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日志吧,这么长时间不出现了。如果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中一个人逝去了,另一个人以同样的口吻继续着博客,那
么大家会认为那些文字仍来自同样的灵魂吧;如果在这个精神的世界中一个人逝
去了,另一个人以同样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继续工作生活,那么大家也会以为那
些声音仍来自同一个躯壳吧。我们又如何知道,物质的与精神的世界,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所以,如果我常不在此出现,大家会以为工作着生活着的那个人已经死掉了也说
不定吧。我在此郑重声明,物质世界中的那个我,是真的,还活着。发生了很多事情。涉及到大家的,比如偶像和李同学在ACM招新上的讲话,比如N
多将要开始的项目,这些都先不说,但是都记到我的日志里了。要等到大家全死
光光了,我来为你们写传记的时候再用。到时候我想写什么写什么。有子孙辈有
异议的,我就说:切。那时候有你么?以上。能说的是,要勇敢。开始讲故事。我老家有个公园叫玉皇山,上面有个山洞,外面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
类的。里面常有当时我定性为不良少年的在面点火瞎玩儿。当然,我和同学也在
里面玩过,还被臭油子烫过,当时却未定性自己为不良少年。大家都以为那里是只属于自己的秘密据点。其实,那是所有人共同的秘密。话说某一日里面烧着一堆火,却没有人。我当时小学,胆子相当之小,看到一位
警察叔叔,就告诉他了(我当时怎么想的?)。警察叔叔说,你进去看看,我在
这里替你看着。我没进去。任警察叔叔说我勇敢或不勇敢,都没生效。我当时想的是:如果这警察叔叔是坏人,等我进去,把我关里面可怎么办。我没说。另一个故事。我家那儿有条江叫浑江。这江也颇著名,下游第八道湾有个城市,现名白山。以
前就以此江为名。谣传对领导人的名讳不敬,改成现名。这江在我家乡,据说每年都要收走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若干。而且好多是淹死以
后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令人格外惋惜。这传说未经查证。也可能如小孩玩火尿
坑一样是吓唬人或警示用的。这江的上游的上游,我曾经涉水而过。当时是高三刚毕业,录取通知书还未下。
我们全班去上游名为恒德的地方野游。该处有条河,当时正是讯期。大家从河水较浅的地方趟过,分散在两岸。说远了。我要从某处无人走过的地方
过河,但是心存畏惧。对岸郭同学喊,你就过吧。大不了我跳下去救你。我于是下了水。第一步到膝盖,第二步到大腿。第三步的时候,我的脚感觉没有
踩到底--事实上,没了我的腰,比胸口略低。那一瞬间,我想:要完。血往上涌。然后就到了对岸。事实上,我当时要下水,并不是因为相信郭同学一定能救得了我。而是...当然,这也不是一时之勇。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在浑江里淹死了,我自己小时候掉
到过井里。我还是知道后果的。再说一个故事。某年,我在玉皇山的荒山草丛里见到一立姿的自行车,没锁。我又是不知道怎么
想的,就留了个条,上写:自行车放倒较为安全。手里正好有一大蓬花,都插在
上面了。没走两步。一精壮哥们携其女朋友出现,责问我为什么动他的自行车,并拔出了
军匕。我当时吓得。解释两句以后,我拿着纸条走到他的面前。当时的距离是,如果他
伸直手臂,我就会被穿透。当然他没那么做,否则写日志的就是另一个人了。再说一个。小学放学路上。一同学的哥哥被叫来助阵。冬天,戴着皮手套,指着另一个同学
和我的鼻子。手套的味实在太难闻了,于是我说:请你把手拿开。据说,那哥哥是被叫来揍我们的,但是在我这句话以后,莫明其妙地就只剩了威
胁。我觉得是因为我是个有礼貌的孩子,用了"请"字。同学说,是因为镇静吓住了
那兄弟。重说。今天上午去配隐形眼镜.医生说: 你戴过隐形眼镜么.我说: 没有.医生说: 你跟一般人不太一样啊. 别人都使劲眨眼睛流眼泪.其实,我很害怕.那么大个手指头--占据几乎整个视野,别人的,往自己眼睛上
捅. 想想就让人害怕.我想的是: "赐予我从容,接受不能改变的."只有过去的,才是真正不能改变的. 所有的未来,都由我们的双手创造而出. 我们
所做的,决定了属于我们的未来的样子.所以,对于未来, "赐予我勇气, 改变能够改变的."至于区别能否改变二者的智慧,我不再需要.因为,凡是过去,都只能接爱; 凡是未来,都可以改变.对过去,我们以从容面对; 对未来,我们以勇气面对.这个故事没有完。过了一周,我要自己把眼镜戴上。没用镜子,用手指向最疼最害怕的地方捅--我知道,那就是角膜,瞳孔中间的
位置,眼镜应该在那里。摘的时候也是,卸眼镜的小工具向同一位置捅。当看到那个小尖变得黑乎乎的特
别大,眼睛一疼,对了,正是时候。害怕眼睛会更坏下去,所以配了眼镜。以激情开始,以工程的态度对待其余的每
个步骤。对开始的决定,不要悔;对此后的步骤,不要怕。类似读者里印弟安老人教年轻人的话。人生前半段,不要怕;人生的后半段,不
