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电视放电影

很久以前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同时开几台计算机,每台放着不同的片子,一起看。嗯,测试机器性能和练习软件配置。也许更早就喜欢看电影,不过,是从那时起开始养成看电影这个习惯的吧。当时一起工作的前辈已经多一半退休或即将退休,挺想念他们的。

只看电影,没买电视。所以对有些人担心孩子看电视拦不住难以共情,如果家里没电视当然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没买电视的原因不是因为钱或者时间,而是因为习惯。从小就不喜欢看直播,对提前半天半年知道哪一队胜了始终也提不起兴趣来。对电影电视剧里隔离出来的人大喊“你别告诉我世界杯结果”不能理解。

这么多年来,仅有三次用到电视。一次是大半夜正准备睡觉,电视开始放《秋日传奇》,我和二猫妈不睡觉又看了一遍。一次是北京申奥成功,我跟图书馆的同事正在角山长城附近玩,大家一起看了直播。一次是中国好声音,有一集看的不是回放。剩下的时间,包括春晚,很早就看一部分的回放,也没有觉得缺什么。

看什么由我选,不喜欢被推送。不少人没事就打开电视收音机,也不看不听,还能干活休息,我完全不能理解。结果就是家里有台大电视,我喜欢看的,它没有;它有的,我觉得是烂片。联网就升级,升一次级挺长时间,除了广告什么也没有更新,除了速度更慢没有什么变化。

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用的都是计算机,不是电视。这几年时间紧,电视剧也很少看了,有剧集"在看"了近十年没有完成的。

对,就是时间。吃饭的时候看电影,是个好时间。可以把电影拆了,开始吃饭的时候定倒计时,每次看半小时。但是用计算机看电影对吃饭有影响,需要占点桌子空间,或者接计算机一两分钟。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干什么事,别犹豫,也别创造犹豫的环境,并且要去除导致犹豫一下的可能。所以,要更迅速地能开始看电影才好。

这台电视确实能看电影,它能播放U盘里的MP4。

1. 问题

这台电视播电影有些问题。 (1)兼容性。有些文件能放,有些不能放,系统就显示不能放。可能与格式有关。 (2)卡顿。有些电影放起来动作一格一格的,看十几秒我就快晕车了。通常大文件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我的计算机性能低下 (是的,比很多同学觉得没法干活的机器要慢好几年),播放有些视频也卡。与文件大小不总相关,有的大文件8G、40G的倒是不卡,而2G的也可能卡。 (3)声音。有的电影放的时候没声,在计算机上放就没有问题。 (4)有的电影没有字幕。虽然有时候可以锻炼英语,但是奈何有些片子是日文的,在计算机上有英文字幕,在电视上却是生肉。

2. 解决方案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就是选能看的片子看。能看就看,不能看就不看,或者在计算机上看。

有一天想起了邦哥的话,"你说你一个学计算机的"。他说这话时,我正犹豫给苹果越狱,担心变砖,他重复了这句我们常说的话,给了我勇气。我一个学计算机的,怎么能被一台电视难住。

祭起伟大的影音工具的祖宗 ffmpeg。

(0) 输入输出

实验全部完成以后,做了个bat文件,看起来像这样。

ffmpeg -i %1 ... ... %1.mkv

其中的"... ..."是此刻省略的内容,一会儿解释。

%1 代表bat的第一个命令行参数,这里就是电影的文件名。执行的时候这样:

to_h264.bat from.mkv

会生成一个同名的文件,叫做 from.mkv.mk。加个后缀以示区别。

(1) 格式

有的不能放,有的能放。那么看看能放的都是什么格式,都转成这种格式。h264和mpeg4都行,就用h264了。

参数为 -vcodec h264 。

(2) 压缩,码流,分辨率

大文件不能放的可能性大,很可能跟分辨率和码流有关,把文件整小点就行了吧。尝试几次以后,确定了一组码流的经验值,压成这样播放不卡顿,清晰度和连贯性也感觉无异。

分辨率,刚开始实验了几组,看了几个片子。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怎么这么猪脑子。码流可能没有规范参数,分辨率应该有啊。找了下电视的"关于",确定了支持的分辨率。也不必更高,没用,还得做缩放,可能有锯齿,还费CPU。

