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老友

今天下午J同学来访,我们俩各自坐一个靠背椅,就是平时编程序坐的那种能转的。聊天,聊上次分别以后所见的种种经历。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叹气人生艰难。偶尔聊到共同认识的一些人,偶尔聊到新技术、工程、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所遇到的困惑或者收获。还有东野圭吾、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我们看彼此在背光下的剪影,想像对方描述的世界。直到后来天慢慢黑下来,需要开灯,又聊了很久,才一起去吃米线。

J同学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已经是有所得的专家,经验非常有价值而且相当罕见。只是作为我十多前的学生,他仍然保留着长久以来的习惯,跟我讨论的时候用请教的口气。然而,十多年的时间,学生已经足以成长为人格与教师一样成熟,而技术上更为优秀。他的问题,我只能参与讨论,早已经没有标准答案。我庆幸没有养成像小学教师一样的习惯,并不像对工具那样评论我学生的属性。J同学面对我,正像我们经常所做的,面对小学初中高中老师,或者家长,保持一份敬重。慢慢地,我们独立成长的时间,远超出相伴的时间。如果有一方不持续努力进步,恐怕很快连听懂也难。

十多年来,我们反复检讨当年的案例,每次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他给我讲外面的世界,他所看到的,技术的,以及技术以外的。我介绍我所看到的部分,我自己的进步,努力的方向。哪些是变化了的,哪些观点还是一样。

在真实世界里约见面,或者在网上告诉我"哎老师我告诉你一个新鲜的"。就像偶尔从各地来的明信片,同学们带我看他们看到的大千世界。有同学告诉我,健身的基础动作,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怎么做特别容易受伤。告诉我自重训练啥用没有,就得上设备上重量。也有同学认为我要各种小心,能不坐轮椅就不错了,别多想。有同学讲科研论文应该怎么写怎么改,有同学讲项目组如何运作。有同学讲工厂里的实际情况是啥样的,都有哪些角色,各种好玩的坑。有同学过了华为相当于CCNA和CCNP的认证,正攻CCIE级别。我当年的梦想,还买了书,也努力看了一些,最终却只过了华为最初级就止步了。还有晒媳妇老公晒娃的,晒旅游照片的,名山大川,你侬我侬,世界各地的长河落日。

当然,我们有意忽略掉一定存在的那些,只是偶尔套用台词,非常抽象地认同一下。"人生总是这样艰难,还是只是童年如此?""总是如此。"

与你一起成长过的人,在分别以后,一定经历了或者进步或者苦难,或者兼而有之。如果你不能一同成长,那么不是站在原地,而是渐行渐远。

snow

只有旧物不会变,一如既往。而你变了。

晚上,翻出找了很久,找到也很久,但是一直没敢打开的一本书,一次读完。《一棵倒长的树》。最初见到,应该是在小学时,没有读懂。

印象非常模糊。我记得书名《一棵倒长的树》,32开小本,字很多,图很少,很多字我不认识。书很旧,封皮是破的。作者是印度的。

很可能是通化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的。我在那里第一次开始大量阅读。所以当HSB同学在豆瓣说没能必要办公立图书馆,喜欢阅读的人一定是家里有图书馆的。我立即反对。如果没有公立图书馆,我此时估计正在红星电影院或东方红剧场门口卖瓜子,是另一个工作的同时一边读《西方哲学史》的小哥。公立图书馆第一次向我展开另一个世界,超然于我所生活的环境之外。一个日本人画的四季星空,每张都有两页,一页是恒星间有连线的,一页是没有连线的散点。我从这本书而不是初中地理教材中学到了那些基本的星座。第一次读到叶圣陶的《稻草人》,与课本不同的另一种童话。
star
《一棵倒长的树》,应该也在其中。不过后来我在豆瓣上找到几个版本,不能确认哪本是我当初读的了,每个版本都与我的印象略有差异。不是小人书,因为字比图多; 似乎也不是1958年版本,封皮的颜色似乎对,但是没有那么古老吧; 也不是1982年版本,印象里封皮图画没那么写实,而且这一本还有副标题,是另外两个故事,毫无印象。

年代久远,印象虽然清晰,却是错误百出。我一直以为自己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因为非常艰难,读不懂,甚至其中的字也不认识几个。并不是这样。这本书只有100页左右,字很大,行间距稀疏,行文极其简单,适合儿童阅读。

我不多一会儿就看完了。然后为了这次阅读,我做了N久的准备。洗手,吃饭,冲咖啡。准备了能量、心情、时间、态度,只差祈祷了。阅读的时间,比我用来准备的时间还短。这还不算另一次我曾经在图书馆通过T老师从旧书保存本借到过,在手里摩挲半天,不敢打开不敢开始阅读。