要悔。有人告诉我,要勇敢。我努力。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仍然在做,这是一个仪式。它告诉我,我可以无所畏惧。可能是身体素质下降,越来越艰难了。但是我不会停止。有进无退,不死不休。如果有一天,当我撑到某个数字的时候一头栽倒。请替我记着所有的故事。因为我不再能思考,所以还要替我记着 。 我爱工程和代码,正如我爱计算机游戏。我曾花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从电子学转到计算机专业。顺便说一句。我那么爱游戏,却不能玩3D的。风大先生推荐的最终幻想我试了。
我确实没吐。便是晚饭吃得异常艰难。头晕了近一个小时吧。
Author: 杨 贵福
德国的一根小小锯条能震惊一个中国飞机大厂zz
发信人: thinkpadfan (老范), 信区: AutoTech
标 题: 德国的一根小小锯条能震惊一个中国飞机大厂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18 16:50:29 2009), 站内【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snt (心神不宁中。。),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德国的一根小小锯条能震惊一个中国飞机大厂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18 12:14:30 2009), 站内一直听说德国的工业技术很牛,今年自己真正的切身体验到了这点,一根小小的很不起
眼的锯条,竟然也能体现出德国的工业技术。今年四月份,本人参加了沈飞集团沈阳飞机制造厂钛合金板的切割测试,要知道钛合金
板的特性是不太好切割的,现场用了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锯条,效果都很一般。但
是当一根德国产的名为德国惠普(WILPU WILH.PUTSCH) 的HM11的金刚石涂层曲线锯条的
测试过程却让我们在场的人为之震惊,将测试用板一块厚度为2mm,170mm长的钛合金板一
次性全部切断了,要知道之前测试的各款其他锯条的切割长度只有这个德国惠普锯条切
割长度的五分之一。我小时候老在父亲上班的机械厂玩,印象中的锯条是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东西,记得当年
在厂里玩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很多锯断的锯条扔在地上,自己就拿去玩,感觉这东西就像
小时候用的火柴一样,能点着火就行,也没个好坏的概念。但是这次看切割测试才发现
,原来工艺质量通过一根小小的锯条都能体现的这么透彻,据后来工作人员的介绍引得
全厂震惊的那根小小的德国惠普锯条,竟然有14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德国工业的牛人之
处。记得,一次在一家中西自助餐厅吃饭,我看那刀叉很漂亮也和好使,就拿起来看,上菜
的服务生说这可是我家特地从德国定制的进口餐具,是德国品质,非常棒。是啊一说德
国品质就代表了非常棒,我们国家自己的工业多会能够达到德国那样的品质啊,多会也
能出现一批类似德国惠普这样的百年名品牌,让那些老外也感觉用着我们"中国造"的
产品倍感有档次,有面子。
--
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0.176.71.*]
一万个俯卧撑纪念
以下炫耀贴。2009年6月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之前,我每天做俯卧撑80个,并且正在准备以每半个月5个或10个的速
度增长。预计等到9月初以前就可以每天做100个了。80个,也是从约2008年8月中旬开始,由每天5按照这个的幅度增长起来的。生活并非总能按计划实施。那一天我直接由80做到100,并保持到今天。考虑到中间有个别日子没撑,到今天为止,从开始每天100起,应该已经满一万
个了。6月1日我曾经说过:我们无法以训练100个俯卧撑的方法训练一万个俯卧撑。但是,我们可以持续足够久,比如三个月以上,从而达到一万。尽管,我们确实无法在1秒内完成一万,或者很难一次性完成一万。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经过努力,从而使9月14日成为6月1日一样的纪念日。今天,100个对我而言非常艰难。但是我努力为之。如果说,很累就停止的话,那么我们什么时间是不累的。如果说,困难能阻止我们,那么我们还能找到哪些事情是无需克服困难的。----今天上午去配隐形眼镜.医生说: 你戴过隐形眼镜么.我说: 没有.医生说: 你跟一般人不太一样啊. 别人都使劲眨眼睛流眼泪.其实,我很害怕.那么大个手指头--占据几乎整个视野,别人的,往自己眼睛上
捅. 想想就让人害怕.我想的是: "赐予我从容,接受不能改变的."只有过去的,才是真正不能改变的. 所有的未来,都由我们的双手创造而出. 我们
所做的,决定了属于我们的未来的样子.所以,对于未来, "赐予我勇气, 改变能够改变的."至于区别能否改变二者的智慧,我不再需要.因为,凡是过去,都只能接爱; 凡是未来,都可以改变.对过去,我们以从容面对; 对未来,我们以勇气面对.----没有不艰难不恐惧就能渡过的.以此纪念一万个俯卧撑.纪念图尔库那些黑暗的夜晚.