参数为 -vf scale=1366:768 -b:v 2000k -bufsize 5000k -maxrate 2500k 。

(3) 声音

不幸的事,各有各的不幸。有的放不出声来,不必关心为什么。幸福的事,都是一样一样的,或者抽象出相同的因素来。只需要看看能放出声来的是什么声音编码器就行了。MP3肯定行吧,一查,果然。

参数为 -acodec mp3 。

(4) 考虑不够周全,修bug

按以上参数,播放了一些电影,没有问题。某天又遇到一个有问题,卡顿。用计算机对比,计算机播放不卡顿。检查生成文件的格式、码流都没有问题。

用 ffprobe 查详细参数,然后用excel与不卡顿的电影对比。

卡顿的两个 Stream #0:0(eng): Video: h264 (High 10), yuv420p10le(tv, bt709, progressive)

不卡顿的 Stream #0:0: Video: h264 (High), yuv420p(tv, bt709, progressive), 1920x1080

bitrate, fps等参数有区别,相差不大。

有意义的区别在于 a. yuv420p10le和yuv420p, b.还见过 h264(high 10) 和 h264(high)。

这些术语超出我知识结构了,查了下资料。

a. 概念 420p

: 420p 10bits little endian

b. 概念 h264 high

: H.264 Baseline profile、Extended profile和Main profile都是针对8位样本

: 数据、4:2:0格式的视频序列,FRExt将其扩展到8~12位样本数据,视频格式可

: 以为4:2:0、4:2:2、 4:4:4,设立了High profile(HP)、High 10

: profile(Hi10P)、High 4:2:2 profile(Hi422P)、High 4:4:4

: profile(Hi444P) 4个profile,这4个profile都以Main profile为基础。

如果不强行指定,应该是沿用了源文件的参数。

参数为 -pix_fmt yuv420p

(5) 总结

to_h264.bat :

ffmpeg -i %1 -vcodec h264 -acodec mp3 -vf scale=1366:768 -b:v 2000k -bufsize 5000k -maxrate 2500k -pix_fmt yuv420p %1.mkv

(6) 字幕

为了减少实验的反复,所以字幕当时制定了几套方案,全都跑一遍出结果,然后批量测试的。

a. 硬字幕,就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加在画面上那种。韩国人常这么干?压缩一遍时间巨长。

b. 软字幕。字幕以前可以从射手网下载,后来有一段封了。字幕还可以在迅雷影音这类工具播放的时候从网上匹配,导出成单独的文件。要把字幕嵌入到电影文件中,还要要考虑国别、字符编码等等。我一顿考虑各种可能,做了多组实验。

c. 我还没有固定脚本,二猫发现没有那么麻烦。把迅雷影音导出的字幕和电影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我的电视就可以自动找到字幕了。

(7) 播放器

电视原带的播放器不行,在开始压缩转换以前,就尝试了安装别的播放器。mx player最好。

(8) 剪切,实验用

测试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压一整部片子,那需要的时间太长。压缩通常是0.5倍播放速度到1.5倍播放速度。这样,需要0.5~3小时左右。所以做了个剪切一小段时间的版本。

to_h264_cut.bat :

ffmpeg -ss 00:01:00 -to 00:06:00 -i %1 -vcodec h264 -acodec mp3 -vf scale=1366:768 -b:v 2000k -bufsize 5000k -maxrate 2500k -pix_fmt yuv420p %1.mkv

3. 效果

运行有一段时间了,效果一直不错,感觉可以认为稳定了。

4. 以后的工作

现在电影还是要放在U盘里,每次插入,或者提前拷好。接下来,准备尝试架设流媒体服务器比如SRS,用OBS推流。这样,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推流电影,在电视或者手机上看。也可以推流bilibili边吃饭看看网课。卷吧。

修电钢琴

1. 前情回顾

前两天发了篇博客 修水壶盖,朋友们纷纷来电来函安慰我。

有的说,你居然还用水壶啊,我们一早就开始使用更高大上和现代化的烧水设备了,没有盖儿或者没有钮。我用的水壶也是用电的,不是用煤气或者煤或者柴火。时代久远,我已经遗忘了水壶还可能不用电,就像邮件也能不用电,报文也可能不用电,所以在文中没有申明,故造成此些误会。

