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杨 贵福
佳人难再得
佳人难再得下午,小关同学的毕业聚餐。远在哈尔滨的小胖同学和远在美国的Mocha(读作摩卡,不是摩茬)同学也出席了。菜吃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我再次注意到,这是第一次聚餐的时候不喝酒。大家席间自然要展望未来,黯淡的,光明的。小胖到底认不认识赵同学的混蛋导师,还有是不是应该使用线程,工程师能不能相信别人,下次开会到底定在了上午还是下午,有证据没。还谈到了,很多过去的旧事,为什么建一叫做涛哥,为什么关同学叫做关姐。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建一谈到:明年,他也要毕业了。不是他自己,而是他们三个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席间只冷静而功利地谈到人员的培训、项目的安排。但是,我们有意地回避了一些话题。跟Mocha同学一起乘轻轨,我下车的时候,对Mocha同学为我买车票表示感谢,然后,"再见啊。"身后传来Mocha同学的声音,"老师再见。"似乎是这一句吧,我确切不记得了,但是她确实说了"老师"。我突然意识到,以后,我不是他们的老师了。这一批同学,如同建一提到的,一轮轮地毕业了。时间从我的身边奔流,一批批年青人看着我老去。我突然想到当年喝酒的样子。有没有人用筷子敲着玻璃酒杯,嘶哑地慢慢地唱这样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我们感叹的不是真正的佳人,不是指女同学。而是,所有从身边流走的美好的事物。尤其是,青春。每天要做很多不想做的事,那是最糟烂的时光,所有的人都会赞同。但是,那也是最好的时光,至少,在那样的时光里,你还被允许骂那是最糟糕的时光,你也还有心情和力气骂。你还有能力做一些事,无论是否愿意。然后,你觉得喝得实在太多了,头晕得不行,唱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一下子就趴在桌上。当你再抬起头的时候,身边再也没有了跟你一起歌唱佳人的兄弟和酒。只剩下屏幕闪着微光,你手底下的键盘还温热着。你的眼睛不再明亮,身体不再健康,器官一件件或者干脆一起坏掉。没有人再把你当成误当成学生,孩子们不再叫你哥哥,而是改为叔叔。青春,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佳人,舍你而去。就在你醉酒歌唱她的那一瞬间。是什么让我们还有勇气继续走下去?走出轻轨站,我看远处的十字路口,得从那里去公交站点。我抬头的时候,看到阳光不太刺眼,隐在半透明的云层后面,照得鳞片状的云闪闪发光。我歪着头看这情景,有些发傻。刚刚一起去吃饭的路上,我还在跟好几个同学感慨,"这云真好啊。你看那一朵非常的低。"当时,天空很蓝。高处的云被风拉成一丝丝长线,低处的云结成团簇。高低错落,界线分外分明。不是很热,有微风。当时,我们想不到云的瞬息万变,此时阳光在云后闪亮的样子。我甚至忘了拿出相机。当我终于想起来,掏出相机的时候,阳光已经格外刺眼,不可逼视。时光如梭,如云瞬息万变,青春转眼不再。是什么让我们还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因为下一刻总会有不同。无论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还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失败。如果今天我们就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后天是什么样,此生以后每一天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已经确定,人生又有什么值得去过。当年,老师们说做高中老师非常好,你熟悉了几年教材以后,一辈子都不用再学什么了。我立即决定,绝不做高中老师。当样的日子,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我后来才知道,每个职业都可以做得不同。如果你现在准备去做高中老师了,希望你能不同。因为不同,我们才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在最美好的东西一件件失去的时候。不同,是人生这个游戏的重要元素。就像,孩子在幼儿园大哭,被欺负,或以为自己被欺负。这些,和那些快乐的事情一样,是人生这个游戏中重要的元素。重要到,和快乐一样,缺一不可。所以,当你们离开我的时候,我也很高兴。我高兴看到你们成长,就像在你们还在成长的时候,我享受与你们就各种技术方案争吵,以委婉含蓄地方式质疑对方的智力。其实,真正想避免看到好的景色,而不错过地拍摄下来,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时刻把相机拿在手里,对着你看到的所有的一切。你一定认同这很愚蠢。