书的内容比我想的简单,这也合理,因为毕竟与上次阅读相比,这中间我增加了三十年左右的成长。更令我震惊的是,这本书我不仅读过,而且一定从头读到了尾,完整全部。因为其中有若干情节我印象深刻。从来也没有在任何时间想起来过那些情节,但是当它摆在面前的时候,明白无误的,我曾经读过。

那个八根手指被切断,只留了两个拇指用来按电钮的小男孩。还有那个女孩,每当她哭的时候泪水就变成珍珠,笑的时候嘴角就吐出花朵。还有非常厉害的白胡子老爷爷,他在最后说,"我的名字是历史"。

我记得这些设定这些情节,还有他们的相貌、动作、声音,维妙维肖,就像昨天刚看完的电影电视一样清晰,像我与他们一同经历过一样清晰。但是我非常笃定地相信,这部儿童故事没有影视改编。在阅读以后,无数次回忆中,是我补充进了很多细节,文字的形式,原文、扩写的、缩写的,影音图像的,三维立体的。

我一直以为从来也没有读完过,没有读懂过。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很多隐喻,有些观点,当年一定无法理解,所以也毫无印象。此刻读来,当年的感觉应是有所不同。但是还有另一些东西,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而我从来也不知道。

这些年,我一本本找来当年想要而没有机会没有能力读的书。丁丁历险记、安徒生童话、唐诗和散文、一棵倒长的树,以后应该还有铁臂阿童木、武侠小说,还有算法、写作、绘画、音乐。
deer
记得我不认识字的时候,跟我哥去长白山剧场看过一部戏剧电影叫做什么什么牛魔王,听不懂也不认识字幕。一群妖怪跳来跳去,打架时还好,不动手只动嘴的时候就和后来看英文言情片一样的感觉,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哥一行行念给我,不过语气差,节奏错,听得我气窍生烟,我哥也火大。他还给我讲钟慢尺缩,铁剑缩成钉子,街道短得一伸手就能碰到尽头。反驳小伙伴的谬论,他坚定地认为人的左脚踩右脚是不能跳得更高的。他也有解答不了的问题,为什么冬天植物都死了没有氧气人还能活,为什么夜晚没有太阳没有灯光人却还是能看到东西; 为什么小齿轮套着大齿轮,小齿轮以光速转动,大齿轮却不会超过光速。

终于,很多年以后,我的能力可以独立阅读这些作品,借助工具和公式去寻找那些答案,虽然遇到更多的未知。几十年来,不断重新检讨当年的案例,每次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又补充了哪些证据,又有新知道的谁有新的角度执什么样的不同观点。哪些根本性地颠覆把我们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哪些超越使得我们能阅读当年如此艰深的作品,却不再困难。

greenhouse

当年Johan Lilius教授跟我谈起科幻时,曾经提到一部作品,关于图灵机计算级别的。里面提到一个人,可以修改自己的代码。教授讲的时候比划着在自己腹部翻腾,颇有些正在改自己的纸带的意味。

又见老友,翻检旧物,其实我们是在审验自己,因为正是这些组成了我们自己。

cat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背单词,未满700天

2年前,我开始用百词斩和扇贝背单词。当我觉得时间够久,有所体会时,写了博客向大家推荐,《背单词,及工程原理在其中的应用》[https://zhuanlan.zhihu.com/p/20468330?refer=younggift]。

1年前,我继续背单词,沿着原来的路线。当我觉得又够久的时候,又写了博客向大家推荐,《继续背单词,8个月过去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26716]。

在那之后,我设置了几个节点,准备再次回顾。半年多的一本单词书、单词量达到多少、总计背单词多少天。这些节点一个个的过去了,因为繁忙,或者通过了那些当初觉得可望而不可及的伟大节点以后,就突然怅然若失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吧",继续前行,没有总结。

旧的一年过去了,零零后们庆祝成年,很多同学写了自己的总结。我也跃跃欲试,不过又一向觉得,所有值得庆祝的日子也就是一般的日子,每个一般的日子也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如既往已经很难,所以不喜欢应景的总结和承诺。拖了两天,节日气氛已淡,我心理负担渐轻,可以开始了。
sword
1. 数据

百词斩 682天。

阅读单词量目前测得 18126。涨涨落落,最高接近19000,现在是一个新的低谷期。按以往经验,会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再次上涨。

听力单词量 14073。这是意料外的收获。知乎上有网友问到,背单词对听力有帮助么,当时想来应该是有,实测证明正是如此。一边背一边听,对我的听力而言,比翻着单词书默念效果要好。

扇贝 660天。

自2016年2月5日开始,比百词斩略晚。当时感觉百词斩背了很久才开始扇贝。那个时候感觉很久,是因为实在也没有背过这么长时间。就像小孩子认识几天,就觉得是一辈子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的一辈子就现状而言没有多少年。