有的说,换个得了,有贴心同学甚至发来了京东链接。我赶紧写了这篇,并借此声明,上一篇并非水滴筹大家为我买水壶,不然我担心很快发来的就不是链接而是实物,附带需要我署名的感谢信了。水壶不贵,我买得起。然而,修水壶的乐趣,哪怕只是修盖儿上的钮儿的乐趣,也是金钱换不来的。这乐趣非常昂贵,只有投入时间才能得到。此处有捂眼的哭脸表情。

有的啥也没说,就哈哈大笑。我理解为与民同乐了啊,而不是像有的同学解读二猫妈那句“304钢是嘲笑”。那并不是嘲笑,而是善意提醒,也是与民同乐。我妈告诉我,现在一般的壶,除了特别便宜的,都是304钢,特别便宜的那种是铁片子。总而言之,铝壶这种东西彻底消失了,就像不用电的各种东西一样。

也有同学质疑,这么便宜的水壶,值得一修嘛?前文已经答复,乐趣非此不可得。不仅如此,如果不在这种便宜东西里锻炼,怎么可能修更贵的东西呢?就像有的同学,希望上手就做个高大上的项目,可是,没有(你以为无聊但是非常有趣的)小项目的经验,哪个客户敢把真实项目给咱们做呢。

修点什么贵的东西呢?就电钢琴吧。

2. 问题

这台电钢琴已经停产了,2011年价值245,000 日元。

[https://jp.yamaha.com/products/musical_instruments/pianos/clavinova/clp-s406b/index.html#product-tabs]

> CLP-S406 生産完了品

> 希望小売価格: 245,000 円(税抜)

>     2011年7月 発売

按当今的汇率折算相当于13793.89 元。网上有售声称9500.00 元 或 8150.00元/台。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也不贵啊。问题是,我手头上就有一台,只有一点毛病,最先是偶尔,后来是经常,某几个常用的键发出的声音特别特别大,而且尖厉。这就像水壶盖上缺个钮,羽绒服的拉链坏了,这个部件微小且至关重要,同时其余的全是好的。

换新的,你可能有钱。但是,这台/壶/件旧的呢,难道扔了不成?

现象是 有时,有的键轻按会出很大声,就像重砸的效果,二猫称为“炸了”。有时,有的键按下以后,出声有延迟,影响节奏。中央do,低音sol最先出故障,不止这两个键,而且有增多趋势

炸了,持续了有一两年了吧。我要拆了修修,二猫说你等我过完某级吧,不然万一装不上可就影响练琴了啊。直到后来出声有延迟,我节奏大乱,简直弹不下去。本来并非大问题,也并非每次都有,但是越弹就越觉得明显。后来终致我中断练琴长达一个月,然而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拆琴。没拆过,心里没底,估计怎么也得大半天吧。万一半天没修完,还装不回去,占地面积可不小呢。在这之前有过几天想尝试,二猫妈说“今天你是不是没睡好啊”“今天别的活儿都干完了么”“找个不那阴天的日子吧”。终于,某个下午,我们决定,就今天,拆了吧。

先剧透结局,拆下键盘总承及其上的电路板,用酒精擦拭导电橡胶,问题解决。声音完美,没有丝毫毛刺了。二猫评价,就像买了个新琴一样。长久以来,以为是弹得不够好的曲子,一下子变得柔和动听了。我上去试手,总炸的那几个键已经不会按了,声音特别小。二猫说,弹上十分钟就习惯了。果然,而且,突然对轻重有了些许顿悟的感觉。

修好以后,在朋友圈里发了照片,有几个简单的讨论。在此交待一下。

(1)电钢琴不必调律,音高和音色都是电子器件完成的,只需要拆开清灰。不过,拆开清灰也不容易。(2)拧螺丝的时候得小心,特别是旋进的时候,木头挺松的,令人担心会把木螺纹拧秃。拆卸时有的地方需要长而细的螺丝刀才能触达,10厘米左右吧。(3)有同学问我为什么不找专业人士。我问了音乐系G老师还有钢琴专家S老师,他们都说,这得找修琴的。问了包师弟,他的意思大概是这么简单的结构也能算是电子设备么。我还查了专营店,感觉不如我自己可靠。

