫的还蒙个脸呢,你们怎么能能这样呢。你干活儿就干活儿,能不打扰我么?当年――哪能用非杀毒软件这样的专业工具找到和杀掉病毒啊。现在,作为隐藏文件啊,作为脚本啊,甚至感染本地HTML的啊。啥样的都有。用记事本都能找到改了。有你们这么不敬业的么?这是成型病毒啊,还是习作啊。有个别成熟的跳出来,就是烧主板,占网络带宽,改图标,盗号―― 一点对技术的敬仰也没有啦。不写了不写了。我们静下来,别吱声,好么?

天乙贵人

N年前我说:我才不带钱包呢,怕钱被人一起偷了,也怕忘带钱怕,会一锅端的。一锅端事件出现,这是使用钱包之后两年左右后的事件。发生在昨天。赶校车,坐出租车去师大宾馆进学校。快到的时候,一掏兜,发现完了,一分钱也没有。因为换了衣服,另一件红色的,把钱包落在了旧衣服里。我说:师傅咋办。师傅沉默不语。我说:停师大门口吧,能等我一会儿么?不让停车。那我找保安借吧。保安兄弟说:一分钱也没有,去保安室借吧。我押了手机,借到十块钱,在大家质疑的目光中。给了司机钱。去班车点向一哥们借到10元钱,还给保安室。到班车点。向老韩老师借了10元钱,还给那哥们。到单位,向杨班长借了10元,通过马老师还给韩老师,马老师又借给我50元打车啥的用。回程的路上,跟杨班长扯这个事,前面的每一事件,她都说:恩。后来我说:向偶像借了10元,因为比较容易遇到,还了韩老师。没有"恩"。突然想起来: 我是向你借的10元钱吧。对啊对啊。清账了。现在还欠马老师50元。------故事没完。同用GTALK。前两天看到孙同学小山的状态是正在放的音乐,很新奇。仰慕的请教。今天下午终于学会了。后来又不好使,孙同学说:他的也不好使过。我问那后来如何解决的。答:换了新机器・・・・・・这后面就不提了。孙同学特意提到:开着GTALK的时候放视频,改一下标题――不是文件名,是MP3里看属性啥的看到的标题。改的时候要彻底,不要整出 Linux学习-饭岛爱 这样的状态来。以上。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有专家指导或帮助是多么重要。它可以引导我们少犯N多错误。这种人在八字里叫做天乙贵人,救我们于劫难,甚至使我们免于劫难。

保证你35岁以前成功的经典秘籍

我就知道你看了这题目一定会第一时间冲进来。如果不满35岁,那你在期待成功吧;如果已满35岁,那你是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成功吧。35岁以上,成功的人数稀少。如果你列位其中,想的可能是-―这是扯什么淡呢,成功这事也能保证么。事实上,我本人马上就35岁了,不成功。所以你可以断定,我是没有资格讨论这个题目的。用这个题目的原因是,我刚刚在网上看到同题目的一篇心灵鸡汤。它说:要养成一些好习惯,要克服一些恶习。诸如积极思维,高效工作,计划,锻炼身体,啥啥的,这都是好的。诸如经常性迟到,拖延,怨天尤人,一味取悦他人,传播流言,出尔反尔,啥啥的,这都是不好的。我这个岁数,养成这些习惯是晚了啊,所以前天下午,我做了这样一个梦:阴暗的旷野,我夺命狂奔。身后是巨大的恐龙在追赶,它们的鼻息和影子遮盖着我。但是我绝无恐惧。肩上的两三人高的投枪不断震颤,在风中发出琴弦般的低吟。前方是兄弟们设置的陷阱。这些恐龙将成为我们的盘中餐。至于我如何躲开陷阱,能否在到达陷阱前就被恐龙吞吃,都不在我的考虑之内。然后,我醒了。