扇贝显示已掌握单词 15555。

扇贝的单词数测定不准了,动辄三四万,是假的。

列举这些数字,一方面就是想显摆。我那些大学时就单词量很高的同学,是不能体会我从六七千七八千单词逐渐升到现在这个数量的喜悦之情的。列举数字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想告诉同学们,无他,唯手熟耳。技巧在耐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至少对我这样的笨人而言是这样。如果天生并不聪明,再讨论聪明的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而耐力,人人都有,只需坚持。你坚持得够久,自然就会有收获。设定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标什么的,有时反倒给自己压力。

据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hours
2. 怎样坚持: 迅速满足、延迟需求

据说心理学还是人类学认为,尽管表现文明,人类骨子里仍然是动物。我们贪图享受,只顾眼前。所以,如果想避免剁手,只须拿到手机打开界面输入密码稍微费劲一点。所以,当你问我的意见,我陈述完观点,你说"不是",我马上就说"你高兴就好"。

对希望做到的,比如背单词,尽可能方便。

我把百词斩、扇贝放在了下面的导航条里。还有扇贝听力、新概念英语、keep、喜马拉雅,也在导航条里,各种读书软件 (以及其中的书)单独占了一屏。等人、等车、坐出租车、坐滴滴的时候,我就掏出手机、PAD来背单词。人生苦短,及时行进。

我经常要掏耳机出来,避免打扰到别人,包括坐滴滴的时候。后来我发现滴滴司机经常放歌,他们也从来没有关注我的感受。所以我就在歌声里背单词,歌声特别大听不清单词读音 (有些模式必须靠听而看不到拼写) 的时候,我就请司机小点声。我发现老先生们往往最能体谅,他们好像误认为我是个考研的小伙,虽然看皱纹已然绝对不像。

等车如果四五分钟,会感觉很久。如果背单词等,会觉得时间飞逝,恨不得车再晚点来,好把手头的几个背完。

对希望避免的,比如停止背单词,尽可能推迟。

扇贝有个特性很有意思,他为了怕你觉得单调吧 (也许为了上传数据?),把所有单词切成7个一组,每背完7个用一屏总结一下刚刚背了哪些。当心生厌倦的时候,我告诫自己,背完这7个就可以站起来,背完这7个就可以去上厕所,只要背完这7个干什么都行————但是前提必须背完这7个。

有时背完了这7个,又手欠背过去一个,就只好再背7个,再背7个,再背7个。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4hours
3. 怎样坚持: 定时

在知乎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同学问到,"你每天背多少单词?"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你并无多少价值,还可能会引起你的藐视,或者偶尔会刺激到某些同学。藐视还是刺激取决于数字。高峰时我一天背300单词,新旧都有,低谷时每天15个。

偷懒没背,假装忘记有忘记背单词这么回事,也有过不止一次,以避免愧疚。不然从2016年2月到现在,怎么会只有不到700天。

更有价值的答案是我每天背多长时间。虽然你的情况可能也并不相同,但是,耗时的变量还是比单词数可控得多。

我每天限制自己背半小时单词。百词斩和扇贝,以及诸多软件,都是以单词数设定目标的,无妨,有办法。背一天,随便按多少单词,记录时间。有同学说,我每天背同样的单词,花费的时间并不相同啊。相信你自己每半小时背单词数的方差分布,十有八九比咱俩的方差分布小很多。并且请相信大数定理,如果一次不行,多测几次,或者过几个月,再测一次时间。事实上,由于时间如此宝贵,如果你每天背单词数的偏差达到1小时,一定早就觉察到了,根本不需要用时钟记录。要知道1小时是一天的1/24,是很多人每天工作时间的一半!

不需要知道每天能背多少单词,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四级背完,只需要知道每天确实尽我最大的努力————指标就是每天花费半小时————我们就可以说,已然尽力。不然,怎么才能确认我们尽力了呢,口头上喊过了,还是比较谁喊得更大声?

牛虻嘲笑他的神父父亲对着耶稣像忏悔,引用圣经说,"你喊得更大声吧。"少年时我读到这段,觉得牛虻真是残忍。现在觉得,只是喊叫的人更加残忍。
time
4. 怎样坚持: 结构

简言之,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同学。

如果你对此不屑,希望你接着读完此节。因为我对此一向也非常不屑,可能比你更甚。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学习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工作,不要管别人的反应。因为如果你关注多数人的反应,那么就只好停下来不做。所以,孤独是一种常态,适应了也没有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这并非全部。

周筠编辑在群里推荐TED演讲《孩子需要结构》[https://open.163.com/movie/2013/10/5/K/M9AHVS155_M9BM2G65K.html]。我最初以为是如何帮助初学者按模板写作技术文档,按有明确要求的框架答题,所以去看了。看一点,嗯,不屑一点。演讲说的是,如果把孩子放在适合的人群关系中,有利于提高学习动力。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么,就是我的信条: 孤独是一种常态,适应了也没有什么。不然的话,如果没有"结构",又当如何?