事实上,没有人这么做,即使是最专业的摄影师。我小的时候,长时间认为那些在送别朋友的时候抱头大哭的,都是虚伪的人,包括汪伦和李白。因为如果你真的珍惜这个朋友的话,为什么不一起生活,为什么不克服各种困难一起生活?后来我逐渐明白,他们在那个时候所表达的,就像孩子失去东西时大哭一样。他们并非想留住这些美好的时光,而是想表达,这些美好的时光真的很好,但是,我要去追寻更美好的那些去啦。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我就在站在这里,一动不动。晚上,收到牛同学(不是你啊,如果你没写这样的信的话。话说,姓牛的同学真多啊)的信,提到以后要考回师大来读研究生。欢迎你们常回来。或者,派你们的学生替你们回来。或者,在很远的地方,偶尔想念这些美好的时光。或者,在很久很久的以后,想起来,这段时光雕刻了你,使你成为那时的那个样子。然后,请感慨:佳人难再得。
pics
东西方文化差异:计算机考试判卷的视角
东西方文化差异:计算机考试判卷的视角今天判卷,某全国统一计算机考试,有标准答案。有一道题,并不难,但是那么大个吉林省,仅有2人做对。大家答错的原因,是中
西方思维差异,或者,是日常会话与科学思维的差异。先讲两个别的故事。一个是李记者同学N年前讲给我的,刘典同学的故事。座机,有电话来,刘典同学
接起来。"喂""喂""刘典呐?""是啊""李记者在没?""我给你看看。。。在。"当时,李记者是把这个作为冷笑话来讲的。对方在电话里等了N外,问"你还没把
他找来?"典同学无辜道,"你没让我把他找来啊。"典同学的,在计算机,或者所有的理工思维中,是非常正常的思维--为什么要猜
测人类复杂的心思呢。做项目的都知道,如果老师或者项目负责人没有征求你关于需求的意见,最好别
否定需求。连人文类的都应该懂:如果客户没有让你送他回家,你最好别送,他可能还有酒
局。话说,我当年就非常坚持地把导师送回了家。恩,我认为他喝多了。他无论怎么
强调自己没喝多,也未能说服我。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以后,才终于有好心人忍无可忍告诉我:我真的还有XX事啊。噢,明白了。我原来当前辈们叮嘱的"一定要把你老师送回去啊"是真的。话说在日本,大家叮嘱偶像关照他老师来着。事关国体,所以没跟我开这样的玩
笑,不然,我可能就真的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你是不是以为这种话其实很容易懂?给你另外一个例子,书上看来的。据传,韩国当年飞行事故不断。在一次大雾里飞机坠毁以后,邀请美国人研究了
黑匣子,终于整明白了大部分事故的原因。原因是:韩国人讲英语的时候,仍然是朝语思维。当天,副驾驶是韩国人,正驾驶是个美国人。大雾,啥也看不清。美国驾驶员说:我准备目视降落。你知道,这些家伙,工程师啦,医生啦,都喜欢自言自语,录下来。变态杀人狂
有同好。韩国驾驶员一想:你傻啊,放着高度仪不用。 于是说:"高度仪是很好使的。"在东方文化下,他的意思就是:你傻啊,放着高度仪不用。为了表示对正驾驶的尊重,他使用了委婉的说法。结合一下上面希望典同学去找
李记者的家伙,你再体会一下他那句话,"李记者在没?"美国人糊涂了,这么紧急的时候,扯什么呢,答:"是啊,好使。"如是者三。美国人仍然没有启用高度仪,于是坠毁了。整明白以后,韩国人开始了航空领域的 去韩国话 运动。然后,安全率大大提高
了。其实,电话给典同学那家伙的全文应该是:"李记者在没,如果在,痛快把我给
他找来,要是不在,你得想想:如果你自动去找呢,就是你有心眼,如果你不去
找呢,就是傻,如果你去找而又花了很多时间呢,还是傻。"全文如上。以后别人再跟你讲中文的时候,请照此翻译。今天我判卷的那道题是这么说的:能否在不增加规则的情况下得到啥啥效果。所有的考生,除了那两位典同学的同类,都读出了这样的潜台词:"你能不能得到啥啥效果,如果能,整一下。一定要整一下,这样才显得有脑袋。
"可能你觉得这和原题差不多?提醒一下,潜台词里,我删除了"在不增加规则的情
况下"。这一前提的改变,就成了,为领导办事,两胁插刀。考生们小鬼子一样点点头,一握拳,"要努力呀!"然后,他们答道:"应该如何如何。。。修改某条规则,然后就可以啦!"恩,他们兴奋得甚至忘了,应该先答"可以",然后才说应该如何才能可以。更事与愿违的是,标准答案是"不可以。"因为修改规则等同于增加规则。而原题有被考生们忽略了的前提,"不增加规则"。原题是"能否在不增加规则的情况下得到啥啥效果", 不包括,"如果能,整一下。
一定要整一下,这样才显得有脑袋"。如果不能,原题后半句是,"给出解释。"你看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某领导对你说:这件事看看你能不能办。
不能办也不要为难,别违反原则。如果能呢,还是尽力吧。根据美国人写的《菊花与刀》,这是一个日本人在说话。她在使用嗳妹的语
气,A,非A,还是A吧,其实非A也不错,但是要再A一些。。。直至你完全云山
雾罩。其实,"可否"可能并非祈使句,而只是一个一般疑问句,需要以"是"或"否"作答。故事讲到这里,我应该问,"我说清楚了么?"这是西方人跟东方人学习的文化,其实它的全文是。。。你猜呢?