如果下一刻死去

雪。

跟一个真正正常的丁同学去生物系。

我说:生物系在这儿那啊。

正常的丁同学惊讶:生物系一直在这儿啊。

我说:我印象里生物系一直是那种红砖的老楼。。。
前面还有大片的苞米地。我一直想整个胶皮枪(此谓之弹弓)打那些家雀,
可是直到苞米地都没了,也没有实现。

其实我想说的不只是弹弓的事儿,而是另一件。

生物系在我的心里,阴暗的走廊里摆满了标本,很浓的福尔马林味。

就像历史系在我心里,是一楼半有个摸得溜光的母狼雕塑。那是墨索里尼送给溥仪的,报纸说在民间失踪了多年

找不到――其实一直在历史系,师大人都知道。

就像计算机系在我心里,一直是有潘飞刘岩马越李春艳的地方。

就像物理系在我心里,一直是用来逃课的地方。

在不少人的心目里,家 是童年最初的那座老房子。后来搬到的楼房之类的,都只是临时的住宅。

我也曾经这样。家的院子里,有我曾经掉进去过的那口井;家的前面有菜地,后面有沙果树,沙果树的后面是总

是我等不及成熟的别人家的樱桃,还有一大片鬼子姜。

那才是家吧,还有山上的白石,没过我头顶的野草。呼呼作响的风。

许多人的梦里,要回的家,都是元初的这个吧。

只是,后来我真的做了很多人梦里想做的事――我真的回去了。

那是几年之后,我看到的是低矮破败的房子,房顶蹋陷,衰草丛生。我看到的是陌生的面孔。

这自然不是我梦萦魂牵的家。从此以后,我就没有了归属。

出于同样的情感吧,谁谁说不想回到自己的故乡。

其实我们真的喜欢自己本源的样子么?

那时我们满身毛发,肌肉发达,尤其是咀嚼肌。
那时我们忙于饿不死,还没有诸多烦恼。

那时我们青春年少,每天闲呆着等待着老去,然后告诫更年轻的一代人:要努力。
然后,我们在渐渐衰老的时候,就开始得出结论,我们已经不再能做什么了,于是放弃了所有的努力。
事实上,从年轻到最终老迈,我们就没有过努力的时候――等待明天努力或者后悔没有努力过。

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一件都是"不得不"做的。
我们有太多的地方要去,每一处都像"家"一样重要。
每个人都如此重要,不能失去。

很多人在看了2012以后才开始考虑,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想要的是什么。
是家么?

建一说:他想去冰岛。
关同学说:她想去格陵兰。

我每天每时每刻对自己说:这就是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要做的。

如果我下一刻死去,不愿意留下任何遗憾。

我唯一遗憾的是: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直努力,却可能是在奔向悬崖。

今天写到这里吧。即使下一刻死去,也总有人应该能读得懂。

哭泣的孩子

当列车即将停靠的时候,很多人夹杂在行李中挤在过道里。

一个孩子在哇哇大哭,从先前他的妈妈和旁边人闲聊中知道那孩子十
五个月,能听懂,还不能表达。

孩子一直哭,妈妈说"一会儿就到了"也不行。
最后,妈妈说:"孩子,你得了解,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成的。
就像这火车没到站呢,即使你哭它也不会停下来。"
孩子停下来想了一会,然后继续哭。
周围的人没有一个说话。