作为教师,建立"结构"的条件真是容易找到,要求学生们一起背不就可以了么。其乐融融,鸡血的团队。但是我一直缺乏坚定的信心,从不能确认我做的就是正确的。尤其涉及价值观和对未来的选择的时候,我常常不能确认自己没有利益参与其中。如果我要求学生背单词,这是不是一种强迫,是不是一种潜规则,是不是借此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更有利于我个人的科研产出。如果我要求学生背单词,是不是阻止了他们追求其他生活的可能。

什么样的我能接受呢?二猫和二猫妈,我们三个人有个群,每天或者隔三差五在里面打卡。有成就了互相鼓励,没打卡也没有人批评。二猫有奖励,以百词斩测得的单词量为准,多少单词就给多少元钱,按最高单词数算。有增加就补进,单词数临时下降不退钱。提起这个不少同学说,这不少钱啊,太多了啊。没错,二猫两年来从我这里已经拿到了总计将近5000元。看起来很多是吧,但是上限是确定的。我这么努力才达到2万,毫不担心她能在短期内达到10万。

另外,我还和我的研究生同学们有个群,工作之余打卡背单词。不是强迫加入的。先是XL同学跟我说,他组织了他亲戚的孩子们建了个群,背单词打卡,他发红包。这种程度我不至于逆反,不过仍然不能下手去做。就在当天还是第二天,研究生入学以后的英语考试,同学们纷纷晒朋友圈,吐槽单词久不复习生疏了啊。

我趁机在群里提议,咱们要不背单词打卡吧。没打卡的同学发红包,每周打卡满勤的同学可以领教师的红包。刚受到考试刺激的同学们头脑一热就应了。后来又有新同学来,我也先说自愿啊自愿,这是个民间组织,然后再说规则。

忘记打卡的同学痛心疾首地发红包,说"以后再也不忘了",我们乐乐呵呵地赞他/她,"没事没事,继续继续。"

我们就是杂牌军。有的同学先前就开始背过一二百天的,有的同学加入我们时刚刚开始,有的同学立志要过六级的,正好顺便。有用百词斩的,有用扇背的,有用墨墨的,有用沪江的。有的外加阅读听力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告饶说工作量太大了,不都打卡行不。有的同时百词斩和扇贝,听力也做但是不参与打卡。有的坚持了几百天,一次发烧中断一天; 有的中间断过不连续的两三天。我们都假装根本没有断过,毕竟除了本周,下周还有红包可领。

在找到组织以前,我也背背停停。在找到组织以后,一学期了,我没有一天没有打卡。这就是结构的力量。你可能在孤独中也能前行,但是有伙伴可以更好。《构建之法》群里黑科大牛老师感叹说,如果只看身边,孤独是一种常态。忍受孤独是一种能力,寻找和创造"结构",也是解决之道。

感谢周筠编辑、XL同学、我的研究生同学们。
libo-ermao
5. 效果: 检验

在《构建之法》群里,有老师提到过,他的学生借口自己在学MOOC网上课程,能否不及时提交作业。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同学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学计算机了","我以后就出国学心理学了","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

如果只谈契约和规则,同学们也一定还是不服气,"明明我做的也是正事啊。"老师们也提到,为什么有时间学MOOC,没有时间做作业呢。

我恶意地猜测,能学MOOC的原因是,不需要检验,已经下定了决心或者准备在最后时刻下定决心,至少在最后时刻之前有机会下决心。盖老师说,为什么出门旅游轻松,在家工作就不呢。因为出门旅游,我们是在欣赏是在观察。我对盖老师的解读是: 不检验,不承担责任,让我们无比轻松。

只有检验才能确认学习效果,参见《刻意学习》。

百词斩和扇贝这类APP和自己翻词典背不同,软件在你背完以后,要求你答题正确,然后才能通过。每天的检验,以及更长周期的检验,确认了学习的效果。经不起检验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
goujianzhifa
6. 时间

人的生命,一共会有多少天我们还不知道,每天只有24小时,是确定的。

我不太相信坚持需要意志力这回事,更不相信意志力守恒,消耗掉了一些以后剩下的时间就只能享受充电了。当你把努力变成常规事务以后,也不需要什么意志,只需要习惯。

我们的群里,有的同学每天固定6点左右打卡。也有人尝试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打卡,偶有失手。