pics
20110617 徒步
pics
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
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这是一个极其清晰而色彩瑰丽的梦,昨天上午睡觉的时候做的。在梦里,小关同学跟我说,"老师,我带你去听一个老师的课。"然后用表情淋漓尽致地形容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在这时,或者在课堂上告诉我,"他的外号叫 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感叹一声,我在梦里也清楚地感觉到好奇心嗷嗷地高。教室是个扁平的结构,前后短,左右长。学生也不多,十来人,离老师只有半米远。我坐在最前排,粉笔灰能飘到我脸上。学生们都像美术系的,我是指头发,无论男女,差别不大。大家都处于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啧啧称赞,"靠哇,这才是老师啊。不愧是……"大家在梦里的评价是完整的,参见标题,恕我在此不再转述。老师男性,四十多岁或者五十多岁,风度翩翩。面容不清,似乎额下有须。这位仁兄极能白话,但是说了些什么,我却一句也没有记住。谈的大致是人生啥的吧。当然,不是挺能装的那种。是讲得非常诚恳,得赢得满场掌声的。是不是你也感到一点:这正是大家对老师的一致要求,或者说,这样的老师,那才是人生的导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比较符合鲁迅的风格?或者孔子?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在课堂上研究生啥的导师,似乎都是面目可憎,只会讲理论实践算法实验,再不然就讲讲做人(或牛马)的道理。为什么会是这样?先不说这个,这只是我昨天上午众多梦里的一个。还有一个,也非常清晰,色彩瑰丽。梦里,我快死了,一大群人来送葬,或者开个纪念会之类的。有意思的是,大多数都是水木清华的网友,而且似乎是水木组织的。其实,我在水木一直只是潜水,极少发言,更少回复,网友一个也没有。想想,现实生活中也大抵如此。他们还在我家门上面就着那块木头刻了块匾。文字不记得了,大意是"水木清华"和我的高贵品格啥啥的。当时我还在收拾棚上面的木头架子,起毛刺的木头上全是灰,弄得我的隐形眼镜非常难受。非得说象征意义的话,后面这个梦的意义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不扯淡,不吹牛。对不起,不准确,不是不吹牛,是不想吹牛。在我更年青的时候,见过不少老板或者类似老板身份--我指社会等级--的人物。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为了描述人生的未来,他的人生,有时甚至竟然包括我的人生。那就是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给人的感觉之一。真是宏图大志,真是对未来论述得非常清楚,无比令人敬佩。那时,我非常景仰诸葛亮同学。他在火烧赤壁一役的神机妙算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在各种不同原因的理论指导下,正确预言了小怪兽及大反派BOSS的每一次行动,并提高埋下伏兵。这种预见能力对于一位职业是军师的人,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这种预见能力对于一位教师,也是重要的么?我特意换了个词,没有再使用老师,而是教师。教师的首要责任是什么呢?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么,像老板那样教导我们,"你看谁谁多会做人""做人不能这样"?我的导师们基本没教我做过人,除了酒桌上,谈HIGH的时候。即使那个时候导师谨慎地没有为我规划人生,而是在谈他自己。对于我的未来,顶多是询问。我感谢我的导师们。他们尊敬那是我的人生,不是他们的。我妈告诉过我,邻居家的大妈大爷们(以大妈为主,并非差别对待女性,描述一下统计上的事实)为我妈为我甚至可能为我的孩子都规划好了未来。他们可能完全是正确的,英明的。唯一错误的是,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他的首要责任是什么?是在教室里展现个人魅力么,吹牛自己的光辉业绩和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理念么?你真的以为大家交了钱交了家到大学,是为了学习人生的道理?你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的社会角色,而不取决于你想如何表现。