午夜穿越
以下是芬兰期间写的一篇博客。终于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安全了,发出来。我得写下来,回头万一失踪了你得知道怎么回事。今天行走可真是爽了,我对穿了军事禁区,又穿回来。目标是海边一大桥,快走到一半的时候路灯亮了。
一路上,还是问问走走。最后终于遇见俩看起来像俄罗斯的哥们,此时路线也找对了。
他们说,一直向下走,路到头了左转。我看看地图,差不多。
路还没到头,海风就很大了,而且方向确定。
我提前左转,沿一条路一直走下去。第二次,也就是往回穿军事禁区的时候,我回想,
来的时候确实似乎看到过两个硕大的红底黑还是白字,上写STOP。
我没注意,当时似乎还写,可能是停车场指挥车辆停放的吧。
还路过了一个地图,回来的时候特意看了一眼,旁边标注着,军事禁区。先说去。
反正我大摇大摆就进去了,一路走下去,车和行人越来越少。
但这没引起我注意,因为本来人也不多。
右侧就是一条极大的马路,通往那桥的,但我想可能会吵,而且我离此大路不远,
丢不了。
再说,海风方向极稳。这时想上厕所了。
东看西看,都有楼。
旁边一排雪堆,一人高,但是楼上可能是能看到。
还向前走。路上雪不厚,但很硬,踩下去鞋印非常清楚,像冰茬的感觉。
瞄某座小山包的时候,实成地摔了一跤。但是没啥事。
锻炼都没白做。
这才注意到,路上全是冰。照了两张像。
后来看地图,这座小山包上,有几个井似乎的东西,不会是导弹发射井吧。向前走,找个隐蔽的树下撒了一泡。
再向前走,朝着楼和路上的灯光拐过去。
看到了海边一大片芦苇似的东西。
终于到了海边。
失望。
桥不大,远比我看地图时想像地要小。
对面就是岛,不远。灯光就在眼前。回头一看,一个黄牌子。
黄牌子有多大,在卫星地图上能看到。
我好像是离着几米远,一眼就看到了军事二字。
四五排字啊。
凑近了,上写,军事禁区进入会受到惩罚的痛苦。
下两种文字是英文和俄文,上面的估计是芬兰语和瑞典语。我想了半天。从牌子的方向看,应该是我来的方向才是禁区。
所以,我不能回去了。
前面是海,左边是芦苇,所以我决定向右走。
走了不到十步。步步都陷下去一二寸多。
我想不行。虽然不知道下面有没有水,就是全是泥也够呛。
而且前面不知道多深,万一淹死了没人救。
四下无人啊。我决定上山,从禁区牌子旁边绕过去,不走原路。
结果上了半路,发现地上有个东西,看不清,是个圆圈,
上面好像还有点什么。
越想越觉得像捕兽的陷阱。我就想,算了。
说不定上面有地雷啥的。
或者,黑天半夜的,出来个哨兵把我毙了。
那就没处说理了。
在路上被抓,大不了是的擅闯禁区,最多遣送回国,
要是隐蔽的地方,就更吓人了。后来看地图,我没继续上山是对了。
禁区四周全是铁丝网,按我的一惯做法,反正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十有八九会翻过去。我当时确定想了再三,决定还是往回再穿一次禁区。
总比淹死强。
不过我坐火车的时候确实见过几个芬兰军人。
一米九到两米,相当骠虑悍的样子。
平头,只有几毫米左右,白头皮,黄头发。
眼睛锃亮,目光坚定,相当慑人。
不过,还是比淹死好。
那样不定什么时候才有报道呢,也许春天吧。往回边走边回忆。
往回走总是比来时候快,因为不用问路,不用想,按记忆走就行了。
这时我就开始怀疑,这个房子里是坦克,那个里是装甲车。
其实一般来说,应该不是这些东西吧。
反正一路顺利。终于到了快到门口了。
路右侧,草坪上,赫然是两门炮。
我来的时候就没见着。
走过去之后,我站那儿犹豫了半天,还是不拍照了吧。
安全要紧。STOP牌子,还有跟刚才一样的禁区警告,我都看见了。
正对着我进来的方向。再往外走,到门卫那儿的时候,门卫那房子外的灯刷一下亮了。
好几盏呐。
我站那不动,对着那屋子。
过了一会儿,看没人出来,我走了。旁边就是地图了。
地图旁是禁区警告。
还有个牌子,上面画个摄像机。
是里面有摄像机监控啊,还是不让拍,我就不知道了。
没注意上面有没有禁止那红圈和斜线。后面先后有三辆车超过我,每一辆我都在想不会是来追我的吧。往回走顺利很多。
抄近路穿街道的时候,
看见一灯火辉煌的地方。
后来发现那是我常去的citymarket的另一个门。
心可算是放下了点。回家洗澡,一边洗一边想,这就别发公共博客上了,单独寄给你吧。洗之前看过表,一共走了2小时10分钟。
后来重量地图,往返超过10公里行程。
去的时候比较慢,回来还是相当快的。
以后还是走大路吧。
小路往往冰雪清理得不好,而且晚上有点黑。
大路边的自行车专用道走起来还不错。
车比长春少多了,虽然有股硫磺味。现在想起来似乎没啥,当时发现刚穿的是禁区,而且前面没路了,
真是有点害怕。
往回再穿过的时候,那真是有点冷汗淋漓啊。
说实话,异国他乡的,挺吓人。
思念图尔库
许多人会在要离开后开始怀念,要失去时开始难以割舍,而我对图尔库的思念,是从
到达时开始的.因为我那时就知道,我将会离开.所以,从最初就珍惜着.以前也路过一些城市.它们是我的故乡,我学习的城市,我工作的城市,我出差的城