18世纪初恶性群架事件:《忠臣藏1/47》 ZZ

发信人: octopus4 (生活就是吐槽与被吐槽), 信区: JapaneseCulture
标 题: 18世纪初恶性群架事件:《忠臣藏1/47》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Oct 2 09:46:02 2009), 站内每个民族都会有个把民族史诗性质的玩意儿,日本也不例外。《菊与刀》在讲尽义理的问题时着重讲了忠臣藏事件,笼统来说,就是一帮手下给蒙羞自杀的主公复仇的故事。历史盲譬如我就会找捷径,借着写《忠臣藏1/47》剧评的机会来伪考据一把。
根据各处的考据结果,历史大概好似可能也许是这样的:元绿14年(公元1701年)间,地方诸侯浅野因为未有主动行贿而得罪了当时权重一时的大名吉良,结果在一次各诸侯出席的场合上吉良故意给他错误的着装提示而让他当众出丑,浅野羞愤之下拿刀砍伤了吉良的前额。殿堂上见血是很失礼的事情,当时的将军德川纲吉判浅野剖腹而吉良无罪。浅野侯的家臣们为主公不平,但无奈打官司无门重建浅野家无望,于是在无限的郁闷和分特之中,47个家臣暗中结盟,誓为冤死的浅野侯讨回公道,表面上假作纷纷四散,沦为浪人,整日自甘堕落,放荡形骸,目的是为了麻痹吉良,让敌人认为他们已放弃了作为武士的尊严和名誉,同时暗中勤练武艺加紧准备,一年之后47人偷袭吉良府邸,在这场群架中成功杀死了吉良。事成之后,47人高高挑起吉良的头颅,衣锦还乡一般地受到曾误会和鄙视他们的家乡父老的夹道欢迎。等祭拜完了浅野侯的墓,47人除一人被拜托当活证人四处传扬故事之外,其余全部自尽谢主,史称"47义士",整场群架始末史称"忠臣藏事件"。
就这么个正经出场人物全灭的故事,从歌舞伎剧目到小说电视电影,已经不知道被重复了多少次。《忠臣藏1/47》大概是最近的一个版本。该剧的视角焦点并没有像通常一样放在47人的首领大石身上,而是对准了大石手下的一个武士,更像是把传说中各人的故事全部集中安在了一个人物头上,于是不仅扯上了支持丈夫尽忠尽义理的妻子,还没忘加上爱慕武士深明大义的艺妓,更有曾志同道合但关键时刻选择偷生的浪人同伴,同时还能顺便渲染他与大石的惺惺相惜,以及对大石年幼儿子的指导与洗脑之类的桥段。那么试问这样光芒万丈、独自占尽全部可能戏剧性的角色谁来演,自不用说,那显然只能是万能的大神木村拓哉同学了。
剧情方面,为了突出群架的正义性,黑化吉良自然是必须的,然而浅野侯的形象也需要漂得更白,于是,似乎根据1946年就问世的《菊与刀》所说,早在那之前的作品里就把矛盾的最初源头由金钱诱因改为了色情诱因:吉良垂涎浅野侯美貌的妻子却被严词拒绝,迁怒浅野侯于是伺机捉弄。这样一来,不但巧妙了回避了行贿事件的暧昧不清,而且平白无故地增加了美女角色一名,观众最乐于看到的色情元素也齐全了。
本片的cast,那也是相当华丽,不但有木村拓哉来演光芒万丈主角君,其他的角色也都是美型不缺实力过硬的演员来担当的。比如浅野侯,是脸上写着"我不是正义谁是正义"以及"我肯定能比窦娥更冤"的堤真一大叔;比如大石,是能给忠心赤胆四个字当脚注的佐藤浩市兄;再比如大石年幼但毅然要献身义理的儿子,是当年刚满20岁眼睛很清澈很执著一副"纯真少年死了好可惜"状态的冈田准一同学;逃跑派的浪人,是娃娃脸的妻夫木聪;反派吉良,则是演了多年黑帮老大的津川雅彦叔;女性角色方面,兼有美貌和忠贞性格的浅野夫人,是松隆子;而光芒万丈君的不倒红旗和飘飘彩旗,则分别是贤淑智慧型的深津绘里和魅力诱惑型的松雪泰子。
这部短剧中,最执著于复仇的反而不是大石,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前,大石都在致力于向幕府请求重建浅野家;反而是木村的角色在化郁闷为砍人的动力,且一直劝说大石"幕府不靠谱,吉良太可恶"云云,敦促众人尽早结盟起誓打群架。有可能是为了区别于之前的众多版本,拍出新意。
由于是2001年的作品,考虑到西化严重武士道精神缺失的年轻一代,给了逃跑派浪人不少的刻画以及他与主角间观念冲突的辩论,结尾处47人群架得逞归来,逃跑派浪人跪伏在路边不敢直视,这时,光芒万丈君就连最后的道德制高点也不放过,上前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比起死亡,活下去要艰辛得多,所以请你拿出勇气好好地活下去吧。",于是逃跑君自然痛哭流涕感慨万千略去不说,多么讨巧的一笔。
每个民族都会有个把民族史诗性质的玩意,比如日本有"忠臣藏",北欧有无数saga,英国有亚瑟王与圆桌骑士,法国有俩农民打凯撒(误),这些玩意总是反复地,反复地,也许换上不同的外衣也许不,在各自民族的故事里翻来覆去地出现,不厌其烦地复述,特别是每每遇到人心涣散、气氛摇摆不定的时候,它们就会被拿出来好好地重新讲一遍。因为这些故事的内里,总有一些东西,是那些一旦说得太明了就会特白痴的东西,于是只得用或悲怆或跌宕的复杂情节给包裹起来,这才得以口口相传和百看不厌。
于是我也无聊地在想天朝的民族史诗是什么。