品牌和型号

image1

image2

3. 工具

image3

image4其中,餐刀用于在拆下上盖以后拆单个键。这是条错误路线,单个键拆下后,不能暴露出导电橡胶。

要拆下哪个键,把餐刀插入键的缝隙中,左右是要拆下的键上面的箭头指的方向,上下是圆点的位置,

image5

image6放大镜几乎没用,太暗看不清。

另外,手机很重要,用拍照和照相加常亮的灯,用于观察钢琴内部,猜测内部结构。

image7

image8

image9

4. 步骤

后盖上半截中的所有木螺丝。

image10

移除上盖,左右两侧一起向前推。

image11

键盘上盖,两侧共6个螺丝。

image12

把键盘上盖向前推,暴露出中间2颗固定弹簧的螺丝。移除这2颗螺丝,然后移除键盘上盖。

image13

控制面板与底板之间,在内侧的螺丝。一排,每个柱有2颗螺丝。以下是举例,不是全部。

image14

image15

image16控制面板上层,左右两侧网状结构与框架连接的螺丝。左右各拆下1个就够了。(这次维修的时候多拆了1颗,不是必要的。)

image17

image18

面向钢琴,左侧喇叭下方,2颗铁螺丝。

image19

面向钢琴,右侧喇叭,2颗木螺丝。

image20

键盘总承与框架底板间的连接螺丝,粗大,不少根。

其中有2根细小一些,图中手指螺丝左侧的那个小的,喇叭正对着的,是其中一颗。

image21

键盘。

image24

键盘的前面与前面板之间,就是直接抵住的。

image23

下图手指位置的空间,需要把键盘总承前移,把这部分空间挤满。

image24

不是键盘放在下图的铁架上面。

image25

键盘左右与框架刚好顶住,没有空隙。键盘总承有一点柔性,可以稍微掰弯一点儿。

取下键盘总承。

image26

拆下键盘总承底下的电路板。暴露出导电橡胶。

image27

用酒精擦拭导电橡胶表面,铜触点表面干净,未擦拭。

导电橡胶的底座,柔性材料,反面很多灰尘,也擦拭了。

image28

导电橡胶装回有点困难,需要把上边缘里的突起插入框架。

image29

电路板下方(图中右侧)插入框架的卡子下面。图中右侧的白色矩形与框架上的卡子对齐。

image30

拆下键盘总承,安装回去以前,实在太饿了。我们订了外卖饺子,吃完才有力气继续。

5. 损失/失误

最左低音键划伤,原因不明。

image31

左侧喇叭,被我手指按瘪了。右侧喇叭也瘪了,原因不明。

不影响音质。

多了一块小塑料,似乎是键盘总承支腿的一部分。某次把键盘总承拆下来时,忘记把电线拆下来了,同时掉下来了这小块塑料。短边,下方的那条,是断裂处,有白茬。

image32

  1. 水壶盖的钮

然而,水壶盖的钮仍然没有修好。

image33

修水壶盖

我喜欢修各种东西,用不知道什么时候攒下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的零件小修小补。

二猫很小就发现了我的这个本事,给我安排了以后的工作。她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理想就是"当妈妈""生宝宝"。后来上了幼儿园,理想变成了当孤儿院院长,把自己的孩子也放那养。这时,就开始给我安排工作,任务是给孤儿院修马桶,后来还有修计算机、修下水道、安电灯什么的。我不干,说凭什么让我干这些累活,我要当院长。二猫从小是个温柔的孩子,任我怎么胡闹,她都能哄,包括拍我睡觉。面对我耍熊不想修马桶,她也着实犹豫了一会儿,说:行,你当副院长,管修马桶。

事实就这样定了下来,每次修东西,我们就提一下这个典故。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21
从头构造太难了,看着别人系统的毛病,等自己做还不如人家。小修小补容易得多,我一直这么以为,直到前几天修水壶盖。

烧水壶的盖子有一段时间没有钮了。原来是个纯塑料的,后来慢慢松了,最后终于脱落了。

二猫妈先是用网线代替,断了。我也过网线,这种材料看着结实,其实根本不行。反复弯折几次,里面的铜丝就金属疲劳,很容易就断了。铜丝一断,绝缘层完全不能承力,一拉就折。