我有时在午夜之后打卡。RH和GYB同学似乎也是这样。并不是好习惯。

我经常用碎片时间背单词。真正意义上的碎片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或者更短。20楼坐电梯可以听完一个听力短篇,不能答题 (在扇背听力里不熟悉的词可以加入扇贝背单词,不错的功能) ,可以背25个百词斩,扇贝要拼写则不能。每天早晨在有wifi时把扇贝单天份额下载离线,百词斩则当前单词书早就离线了。开大会的时候不能背,开小会的时候不能背,业务讨论的时候不能背,技术讨论的时候不能背。其实,能利用的碎片时间非常有限,一整天时间转瞬即逝。一整年时间也是如此。

ZR出差和一众老师讨论正欢,看到午夜将至,突然掏出手机,"我背会儿单词,你们先聊。"我陪老师喝酒的时候也干过这事,还剩几分钟啦,快快、快快,你们先聊着,我瞬间就背完。这时就发现,一天的碎片时间不白过,剩下多少就取决于前面的努力了。
trees
7. 各种借口

当我们找借口时,我们并不自认那是借口,而是认为那是理由,甚至是原因。因为有这个那个困难,所以暂时还不能实施; 因为你提到的方法还有这个那个问题,所以这个方法不行。如何克服?我在等一种更完美的方法,称为"银弹"。

《人月神话》说: 没有银弹。

有同学说,我背了以后还是忘啊。类似的,有同学说,我用百词斩/扇贝/单词书背了以后,还是忘啊。我早晨/晚上/中午,坐着背躺着背,我还是忘啊。

这不是个问题,甚至不能算作症状,是不需要解决的。这就类似于说,我锻炼了啊,为什么还没能长肌肉呢。我努力了啊,为什么还是没有长到18岁。因为,你还需要继续努力。并非更加努力,而只是继续就可以了。

需要时间,不需要方法。

有同学说,百词斩我只记住了图片啊,拼写和读音和意思全忘了。有同学说,扇贝看着太枯燥了,连图都没有啊,视频呢?

你真的以为自己能记住图片?能记住几十张图片?你并没有记住图片,就像也没有记住拼写和读音和意思一样。强度不够,记不住多少。强度够了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记不住图片。

记住图片不是个问题,甚至也不是症状。它只是你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用以证明自己智商记忆卓著,只是似乎工具不太对,因此还没能调动起你的伟大潜能。

经常听到同学们在力量训练时提到,"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劲。"尤其引体向上的时候。并不是。你不是不知道怎么用劲,而只是单纯的没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当你有了肌肉力量,就突然知道怎么用劲了。

技能,不能传授,只能训练,需要时间。

漫长的时间甚至能掩盖你的错误。所以小错、困难、退步、高原期都不重要。长期来看,中间的小错误都会被掩盖。我在第一次发博客时,有几本单词书在百词斩非常迅速地就背完了。现在看来过于迅速,所以很快又忘掉不少。但是,这些都无损于单词总量,因为相比后面的漫长日子,那点差错产生的效果实在不算什么。时间,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还有同学说,只背单词不阅读也是白扯啊。我说背单词挺重要的,尤其对于语言环境没有足够强度的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是快速扩大词汇量,和单词混个脸熟的不二法门。可是,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要阅读,或者阅读不重要呢。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关系,文字的阅读增量,我的英文可能并不少于汉语。不过,我们此刻谈的是背单词,这是此篇博客的重点,不是阅读。阅读么,我也提到过,我的原则是喜欢什么读什么,不要看《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如果不喜欢,如果汉语版本也读不懂的话。读什么?《鲁滨逊漂流记》啊,SICP啊,CSAPP啊,还有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行文流畅,用词朴素,文字隽永,寓意深刻。更关键的是,大部分你都能看懂,比人性什么的容易理解多了。

我也给自己找过借口。娄老师提到过应该精细地训练,背单词的时候应该拼写。偷懒的背法,就是不拼写。我仍然觉得这个背法对我能坚持下来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如果一开始就拼写,我一定坚持不下来。背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不熟悉的单词越来越多,只有拼写、例句、造句才能佐助记忆,不然无以为继。这时就需要更精细的训练了。我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 平板和手机的键盘实在是难以卒用,我用惯了机械键盘的细手岂能容忍这么差的触感。装软件,投屏,远程控制,teamviewer。蓝牙键盘?键帽太小。

最后,我输入字母还是用了手机触屏。扇贝背单词拼写我不知道按键多少次,扇贝听力也要逐个字母输入,我完成了73874个填空,以每个空即使5个字母计,已经输入37万左右字母。

这些借口都不是问题,不需要解决,只需要忽略。

篡改大哥常引用的哈耶克的话: 如果没有更好的手段,最不坏的也应该启用。
blocks
8. 降低期待和质量 vs. 追求卓越

有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只要开始,在漫长的时间里,更好更好稍差是没有区别的。

所以,拼写有助于深刻记忆,或者每天只有5分钟,或者偶尔断掉但是还在坚持,这些共同的,都与"没有做"有本质的区别。
active_words
时间,就是生命本身。当我们投入时间,我们就投入了生命。在时间上所形成的成果,不止是构成我们的生命,而就是我们本身。