今年,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以教师身份参加。后来实在受不了,多嘴评论了一句,"请接下来的同学不要再称我们为'各位评委老师'。我们不是评委,你也不是参加选秀节目。"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最应该做的,过于沉迷那些用于锦上添花的东西。人人网上看到一个拍得极好的视频。构图,用光,焦点,都设置得完美。题目是《这一站 师大》。有漂亮女生,有美景,有人文建筑景观。似乎还有打什么球,或者某种令人兴奋的比赛,演讲,或者……宣传?就像现在的电影片子和电视剧,现实题材的,大多是演员们如何生活,导演们如何生活,作家们如何生活。这是因为,剧本写作者们就只知道这些人如何生活。我们会拍出这样的短片纪念我们的大学,说明我们的大家就是这样度过的。有娱乐,有比赛,有爱情,有友谊。有辛酸,有痛苦,有啥啥。唯独,没有学习。我们忘记自己身份当中最重要的。就像辽河十八汊最牛X男爷们,是最牛最X的男爷们,却不见得是合格的教师。没有人,能够教别人如何做人。请大家向我学习,你们中的很多人就要去当教师了。我对学生说:我不能教你们如何做人。如果说想过好,我过得不好,根本不足以为人师表; 如果说做人的道理和道德,我自己就不咋地。我们所能做的,是努力把握自己当前的角色,在做好基础的之前,别扯那些没用的。请大家向我学习,你们中的很多人就要去当教师了。十多年前,我讲课的时候喜欢使用长句,长到可以写成一个段落,一气呵成,中间还有各种因果关系,长到同学们很多次为我鼓掌。但是我如今再也不会这样讲课。因为,学生来到课堂上的目的是学习知识,不是欣赏你讲课和你的人格魅力的。课堂,如同人生,是真实严格赤裸裸的。不是表演。作为教师,表演是应该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所以,你看到我在这里跟喝多了一样闲得很HIGH,但是我没有表演我没戴隐形,看不清楚屏幕,基本是半盲打状态。而且为了看得能尽可能清楚点,后背僵直,脖子抻得像一只被拎起的鸭子。但是这些,不适合告诉你。因为这不是正题的一部分。你在表演中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人生。而表演者是通常是不会告诉你另一面的。你得自己睁大眼睛。一路走好,同学们。
标 题: 教中学物理最怕聪明孩子 zz
发信人: GROne (待富者), 信区: Joke
标 题: 教中学物理最怕聪明孩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n 6 14:58:55 2011), 站内一些古怪的问题常常会让老师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初中物理中,有几个最不好给学生
解释的事情:1) 电流从电厂来又回到电厂去,为什么我们还要支付电费?2) 把装满水的水杯不盖纸片直接倒过来,为什么大气压没有把水支撑起来?3)拳头打在墙上后将会受到墙给拳头的反作用力,但若拳头挥空了,这个力的反作用力
是什么?4) 秤上放着一个玻璃瓶子,瓶盖是密封的。一只苍蝇飞在瓶子中,没有挨着瓶子。秤
的示数等于瓶子的重量,还是大于瓶子的重量?如果苍蝇靠栓在身上的一个小氢气球浮
在瓶子中呢?5)物理量的单位总是由基本单位(质量、长度、时间等)的幂相乘得来的。比如,能
量的单位就是 1J = kg·m2·s-2 。为什么没有什么物理量,它是由基本单位通过更复
杂的形式导出的?比如说,为何没有什么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sin(kg)·log(m) ?这
是一个非常有趣,无疑也是非常深刻的问题。它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一个看上去很不像
问题的问题:什么是物理。你都打算怎么解释?--※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标 题: 慕尼黑:关于跑步的记忆 zz
发信人: Deschutes (胖胖熊~下一次比赛:6月18日), 信区: RunningLife
标 题: 慕尼黑:关于跑步的记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y 27 05:02:33 2011), 站内 德国人把慕尼黑叫做"德国最大的农村",因为即使在这样一个金融
和高科技产业中心,慕尼黑的市民依旧坚守传统文化和他们对自然的热
爱。主城区没有一座高层建筑,在城区任意一处,不超过10分钟步行距
离内,必定可以找到广阔的绿地。19世纪末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中