市,旅游的城市...从前,在所有这些城市中,唯一令我牵挂思念的,是我的故乡通化.我喜欢那里的山.山峦曲线柔和,色调四季迥异.有阴郁的树林和过膝的长草.我喜欢那里的水.有的喧器,有的沉静;有的清可见底,有的泥沙奔流.和长春相比,那里的夏天有更多的雨,冬天有更多的雪.我喜欢看雨点从屋檐上滑下来,砸在地面上的水花.我也喜欢冬天的时候凝望远山,上
面苍白之间点缀着深绿.说到这里,想起高中的时候写作文.我提到冬天可以在炉边絮语.有同学说"唉呀,
我就想不到这个情景."N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她应该从小住的都是楼房,没见过几次
火炉吧.而我直到大学才长时间住楼房--半面透风墙的二舍,我们十个同学住.一面
大窗子,还有两面小窗子.我想强调的不是明亮,而是冷.此外,寝室正对着楼梯.记
得冬天的时候,谁的牙缸放在屋中间的桌子上,早晨结了冰.但是我那时也没觉得
苦吧,因为在我眼里,冬天甚至水缸里结冰也是很正常的.我一点儿也不记得小时候家里冷.就像,我记忆中的通化一直如此美丽.长春是灰色的城市.春天,沙尘暴;夏天,干噪少雨,水只有伊通泡子;秋天的时候,我
的鼻子里就开始结血痂.冬天,我到长春的第一年非常诧异,怎么入冬这么久了还
没有下雪.后来我郁闷了,发现年年如此.我从未喜欢过长春.虽然在长春居住的时候快要与在通化居住的时间接近了.看到图尔库的第一眼,我就喜欢这个小城了.到达城市前,是低缓的山坡,上面满是绿色.这就像是通化.城市中人少楼矮,也很安静.有时能见到在大街上跑步的或者拄着滑雪杖一样的棍
子快速行走的人.公园草坪上晒太阳的,看书的.广阔的天空,被风拉伸成丝带的云.白夜里,低角度的太阳照耀着乌云的侧面,像是镀上的白色的光.冬季,漫长的黑夜,极短的白昼.我一个人面对黑色的屏幕和窗外浓黑的夜色,或者
在黑沉沉的街道上快速行走.城中也有很小的森林,其间流过有时沉静有时奔腾的奥拉河.安静的大教堂,从小城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我们把它作为方向的标志,能找到它,
就不会迷路.... ...我想,以后我会怀念图尔库.像是我故乡的小城.----我想,我们在说哪个外国人热爱中国的时候,太自作多情了吧.我也可以说 我爱芬
兰,我爱图尔库. 没错,我爱.不过正如与李记者讨论过的,如果我们和芬兰打起来
了,无需考虑就可以选择怎么做.----
从游戏到物理,涉及网瘾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我的孩子有"网瘾" 作者:梅子 最近我在琢磨着帮孩子在进大学前的假期找一份工作,征得了他的同意后,
我和国内的一个朋友联系看能不能去他那里打工。朋友问你孩子懂多少电脑( 我
知道朋友的公司有做电脑游戏的项目)?孩子不无得意地向我坦白:我曾经玩
Counter Strike的水平可以进国家队!让俺大吃一惊。 我的孩子爱玩电脑游戏,小学时就这样。我也曾限制他,给电脑加个密码锁
什么的,但他还是有办法打开,我问他怎么开的,他说多开几次电脑会出错,他
就进去了,我至今不知是不是真的。他上中学以后,学校附近有游戏机房,他可
以把零用钱省下来打游戏,我也拿他没有办法。那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
下,我也挺着急,但除了在学习上督促他,我没有罚过他,只是希望通过鼓励他
多参加课外活动来转移他的爱好。他知道我对他玩游戏的态度,所以虽然现在家
里每人一部电脑还有余,早就没有上锁的事了,但他仍从不和我谈游戏的事。后
来他慢慢地玩得不那么多了,我也没好好想过是什么原因,只是庆幸他大了,醒
过来了。 看了昨天的新语丝8月号,竟然有这么多的家长认为电击是治疗"网瘾"的
最佳方法,不禁后怕,如果我在国内生活,他又不醒过来,我会不会是那受误导
的29%里的一个呢? 我把新语丝的报道讲给他听,并问他当时是怎么玩得那么好,又怎么戒了的? 他说:你记不记得几年前你带我去看过一个游戏国际比赛?你肯定看不懂啦,
可我看到了玩家的水平,他们玩Counter Strike是每粒子弹两秒就射中敌人的头,
当时我是30粒子弹发出去,只有三四粒射中,而且不一定是打到要害。知道自己
是傻玩,后来我就回家练,也练到了几乎颗颗中头,而且也开始懂玩一些策略,
后来网上那些做service的就开始锁我的IP了。不过也不要紧,一般三天后锁会
开,或者我就换一个地方玩,慢慢也就玩腻了。后来我开始喜欢看一些物理方面
的书,相对论啊还有斯蒂文霍金的书,( 谁?)就是写时间简史的( 俺有点不相
信自己耳朵),发现这些平常看不到谈不到的东西,别人能想出来,而且很有道
理,也觉得自己沉浸在游戏里太多实在是在浪费时间了。我也曾想过参加一个游
戏的team去打比赛,还可以赚钱,但我知道你不会支持我,而且游戏会过时的,
虽说玩的技巧不会全浪费,但也没什么大意思老追着新的玩,后来就不想了。现
在我只在最忙压力最大的时候,上网煞煞别人的威风,爽一下减减压就行了。不
那么忙时,我就去找朋友打球了。 听完他的话,俺相当意外,相对论和时间简史还可以治网瘾啊?!他喜欢物