我的故事

都是小时候的故事。
记录曾经清蠢的岁月,记录永失我爱的感受。
1.麻雀我爸给我买过两只麻雀。麻雀这种鸟很是有个性。从亚洲到欧洲到处都有,并且尽皆居住在离人类不远的地方,但是从来不肯为人所豢养。所以传说这家伙气性大,一养就死,有气死老家贼的说法。两只麻雀,第一只因为我爸抽烟当晚就熏死了。另一只也只活过了几天。肖申克的救赎里说:世界上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不能囚禁的,因为它翅膀上的每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这种鸟儿的名字就是麻雀。我是那么喜欢这两只鸟儿,而我的喜欢带来它们的死亡。2.大鸟有一天晚上在家里的园子边儿捡到一只大鸟的雏儿,看着有点儿像鹰的样子。我心中欢喜,我就要有一只鹰啦。结果第二天还是第三天,隔着一个园子和一个住户的一家邻居的爸爸来了,非说这只鹰是他家的。我当时的想法已具有是:1.你怎么就能证明这小鹰是你家的了,你说是就是?2.这鹰你已经丢了,我捡到了就是我的。结果是我的鹰被家长还给了人家。也许当时我痛哭失声了吧,但是又有什么法子。3.马莲大姑家后面有条大河。我爸曾经领我去玩儿,看到了一只蝴蝶,那是一只黑色的马莲。纯黑的底色之上色彩斑斓。那是我此生见到的最大的蝴蝶,如同一块巨幅手帕在空中扑飞。我爸折了一段XING条准备把它抽下来。我一面想着可以拥有这马连,一面想着如果马连被抽下来,那岂不是要翅膀折断,受很重的伤。现在很难确知我当时的想法,是担心它受伤,还是担心它美丽的翅膀。最后我爸说见到一条蛇在草丛里,后来就不追了。4.小燕子还是大姑家。大姑的儿子的儿子比我大一岁,领着我和我哥去掏燕子窝。抓了一只小燕子放在玻璃瓶子里面。他们去抓别的燕子,我一个人守着这小燕子,觉得它如此可怜,就把它放出来,站在我的手指上,说:你想走就飞吧。广阔的原野之上,一片长空。满天候鸟飞舞,如同大河涌流。黄昏高远的天幕之上,远远近近的无数黑点,那是群鸟在飞翔。那只小燕子没有半分犹豫,离开我,回到了天空。哥回来问我 燕子呢。我说 就是跑了。那次,也没怎么挨说。----补充。小手枪当年某邻居的哥哥家有一把黑色的塑料小手枪,我心里着实喜欢。去他家玩儿,只有他妈妈在家。当年我胖乎乎的,也会说话叫人的,人见人爱。我扯东扯西聊了好一阵,那把小枪就在炕上离我不远的地方,令我魂不守舍。最终我偷走了那把小手枪。但是不敢拿出来玩儿,藏在了家门外一个护坡的石头缝里。那把塑料小手枪,我从来也没有再摸一下。后来搬家了,也没有带走。无疑地,我并非如马夫人一般不想让别人拥有它,而是真的想自己把玩,但是却从此不能谋面。
----