心Isar河边修筑了人工堤岸,这让慕尼黑人如鲠在喉。终于,从2000年
起,他们花了10年时间,耗资数千万欧元,拆掉了水泥河岸,恢复了河
滩和芦苇荡。现在,当你站在Ludwig桥上仰望着成群的大雁飞过茂密的
森林,你很难想象到这里是一个大都市的中心地带。 户外运动起源于自然的召唤,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体育运动在慕
尼黑人的生活里,就像啤酒一样重要。慕尼黑130万常住人口,拥有650
多个体育协会和俱乐部,75%的市民有体育运动的习惯。不少慕尼黑人
对跑步情有独钟,办公室里放上一双跑鞋,下班时间一到,就可以开动
脚步,奔驰在河畔林间。就是在夜深人静时,四处也不难见到跑步者的
身影,一个个头顶上戴着矿工一样的灯。欧洲各地大大小小的跑步比赛,
都少不了慕尼黑人的身影。有一次下班后,我在大学附近的Englische
Garten跑步,迎面跑来的人跟我打招呼,正疑惑着,就听他说:"上个
月阿姆斯特丹马拉松,我们几乎同时冲线。" 5年前我移居慕尼黑,仿佛是来到了跑步的广阔天地。离家不到200
米,就是Isar河,河边蜿蜒的小路,有里程标志,一直向南延伸到160公
里外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河两岸林木茂盛,将城市的喧闹完全隔离开
来。傍晚,金色的阳光穿过河面的薄雾,映照着林间跑步者矫健的身影,
有在附近足球学校训练的孩子们,也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这时,
从市中心出发,沿河向南跑出去3公里,来到慕尼黑动物园旁边广阔的
河滩,几百只天鹅迎着落日归巢,外出散步的狗儿们挣脱主人手里的缰
绳,兴奋的冲进水里。夏日里,河滩上遍布烧烤架,空气里弥漫着烤肉
和啤酒的香味,在室外排练的打击乐队,奏出强劲的鼓点。有时候,我
也会跑到离河边稍远的马路上,这里车很少,唯一一趟公共汽车,20分
钟才有一班。刚开始在这条马路上跑步的时候,我发现,当有公共汽车
经过的时候,都会在下一个车站等上一会儿。后来我就向司机大叔挥手,
示意他不必等。几年以后,有一次我坐上这班车,司机大叔慢吞吞的说:
"我认识你,你总是傍晚在这条路上跑步。如果哪天跑累了,就上车吧,
没带钱买票的话,也没关系。" 一个人跑步觉得孤独的话,可以参加各个社区体育协会的日常训练,
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训练计划,很容易找到同道中人。除了提供
各个层次的训练指导以外,这些体育协会还通过组织花样繁多的长跑比
赛,促进长跑爱好者的交流。如果愿意的话,在距离慕尼黑市中心一小
时的车程范围内,每个周末都可以找到参加比赛的机会,从10公里开始,
一直到马拉松、24小时跑这类超长距离项目。慕尼黑附近的几个温泉小
镇还推出了"温泉杯"长跑系列赛,每次跑完之后,可以泡温泉放松一
下。 慕尼黑马拉松安排在每年10月,慕尼黑啤酒节闭幕后的下一个周末,
这是慕尼黑的盛大节日。2010年,为了庆祝慕尼黑马拉松25周年,主办
方推出了"1000人破世界纪录"的活动。参赛者在领取比赛号码的时候,
可以跑一个42米,1000人跑下来,就是一个马拉松的距离。最后1000人
的成绩加起来,只比Heile Gebrselassie的世界纪录快了8分钟。慕尼黑
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奥林匹克公园,路线基本上是1972年慕尼黑奥
运会的马拉松路线。起跑时刻,10几名巴伐利亚山区的老猎人用火药枪
发令,沿途有25支不同风格的乐队助兴,观众身着传统节日盛装,女士
连衣长裙,男士礼帽皮裤。最有慕尼黑特色的是,第41公里处供应的饮
料是啤酒,豪饮过后,胜利就在眼前。终点,奥运会主体育场入口处被
改造成一个舞台,聚光灯闪耀,干冰的雾气升腾,摄影师为每一个抵达
终点的勇士,记录下美好的回忆。 5年前,我拖着两只皮箱来到慕尼黑,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5年的
生活,又变成了两只皮箱,还有57次比赛的成绩单。5年前,我在慕尼黑
马拉松的发令枪声中开始了新的生活,告别的前一天,在山区的烈日和
暴雨中,我用一个160公里给这段生活画上一个句号。然后,当飞机起飞
的时候,我满怀感激的说了再见。※ 修改:·Deschutes 于 May 27 05:14:45 2011 修改本文·[FROM: 178.232.28.*]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78.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