理我知道,还让我送他去过量子物理的夏令营,但我从未想过和他玩游戏的爱好
有什么关系。再想想可能也不太奇怪,一个人( 不一定是孩子)会不会上瘾( 不
一定是网瘾),大概就像这文章里说的,多数会和生活环境精神状态有关。如果
家长和孩子沟通比较好,生活较安定,孩子比较有安全感,学校生活也较愉快,
应该对孩子"脱离网瘾"是有帮助的。回想几年前,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时
间确实在质量方面有较多的改善,我那时也有意培养他一些责任感,他做了有担
待的事就夸夸他。他那几年也有个好老师,对他的学业和爱好有诸多帮助。我自
己也有进步,做事也会从容一点,脾气会好一些。这些大概都是好的因素吧。他
现在是个很好的孩子,我一点也不担心了。 同情那个死去的"网瘾少年"和小张的遭遇,我去维基百科找了关于电击的
说法:
"电痉挛疗法,又称电疗法。是经由电击脑部的方式来诱发痉孪,以治疗精
神疾患的方式。乃精神科用来治疗严重忧郁症、双极性情感疾患和精神分裂症的
物理治疗法,尤其当所有药物和心理疗法都无效时。它起源于1930年代,现代在
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使用下,已相当安全。并成为患有精神病患的怀孕妇女之较
安全的疗法(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和畸胎,而电疗法只作用在
脑部,因而相对较安全)。早年则因没有麻醉因而易有抽搐造成的骨折或牙齿断
裂的并发症。医师和患者认为它会造成心智功能的伤害。
目前的电疗法因先须麻醉和肌肉松弛,因此病患在治疗过程不会感觉到痛苦
和不适。相对地,若未经由麻醉和肌肉松弛,则称为直接电疗,在大部份国家被
认为是非法的,但在少数未开发国家仍被用来对付不合作的精神病患。" 对照小张的描述,显然电击是被当做一种让人恐惧的手段来用的,肯定没有
先做麻醉和肌肉松弛。 家长们,在决定送你们的孩子去魔鬼训练营前,多想想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安
全吧!(XYS20090819)
标 题: 由简至美的最佳论文[转载] ZZ
发信人: theonlyone (唯一 爱好者的百日转正之旅), 信区: DP.THU
标 题: 由简至美的最佳论文[转载] (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18 00:46:28 2009), 站内【 以下文字转载自 TsinghuaCent 讨论区 】
发信人: freedmind (张开思想翅膀),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由简至美的最佳论文[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15 23:14:04 2009), 站内发信人: riemannian75 (riemannian), 信区: AI
标 题: 由简至美的最佳论文[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15 19:58:06 2009), 站内由简至美的最佳论文
(2009-08-12 22:15:20)
标签:微软亚洲研究院 图像去雾 cvpr 最佳论文 研究心得 论文背后故事
分类:技术 作者:何恺明 那 是2009年4月24日的早上,我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email。发信人是CVPR 2009的主席们,他们说我的文章获得了CVPR
2009的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我反复阅读这封邮件以确认我没有理解错误。这真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CVPR 的中文名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顶尖的国际会议之一。今年的CVPR共收到约1450篇投稿,其中393篇文章被接收,接收率为