Life, what is it but a dream?  -- Lewis Carroll
big-movie
愿不虚度。
tiger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技术

本文是原计划在第一届“构建之法”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论坛(福州大学承办)的发言,期待着能够借助讨论得以提高,由于不可抗力未能成行。

会议所有发言及参会者感言在这里[第一届“构建之法”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论坛在福州召开 - 异步社区]。

以下是我计划的发言草稿,每张图是一页PPT,其下的文字是对应这一页PPT的发言。

 

幻灯片01

各位中午好,

我报告的题目是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技术》,将主要介绍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关于时间管理的体会。

我是杨贵福,来自东北师大。

 

 

幻灯片02

在教学和实际项目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比如,当你作为上级询问进度时,学生可能回答: 快了,就差一点了。

到底差多点儿呢?学生并不能回答。而软件工程,无论是实践还是段子,都告诉我们,当完成90%时,剩下的10%需要50的时间。越接近完美,花费的精力可能成倍增长,甚至可能不可预计,或者不可完成。初学者面临的问题不像莱特兄弟之后花了一百多年,机翼截面”效率”只提高了千分之一,而是他们并不知道需要达到何种程度,还需要多久,甚至已经花费了多久。

另一个现象。当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糟糕的结果时,学生经常诉诸基础。下一迭代要加强的,也是基础,至于什么时候能达到足够的基础,并不知道。或者诉诸态度,期待自己有超常的发挥,事实上他下一迭代中态度也就不过如此。工程方法正是要提供手段使常人也能完成任务。

幻灯片03

在工程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以内部进展代替外部效果,以态度代替方法,以愿望代替承诺。

这些会被评价为
缺乏职业素养、不靠谱、不成熟,或者年轻人还被有被体制化。这里的体制化是正面的意义,类似于电影《零下8度》中的中二狗终于成长为狗队的领袖。

这些现象表明,学生还缺乏对工程方法的基础认识,尤其重要的是工程中的因素应该是可估算、可度量,可以观测的。他们中基础较好的学生,通常对待技术参数具有足够的觉悟,能意识到代码和执行效果需要满足可以观测度量,能主动估算或预期现象,但是即使相当优秀的学生,在最初也很难意识工程管理中的因素也需要按技术一样看待,需要保证可估算可度量。

幻灯片04

软件工程教学中的一大块目标,是掌握管理技术。这需要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管理中的手段,了解原理更佳,二是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主动运用,一方面作为表率,更一方面提高自己教学的可靠性。这是我们的信仰,当然也应实施。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遵循。所以,教学目标、教师、学生,都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并且,产生的最终产品和中间工件,都应包括管理手段所依赖和产生的工件。

希望使学生意识到,管理中的手段不单纯是管理,同时也是技术。管理手段是为了完成行政决策的目标,对任务建模、参数量化,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观测度量,可以估算的。所以具有技术手段的典型特征,因此可以视为技术手段。

幻灯片05

为什么强调工程管理手段是技术?

1.工程范围内的管理,与传统或者公众心中的管理不同,不具备艺术的特点,并没有多少发挥和人文主义的空间,而可以视为纯粹的技术手段。如上所述。

2.工程管理并不像初学生看上去那么简单。初学者往往会因为这些手段应用并复杂,数据采集简单,数据模型也简单,觉得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技术,而且其难度正在于他此刻还看不到的地方。

3. 具有技术手段的一般特性,可度量,可估算。

4. 应用技术手段的外部效果可以检验。现代工程管理确实促进了群体和个体的工作效率,使得受过训练的一般工程师具有更高的产出。

5. 从教学的效果的角度上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管理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机有帮助。学生普遍对技术较为推崇,尤其技术基础较好的同学对管理充满蔑视。他们的观点来源之一,是技术水平确实与产品质量相当程度上正相关,软件工程课的作业也体现出这一点。所以,他们把失败归结为技术。他们意识不到,技术基础差,正是自我管理水平低的结果。如果不提高管理水平,不是技术水平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技术水平不会提高。

幻灯片06

强调工程管理,尤其适用于学生的技术基础较差的情况。

无论学生水平如何,教师抱怨学生水平是普遍现象,就像学生抱怨自己基础不好所有才有今天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间的关系,补足基础是不可行的。比如在作业设计中我请教过邹欣老师,console程序看起来不酷,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他们又不会GUI怎么办。邹老师说,只好用console,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不会GUI。我们需要接受现有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解决方案。仅仅承认现状,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改变的因素,也于事无补。

