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20857/]
当年不那么忙的时候,大哥和YWG同学和我偶尔会聚一下,他们喝酒,我喝可乐,大家都吃烤串。每个人炫耀自己的那点知识,另外两个人一顿批驳。发动批驳并不需要了解对手的知识,事实上他俩的知识挺专门的,我也不懂,只需要攻击自洽,或者指出与常识的问题。所以,当他们挺兴致勃勃地谈到"人类是会思考的芦苇""逻各斯",很兴奋的时候,我就说,你们说的都是些啥,少引用,说你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攻击我的固有手段就是,"你说的那都是细枝末节,总的趋势并不是这样。"我就翻脸,"就你们都是大局,大局你定的啊?"WG同学就说,"了解大局这事吧,也是需要一定的素养。"说到了素养这种玄学,磕就没法唠了,类似于"缘份没到""你还没悟"。Johan Lilius教授和WXG师兄对于我的提问,"到底啥是好的科学问题",也是拿出这么一付表情来,就差伸着筷子指指菜说"喝酒喝酒"。
后来大哥和YXG的博士论文都感谢了三人帮中的另外两位,也就是说,他俩都感谢了我。我没有感谢他俩中的任何一个,他俩颇有怨言,我的答对是,"我那论文都是做设备,写代码,调程度,跟你俩有啥关系,有啥可感谢的呢。"
学到的东西,恐怕不在学业,而是有更深远的影响。比如我提到的《科学的反革命》《通往奴役之路》这些。还有,就是德鲁克。大哥的研究方向是创新 (我猜还有管理),成天有这么几个名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就是对的,类似于咱们拿C编译器的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代码语法通顺。这样的名人比如哈耶克,再比如就德鲁克,还有个名字像中国人的,类似于薛定谔这种容易误会的,但肯定不是中国人,一下子没想起来。这些克们,就是我反驳时常说的"别拿大人物压人,一个也没有听过,说你自己的观点。"
所以当后来编辑周筠老师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时,我看着作者的名字这么眼熟呢。正好跟大哥讨论,我问那个德鲁克是谁来着。他倒是挺淡定,可能习惯了我的无知,说,"我们领域里挺重要的一个人。"这下我连那个像中国人名的也想起来了,叫什么彼得,熊彼得。名字像不像民国的时候信了基督教的乡绅。
本来我对管理挺排斥的,因为总是被管理。跟几乎每个学生干部和像学生干部的同事都吵过,争论的核心就是"你能不能服管"对"你们能不能别管我"。他们职责所在,当然不行,所以不欢而散居多,或者妥协"你要是不管我,我就不惹事,比如发动大家反对你"和"你要是不惹事,我们就不管你"。同学多少周年聚会的时候,大家回忆起来,原来我自己也总是学生干部,但是我显然希望遗忘和回避这一点。我不信服"管理"角度的很多观点,考虑到我的学生中也有学生干部,为免争论这里暂且按下不细说。
德鲁克假设,他没有论证这一点,假设你接受,那就是 我们是企业的工具,以工作为企业谋利,并借此换得工资。他原话不是这么说的,说不定原意也并非如此。这一点我是能接受的,受人钱财与人消灾,按劳取酬,干活收钱,用钱而不是夸奖来表达对我的感谢和肯定,这没有问题。如果能接受这一点,他接下来的讨论就绕过了价值观,只需要考虑方法论就行了。
他认为,每个知识分子都应该是管理者,应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是发挥工人阶级主动性。他认为,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应该优先安排。他认为,决策的效果都需要度量。他认为,应该抓住主要矛盾。他认为,人的价值应使用贡献来衡量。
这是在假设我们心甘情感地通过创造性劳动换得收入的前提下,讨论贡献的边界是什么,如何能做更多的贡献,怎么才算是更多的贡献,投入的资源中哪些 (时间)最宝贵,投入和产出如何度量。
啊,这就容易接受多了。我喜欢这样赤裸裸地来谈利益。不是我们大家一起喜欢投身于其中的事业,而是等打完这场战役,第一号宝刀得给我,排名第二值钱的大盾可以给你,宝箱打开以后钱均分。不同意?不同意咱们就讨论,讨论完再去打敌人。或者你我先对砍一轮,然后再决定谁当老大,岂不快哉。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参与邹欣老师的课程《构建之法》,在东北师大讲。几年下来,对于工程的技术以外的,对我而言也就是管理中的技术手段、动机、度量指标,刚刚开始了解到熟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构建之法》实践,相互有参照的价值。
我也一直在回顾电化学仪器研发中的角色、边界,逐渐开始接受包师弟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工程师需要更多的介入到领域知识的范围,越过自己天然的责任范围、所擅长的部分,这样才能更多的参与和贡献创新性的工作。这也与《构建之法》邹欣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
德鲁克还认为,企业应该关心个人的成长,这是企业的目的之一。这对于我来说,以前一直是个陌生的领域。我听到过大哥和别的领导者提到,某某应该如何发展,单位应该如何帮助他。听到过很多次,我相当多次都颇为不屑的态度。人家怎么发展,跟你有啥关系啊。大家不应该各整各的,别互相打扰就很好么。在实践生活中,在德鲁克的著作中,我才认识到,这是企业对于个人的责任,也是把个人作为目的而不只是工具的具体体现。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这一假设的概念,才真正有存在的必要。人人为我,或者说,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幸福是所有人幸福的前提"。顺序不可以颠倒。