今天又换成了一段棉线。我看着感觉太可怜了,咱们连马桶都能修,何惧小小钮儿。你别瞧不起马桶,单单水箱,一按就出水那个,里面就有复杂的控制动力学和反馈什么的,我一直没整明白。曾经犹豫过半年以上,坏了不敢修。后来,随便买了个配件,发现与反馈控制什么的都不相关,与原有系统解耦的,一拧上就好使了。拖了那么久,维修花了十分钟不到。所以,换掉棉线应该也不难。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26
去装修/五金店,花3元钱买了个钮。我揣着壶盖去的,钮拿在手里还比了比。似乎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应该……都……能对付过去吧。

钮的螺丝太粗,用电钻给壶盖扩孔。后来想到应该去用金刚锉才对,还是脑袋不开窍,应该先钻下头。扩孔得有半个小时?反正耳朵吱吱响了,金属屑偶尔出来一点。我担心金属屑太少,那得钻到啥时候,又担心飞出来太猛扎眼睛里去————太懒,没有带护目镜在身边。事故都是怎么出的?我一边心里嘟囔一边扩孔,这要是叭一下把眼睛扎了,下半辈子就有教训了。嗯,没扎,继续。

好不容易孔才够大了,螺丝能勉强进去个头儿。拧,推。攻!不怎么进呐。

旁边二猫妈幽幽地说了一句,"304"。我这头电钻吱吱响呢,心想,什么密码,还芝麻开门呢。突然想到,我刚刚好像看到壶盖上也有这么个数字,我以为是序列号呢,既然二猫妈知道,那应该! 不是钢的型号吧。Leatherman之类的刀具都要宣称自己用粉末钢,也是数字标号的。我喊,"什么304?"二猫妈说,"食品级的,304钢,就是这个壶啊。"

怪不得这么硬,电钻不行,螺丝也攻不进。看壶盖表面的哑光,我一直以为是铝的呢。原来是钢。食品级钢,也是钢硬。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24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是迟那时快,已经攻进去了。又发现螺丝太短,加上壶盖过孔那里的外圈刚好有个凹陷,比钮儿略小,刚好卡住,螺丝够不到钮里的螺纹。

就差一毫米不到。已然如此,如果放弃,前面就都是沉没成本啊,继续。

各种鼓捣,再次证明明304钢不是盖的,不仅硬,而且韧。全力压上,变形也太小,螺丝还差,也许四分之一毫米?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16
暴力出奇迹!

用钳子把壶盖顶上的圆形凹陷砸平一点,一些,一片儿。终于螺丝扎进了螺纹,拧。好,固定住了。再拧,掉了。再拧,又掉了,没有阻力呢。发现螺丝秃扣了。这就是刚才一顿攻的结果,杀敌三千,自杀八百,攻出了孔径足够,顶端的螺纹也平了。

又几经尝试,感觉再砸下去,壶盖可能会裂啊。在螺丝上缠几层洗脸巾垫着,螺丝进入钮里的螺纹。使劲拧,轻轻地使劲,稳妥了。

花了半个下午。值得啊,我不仅能修马桶、计算机、下水道、电灯,还能修烧水壶的盖。回想起小时候用煤火把水壶烧得快掉底了,也没有挨揍,我不由想大笑三声。

二猫妈和我端详着壶和盖和钮,都觉得比以前更高大上了呢。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29
第二天晚上,我要烧水,拔下盖子。声音很好,手感也不错。但是有哪点不对呢。发现壶盖里面有点绿,还有点黑。我擦擦,掉了。这是什么,锈么?我看看水里,也有些许黑色的沉淀。

电光火石一般,我导师的形象和声音就在我的眼前,"杨儿啊,这是原电池反应。"

二猫妈说,"怪不得我今天喝着水里一股怪味。"

壶盖是钢的,也就是铁,螺丝和螺纹是铜的。铁和铜在水蒸汽作用下,还有热水泡在洗脸巾的纤维里,发生了化学反应。铁更活泼,是负极,铜是正极。所以在铜生锈的同时,铁还原出了铜单质,绿的黑的一块一片的,水成了二价铁溶液,所以有味儿。

网线为什么就没事儿呢?因为有绝缘层。绝缘层比铜丝断得晚,绝缘层断的时候,网线就退役了,还没来得及生锈。
微信图片_20211208232419
拆下带有铜螺丝的钮,难度倒是不大,侮辱性不低。又换上了一段线儿暂时顶替壶钮,原来那段宝线找不到了,新的线虽不如意,总比喝铁水强。

接下来,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