在工程教育中,有些训练是与软件无关的,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因为不需要基础,尤其是数学或程序设计能力这种短时间难以有效果的,他们更容易相信自己可以胜任或有收获。

我们相信,软件工程首先是工程的,其次才是软件的。工程的一般共性远大于软件的特性。科目的训练重点,也应该是工程类学科共同的部分优于计算机。

邹欣老师设计的一个作业实例,策划班级到邻近城市2日游。我的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动机。这里包括任务分解,如果评判各个方案的优劣,那么方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如何赋值,以及对指标体系合理性的讨论。像会议承办,也都具有明显的工程管理的特色。而这些,无论学生以后是否程序员,是否在IT 领域,这些能力都是需要的。具体的每一门课程,比如软件工程,应体现工程教育的总的目的,而不仅留在通识课或共同课或基础课中。

所以,作业和考试分数度量的,应该是工程管理的训练效果,而不是工程实施需要要的编程基础。具体的说,工程管理所产生的工件,像WBS表格、PSP表格、燃尽图,才是度量的重点,至于程序好不好,代码好不好,产品好不好是次要的。只要燃尽图是真实的,了解应该如何度量时间和功能点,那么即使产品不好,而过程是合理的,那么应该高分。

比喻。如果考核测量身高,那么只要能测出来自己的身高,就得分,精度高分数高,而不是身高越高分数越高。

幻灯片07

在这里,我选择讨论时间的度量和估算,原因是时间是在项目中最宝贵的资源,稀缺并且不可替代。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消耗时间做什么事就是花费生命本身。希望能在时间管理中使学生也意识到这一点。另一个原因,时间是可度量的可估算的,具有技术手段可实施的特性。此外,在度量中,希望是迭代周期较短。戴明环体现了反馈的思想,在每个迭代周期观测和重新估算。如果度量的颗粒度较大,比如超过一周,初学者很难掌握。此外,学生往往在以前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计划,而很少主动计划和实施检讨,所以缺乏自我管理的训练。因此,短迭代有利于了解时间的度量,也有利于使效果在可控范围内。教学排课的周期决定,一周是个合适的时间段。SCRUM要求在每个周期中还有1天为周期的更短迭代,如果教师或助教能够跟进,会效果更好。 幻灯片08

这是时间度量和估算技术手段中的一个实例,WBS和PSP2.1结合。WBS部分体现了任务或功能分解,对每一部分估算时间,在实施中测量时间消耗。要求学生在度量时客观,而不是掺杂主观情绪,比如自责。在尸体检讨时,也检讨对工程方法的使用,而不是检讨态度。

一个建议是,任务分解细一些,以每个工作日能够完成多个任务为宜。一方面提高自信心,另一方面初学者控制超过一天的任务非常困难。事实上,初学者控制超过1小时的任务都会感到困难,觉得前途渺茫。如果分解得到的任务数量过多,说明选择的任务边界太大,应该降低任务难度和范围。

幻灯片09

第二个例子是燃尽图和SCRUM站立会议。重点是保持记录,以后再次建议拆分需求,降低颗粒度,每天多个任务,而不要多年燃烧一个任务。要小心瀑布法的倾向,在初期定下宏愿,后面发现根本不能完成。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初学者的愿望是MBP( maximum
beautiful product),但是愿望的可行性往往未深入考虑。我的体会是限期MVP(最小可用产品)有帮助,另外降低初始的迭代周期有帮助,避免伟大的计划,类似于RUP以架构为核心,必须快速实现可以跑起来的框架。

幻灯片10

第三个实例是PSP例行报告,要求每周作业中都包括。建议手写记录,比各种计算机和手机工具都来得便捷,除非一直坐在同一台计算机前面工作。希望向学生强调客观记录,不要检讨态度。原始数据比总结重要,学生倾向于总结为泛泛的空话。学生在总结时说过,今天我学了C#,我的回答是你怎么不说你学了计算机呢。应该先有记录,后有总结。

PSP曾经用于向学生证明他们的作业量并不大。当学生抱怨作业量的时候,我要求他们看PSP上记录的时间消耗。无论时间很少,还是记录的任务太泛泛,都说明没有实际投入。

此外,有学生纠结PSP的分类如何进行。这种可以事后总结的内容,重要程度低于事实记录。并且,在PSP的过程中,分类可以调整。所以,最初怎么喜欢怎么来也无所谓。

幻灯片11

估计时间不够,[技术原型,应对技术基础较差]一页不讲。如果时间多余,单独展开。

技术原型,是为了技术基础不够好,对需要使用的技术不熟悉的同学,为他们掌握某种特定技术设计的路线。

对于技术基础好的同学或学校,是显然的,并无价值。邹欣老师指出,技术好的同学可以在结对编程和团队项目中,练习”技术领导人”角色。领导力这一工程能力是技术基础不能替代的。