10. 怎样解题 : 数学思维的新方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24114/]
有的时候会遇到一本书,令你感慨,如果能早些见到就好了。如果能早些见到,人生会有多么不同。《怎样解题》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本书。如果更早能读到这本书,早到大学本科的时候,早到高中的时候,可能整个人生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吧。
以前读到的数学书,除了课本和习题集以外,也有几本非常优秀的,但是没有一本是针对解题的。解题又是培养数学爱好不可缺少的一环,不然,像我,即使读完《从一到无穷大》《数学万花镜》,还有一本讲质数的小册子,名字记不请了,类似于"一、二、三"这样,淡蓝的封皮。即使读完了这些,遇到数学题或者数学竞赛做题,还是会有相当沉重的挫败感。科普型地引发兴趣是一回事,能坚持到业余程度支持自己的专业,甚至半专业或者专业,又是另一回事。高中的时候,班主任SXK老师主教几何,借我过《初等数论》,我读得如痴如醉,略微缓解了代数老师带来的打击。但是,等做题的时候,还是白扯。当时,既不会做,后来看,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
《怎样解题》就是专门针对解题的,当成一门技术,并且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一旦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从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往往不必那么关注奇技淫巧,问题更容易迎刃而解,或者说,解得更有道理,下次也更容易复用此次的成功。类似给我这种感觉的,是《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分析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662550/]。是在本校的毕业生书摊上淘到的,一开始看就如获至宝,直到书末。把小学、初中整个回顾了一遍,从数学分析的角度。"啊,原来如此"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还有过几次。一次是小学四五年级,有次语文老师把教学参考书忘在讲台上了,中午正好赶上我早到,全书通读一遍。教学参考书,就是那种黄色的32开小册子,比教材厚一些,每篇课文都是对应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啊,原来如此"。回顾学过的课文,想起老师如何引导我们这样那样得出正确的结论。所谓正确的结论,看来就是符合教学参考书的答案的。有时,老师貌似宽容地同意我们的三两种不同意见,原来也是教参中明确写得,这几种理解都好。后面的课文,我顺便就全看了。以后的课程里,有时会不自主地回忆起这本书里的标准答案,有时会琢磨为什么答案是这样。语文也没有变得更好,但是确实轻松了很多。另一次这样的感觉,是看泛型编程,哪本书忘记了,提到群论的思想,把四则运算的数域扩展回顾了一遍。浑身通透,酣畅淋漓的感觉。
《怎样解题》也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针对解题,但是背后有着更深刻的数学 (和科学)思想。某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这些条件如何组合,问题的未知部分如何启发我们。另一本从数学思想出发,让我感觉难以释卷的,是《度量》[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420533/]。
《怎样解题》《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分析学》《度量》这几本书,对我提高本专业的教学,以及理解小朋友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都非常有帮助。更不必说,他们也解决了我自己长时间的困惑。并不像大家普遍认为的,成绩高的同学就应该困惑较少,这些同学有时只是压抑困惑而已;或者困惑多就是没学明白,往往是教师自己没有讲明白,甚至没有认识到小朋友的提问中有对定义严格规定的深究,教师和家长则粗暴地归结为孩子的刻板印象,把数学活生生地理解为记忆九九乘法表一样的工作。
这几本书像是绝顶高手,因此能够用浅显并且正确的道理讲清楚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能从兴趣更深一步走向去。教师要有爱,但是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本事。学生要感受的,不止是爱而已,能感受爱的地方多的是。学生也不怎么想从教师那里学做人,做得做得比教师好的有的是,甚至学生本人的道德修养就高过教师,也说不定。学生最想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是本事,至少是教师本人也不行,但是并不迁怒于学生的职业修养。
待续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微信公众号 杨贵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