26%。只有一篇文章被选为今年的最佳论文。这是CVPR创立25年以来首次由中国人获得这个奖项。这篇文章是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形象计算组实习的时候完成的,也是我个人真正意义上写的第一篇论文。简单有效的图像去雾技术这篇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图像的去雾技术,它可以还原图像的颜色和能见度,同时也能利用雾的浓度来估计物体的距离,这些在计算机视觉上都有重要应用(例如三维重建,物体识别)。但是之前人们还没找到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篇论文里,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甚至说令人惊讶统计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去雾方法。与之前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了无雾图像的统计特征上。我们发现,在无雾图像中,每一个局部区域都很有可能会有阴影,或者是纯颜色的东西,又或者是黑色的东西。因此,每一个局部区域都很有可能有至少一个颜色通道会有很低的值。我们把这个统计规律叫做Dark
Channel Prior。直观来说,Dark Channel
Prior认为每一个局部区域都总有一些很暗的东西。这个规律很简单,但在我们研究的去雾问题上却是本质的基本规律。由于雾总是灰白色的,因此一旦图像受到雾的影响,那么这些本来应该很暗的东西就会变得灰白。不仅如此,根据物理上雾的形成公式,我们还能根据这些东西的灰白程度来判断雾的浓度。因此,我们提出的Dark
Channel Prior能很有效地去除雾的影响,同时利用物的浓度来估算物体的距离。电脑游戏带来的灵感这个想法的产生来自于两个偶然的观察。第一个观察来自一个3D游戏。这个游戏有很多带有雾的场景,但这些场景都是虚构的不实在的东西。计算机生成的3D图像会与自然图像的统计规律有很大区别,但人的视觉系统却仍然能感觉到虚拟图像中存在的雾。这让我相信,人的视觉系统一定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感知有雾的图像,而且这种机制一定与现存的去雾方法不一样。前人提出的去雾方法都把重点放在图像的对比度上,但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在对比度上的统计规律会很不一样。人的视觉系统仍然能够感知虚拟场景中的雾,说明除了对比度以外,人眼一定还在利用别的东西来感知雾。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里一定有人们未曾发现的更接近本质的东西。第二个观察来自对 前人的去雾方法的研究。之前最有效的去雾方法是Fattal在2008年的Siggraph文章《Single Image
Dehazing》中提出来的,这篇文章是我们首要超越的目标。这篇文章里给出的比较结果中,我发现一种叫做Dark Object
Subtraction的方法有时候会有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利用了全图最暗的点来去除全局均匀的雾。如果雾的确是均匀的,这种方法就会更有效。其缺点在于它无法处理不均匀的雾,而这却正是去雾问题中的难点。因此自然的想法就是局部利用Dark
Object Subtraction处理图像。而恰巧这样做并不需要利用对比度,说明它与之前的方法有了本质的区别。让人吃惊的是,在大量的实验中,我发现这么简单的想法,其效果却非常好。但我们论文中最重要的观点却形成在我动笔写文章之后。在文章的前几稿中,我在形象计算组的mentor孙剑一直追问我,我们的方法能成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我们没有充分理解透彻的"真知灼见"。尽管我们有很简单的方法,也有很漂亮的实验结果,但我们却无法让人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感到信服。这是因为我们还讲不出个道理来。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回到了实验和观察之中。我发现,既然大量实验结果证实局部做
Dark Object Subtraction的做法是成功的,那么就说明去雾之后的图像的每个局部的确是有暗的物体存在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方法成功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关于无雾图像的统计规律。我的mentor孙剑让我去先去研究一个无雾图像的数据库。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发现这个统计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