标 题: 9月25日vikey1206重回跑道 ZZ

发信人: vikey1206 (vikey1206), 信区: RunningLife
标 题: 9月25日vikey1206重回跑道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25 21:54:08 2009), 站内
选择怎样的道路,就会有怎样的人生。无论是哪一种人生,唯一共同的是辛苦。所有人都得在辛苦中慢慢前行。跑道上的人生也是如此吧。初来清华,我疑惑这里怎能涌现如此众多热爱跑步的人。最开始,我将它简单归结于人口基数。后来发现,其实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用心体味,能看出,这方小园子有特别,特别于它所汇集的人。并不都是些聪明的人,但大多,都是些勤奋的人,是些骨子里都刻着好强二字的人。这样的人,很容易会喜欢跑步,这种自己陪伴自己,自己考验自己的运动。简单不失高效,重复中自有味道。喜欢跑步的人,并没什么显山露水的表征,但随意交谈两句,却不难相互识别。他们可能表面温厚,他们可能安静内敛。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对自己,无论是躯体抑或内在,都毫不留情的狠心。他们舍得让自己受苦,为了远方飞扬的终点线;欢喜让自己冒险,为了心中广袤的自由天。我喜欢这样的人,喜欢朝这个方向努力,更喜欢这些自在奔跑的日子。有时想想,甚至会觉得,现时身处何地,吃什么、穿什么、境遇如何全都可以无所谓。只要给我一寸绿草坪,一方开阔地,让我撒开脚丫往前奔,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我会用最虔诚的姿态,最豁达的气概,把每一步都迈的气势澎湃。但我不知道,自己能这样跑多久。不是因为辛苦,不是因为缺乏常性。只是,只是渐渐意识到,人生确实会有许多寻常却难以言说的无奈。亲人爱人的不理解,工作生活的艰辛,竞争抗争的惨烈,都像锋利的飞刀,刀刀催人老,老到无力奔跑。回头想想,惊异的发现,在当年没有喜欢上跑步,把跑步当成工具当个敌人时,倒是觉得可以这辈子坚持下去。那时想法很简单:自己要用这种方式不停歇与自己斗争,战胜惰性,永不可言弃。但真格喜欢上后,却又像个花心的情人,不得不感伤终究会来的背弃。因为一旦开始乐中其中,就会不停的被告知,每天跑步原来是件自私的事情。是为了自己尽兴自己健康,把本应尽的,作为学生的义务,作为朋友的义务,作为妻子的义务,作为父母的义务,推掉一些的自私事情。每天推掉的一个多小时,看似不多,却是清醒时间的十六分之一。除去至少八个小时的工作,交通吃饭至少三小时,洗澡方便一小时,也就是剩下时间的四分之一,这四分之一也许可以决定很多事情。生活冷冰冰的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你不幸的身在中国,不幸的出身贫寒,不幸的身为女人,不幸的脑袋不聪明长的不好看,就必须也只有用尽十二分的气力去工作去学习去战斗,你稍有懈怠就会被打回原形,打回安徽老家,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被这个乱哄哄的世界踩在脚下,被无数拿着饭碗奋力往前挤的家伙踩在脚下。我不想被踩在脚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我认识的人中,虽然有工作之后还一直坚持跑步,甚至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的范例,但真的真的不多。而且全部为男性,大多单身。我很贪心的还想做个不算太失败的法律人,做个还算贤惠的妻子和母亲,这三条路,我不知道有无交集,有无冲突,能否一直走下去,有没有一个叫做终点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悲哀的发现,前方荒凉无际,没有人烟。为了这些莫名其妙的小想法和小担心,也因着准备司法考试的契机,我离开了一阵跑道。时间其实不长,迄今二十五天而已。我希望如戒掉甜食戒掉酒精一样戒掉跑步。我想和绝大多数懂事却软弱的成年人一样,用尽所有的气力先在这个世界里打拼,而把内心叫做激情和渴望的东西暂时或者永久的埋藏在土里。但今天重新踏上跑道,无奈却又惊喜的发现自己原来做不到、舍不得。自己内心深处为跑步燃烧的火苗浓烈而美艳,我不能,或者说不忍去熄灭它。那么,就先这样一路跑下去吧,跑到实在无路可跑为止吧。不被莫须有的担心所打败,不被看似强大的敌人所吓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这样的勇气。漫长的42公里,从没有人可以潇洒轻松的,顺顺当当跑下来,自己当然也无法幸免于外。在痛苦中开心享受痛苦,也许,这才是马拉松的真谛。满纸陋见,痴心妄念。
--OldVikey Ends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9.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