Dark Channel Prior。这是我写的第一篇论文2007年,我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本科毕业,之后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在基础科学班的主修课程是数学和物理,因此在本科阶段,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出于兴趣,我选修了计算机图形和图像方面的一些相关课程。但是在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初期,这些基础课程远远不足以应付我面对的研究工作。背景知识的缺乏使我在入门的路上举步维艰。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常常都不知道哪些是大家都在用的方法,哪些才是作者的贡献。对我来说,我看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新的。在面试的时候,我的导师汤晓鸥就跟我说过,他并不在意我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因为所有相关的东西都是可以学的。在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头一年里,我在mentor孙剑的指导下做过几个不同的课题,虽然都没有成功,但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其中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的image
matting问题 (半透明物体边界提取),就对这次的文章有很大帮助。在刚开始研究去雾的时候,我就发现雾的方程和matting的方程非常相似,而我之前所研究的
matting框架可以给去雾带来帮助。利用这个框架,我只需要寻找一个能局部估算雾的浓度的方法就行了。这个框架使得我能专心的寻找这样的方法并且最后提出了Dark
Channel Prior。即使有了想法和实验结果,第一次写文章也使我觉得非常困难。我经常陷入自己和自己吵架的角色当中。在每一段话写好之后,我常常会质问自己事情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这其中有没有漏洞。我也会问自己,如果我是评委,或者是读者,那么我能看懂这篇文章吗,我怎么写才能让思路更加流畅。就在这样的挣扎中,一稿通常要写好几天。而即使是这样,起初的几稿也远没能让孙剑满意。一开始,他只在文章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的提出上给我建议,而不去具体修改我的文章。于是我又回去继续和自己吵架。但每当我把自己说服了,孙剑还是总能提出新的质疑。就在这样的循环中,终于有一天孙剑说文章已经写得不错了,他才开始具体的修改。正是这样的苛刻要求,才会有后来高质量的文章。大道之行在于简我 们这篇文章的三个审稿人都给出了最高的评分。他们认为我们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其中一位评委说,Dark Channel
Prior的想法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却证明了其真实性。另一位评委认为很少有文章能够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使实验结果获得如此大的提升。还有一位评委甚至亲自实现了我们的方法并确认其可行。孙剑说阅读这样的评审结果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汤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成功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方法非常简单;第二,对于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结果;第三,发现了一个基本的自然规律并且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中。在迈阿密的演讲结束后,观众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跟我说,这是这次CVPR上最有趣的一个演讲。一位与会的研究员说,最好的idea,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很简单,但说出来大家都会觉得怎么没有人想到过的idea。而我们的idea正好就符合了这一点。我们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或许,这就是对我们这次工作最好的概括――简单的,就是美的。作者介绍何恺明: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实习生,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多媒体实验室,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他是2006年微软小学者奖获得者,2003年广东省高考状元。
入鞘剑:
2009-08-13 13:37:22 嗯 这才是做好学问必须具备的东西。
敏锐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反复的探求,仔细的验证,精心的总结。最后,自然是水到渠成……
人人网正在更换域名
人人网正在更换域名,将于2009年8月14日凌晨4:30结束.更新完毕后,www.renren.com 与 www.xiaonei.com 均可访问。在此期间,人人网暂时无法访问。哈哈,此刻4:47
义气尽
忘了初中讨论什么事儿来着,一个打架指定多过我一个数量级的哥们说:"你录相
看多了吧."录相,指的是周润发刘德华时代的那些电影.当时的影院不会上映这些不和谐的内
容,只有小录相厅才用雷射啥啥的放.这些影片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可能比对比我能打架的哥们影响更大.因为我真的相
信.前两天老婆说: 你想得太多太远了,所以才会痛苦.我说:"小学老师教导我们:'志当存高远.'还教育我们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想想如果有啥问题的话,就是我信了,并且实践之.我想我笨,难以适应快速的变化吧.高中要求学生进办公室前喊报告,然后九十度
鞠躬,我在大学一直被嘲笑,坚持了一年,才想到"时代变了".相信了,就很难再怀疑;怀疑了,也一样很难再相信吧.鲁滨逊在大敌当前情势紧迫的时候,终于把枪交给星期五.之前,问了个问
题:"我用生命保卫你,你也会这么做吗?"我一直在想,如果星期五只是对付他一下回答说"是",会有什么结果.有个结果,在隋唐时发生过了.单雄信是个英雄.当然有些人指责他没有政治头脑啥的,但这与是不是英雄两回事.----顺便说一句,DOUBAN上有人认为 Legends of the Fall 里的Tristan是个疯子笨
蛋,依据之一是他贩私酒的时候竟然没有借助身为议员的大哥的政治力量.与此同理.----单雄信结拜了一干兄弟,要求同生共死.后来兄弟们各为其主,分开了,大部分最终
投了李世民,单雄信则与之敌对.单雄信最终被伏.当时徐世绩苦劝李世民未果,割了块大腿肉给单雄信,说:"愿这
块血肉与大哥一起葬于地下,就当我也跟你一起死了吧."当年读的时候,感动够呛,想"真兄弟也."后来知道,然后兄弟们还敬酒来着.徐世绩敬酒,被单雄信吐了一口,"没你这朋友."接着程咬金也敬.他敬了三杯酒.第一杯,不降就死,够爽快.第二杯,来世做个有本事的人,来报此仇.第三杯,来世把你这群没情的朋友,一刀一个,慢慢杀却.程交金想说的可能是: 单雄信你这个傻瓜,竟然会真的相信那些美丽的话.你从没
想过兄弟们还会有割肉这样的说法,以此代替同生共死吧.你没想过还有抱着你大
哭,并送你去死的吧.单雄信还没想到,他救过的秦琼在他人头落地以后,大哭赶来抱着他的头痛哭.也许单雄信这样相信鬼话的偏激的人会问吧: 你们怎么不一起去死?明主?哈哈.投了唐王和同生共死有矛盾么?这种事在别的地方也发生过.萧峰有个蛮横得不似人的未婚妻妹,名叫阿紫.如果说<天龙八部>里无人不冤,那
阿紫就是无人不恨--除了庄聚贤这个...啥呢...痴情的人吧.但是当萧峰自杀的时候,他那一干兄弟,结拜的,崇拜他的,竟然都活下去了!只有
阿紫一个抱着萧峰跳崖了.而且阿紫殉情前还了庄聚贤眼睛.听了阿紫那番话,天下英雄,竟然不脸红么,没有一个说过同生共死的跟着跳下去?我想读到这儿,有不少人可能在暗想,"那是小说啊...那是故事啊...那是录像
啊...怎么能当得了真呢?"或者"我确实尽力了,只是ABCD这些原因导致..."恩.理由很充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至今全都活着吧.在这一点上,很佩服鬼子.佐藤交给柳生静云那把竹刀,"用你自己的刀,捍卫你柳生家的荣誉."当然,佩服而已.如果当了真,我现在还活着么?顺便说一下:----人人网正在更换域名,将于2009年8月14日凌晨2:00结束.更新完毕后,www.renren.com 与 www.xiaonei.com 均可访问。在此期间,人人
网暂时无法访问。----呵呵,2:00.小马哥还是谁说"这不是我们那个江湖了.""我们那个江湖"真的存在过么,或者只存在于故事之中.
预告
我在DOUBAN上推荐的书有4本,而不完全统计,我看过的有343本.
这4本书分别是:
把时间当作朋友
UML 应用建模实践过程
UML和模式应用
故事
以后会再改为3本.
估计这个也没人感兴趣,以后再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