幻灯片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记录和估算时间,既然时间是如此重要的资产。

我在工作中,使用PSP,并据此预估完成还需要多少时间。

我应用西红柿时间管理法,保持在批作业时集中精力,不做其余的事情。在我的实践中,碎片时间不可靠,一是没有碎片时间,都用来分配做别的了,像开会这一类的时间也不太可能用来批作业,二是建立工作环境需要较长的时间,三是如果延续时间长,容易出现标准不一致。最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把作业的判分降到以小题为单位,降低主观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集中时间处理,按邹欣老师说的,”除了你说的那些,我基本不做别的”。并且邹欣老师提到的一段话对我非常有启发,与各位分享。他在出了书以后,有前辈叮嘱他,现在面临的诱惑会很多。这是前半句。我以前一直以为诱惑指的是金钱美女之类的,这位前辈的后半句说,会有很多人找你做各种事,(大意)都是有责任有荣誉的。这些不可能全都做好,只有舍充其余的,才能把核心功能完成。

幻灯片13

这一页的内容是按邹欣老师要求增补的。

我原本的报告内容集中在围绕时间这一因素的工程管理手段,这里讨论其他的工程手段,也非常重要。

比如节省时间的手段。

要节省时间,与在效能分析中相同,应该首先profile,严格地或不严格的,得到哪些工作最消耗时间,对这一工作自动化。

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效率,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常用手段,比如自动化脚本。我实现了git批量pull操作脚本,用于周期更新全部学生的代码。避免每个学生单独拉。邹老师希望构建自动测试框架,我还没有做,注意到福州大学Z班做了相关工作。

作业要求如果写得够好,下次可以复用,可以根据学生针对spec的困惑每次增量修改,也能节省教师的时间。

学生互评作业,在团队作业阶段,一方面降低教师工作量,这很必要; 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客观、量化地评价工业产品,这也是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互评也是工程管理的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手段。

幻灯片14

这一页也是按邹欣老师要求增补的。

迭代增量开发目前我们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在第一轮课,我要求每个团队的作品上继续开发至少一个功能。希望因为是同一学期,开发者容易接触到,能降低增量开发的难度。但是工作量还是很大,能够把其他团队的作品运行起来,就已经不错。优秀的团队可以增加功能,但是工作量非常保守。

试着讨论一下原因。在学期间,学生对于迭代增量和工作量的估算,是初学,增量开发对于前期基础要求也不低,所以不容易成功。即使是自己的代码,alpha阶段以后,也倾向于不增加功能,只填旧坑,或者只许愿不兑现。

学期间的增量难度更高一些。课程结束学生不再对教师有责任,如果没有更新代码的意愿,而是因为课程被迫,不更新才是正常选择。我自己的项目,除非上级有要求,还没有主动维护更新的。第二,即使是自己的代码,如果继续迭代,可能也难以为继。第三,年轻学生有创新的欲望,他们并不关注能力,而是关注表现。继续实现别人的想法,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最后,增量开发对开发者和遗留的代码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开源社区能换人开发的项目,也并不多见。

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如果想教学迭代增量,也许可以从降低项目难度和文档要求入手。

文档要求来自一个经验。东北师大本科生曾经与丹麦哥本哈根北商学院合作5个学期教学,双方学生远程合开发一个简单项目。能够取得一定结果的原因,是丹麦学生非常注意从每一个阶段的文档。

幻灯片15

个人经验,有些学习不宜预设效果目标。

除非你经历过,是专家,否则你不可能可能回答,背陌生5000单词需要多久,长胸肌或任何一块肌肉到什么围度卧推多少公牛需要练习多久。

对于这些学习,不宜预调效果和截止期。一方面如前所述,我们没有这种能力,那只是愿望,对于完成目标没有技术手段上的价值。另外,能降低心理压力。Douban阿卡纳著有《各种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时刻》,她有抑郁症,她说为了长跑,她欺骗自己”今天就是最好一跑,跑完以后再也不跑了”,也很有效。宏伟的目标并不总有帮助,只看脚下有时更容易一些。所以只记录今天的指标,这些指标对于完成总的任务有何帮助,我们不去关注。

也可以记录投入时间,用来度量成就。也可以观测实际效果,但是不是期望的指标,只是顺其自然得到的结果。

正如邹欣老师所说: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因为收获的周期很长,
而且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应该不断耕耘。

我想,一直努力,要么为了自然的结果,要么为了过程本身的意义。至于短期的效果,不作为评价方法是否有效的指标。那么,指标可以就是时间。

图示,是我在keep上锻炼,还有用扇贝和百词斩背单词的记录。9182分钟,575天和597天。也向学生证明,教师所推崇的,自己也在努力做。

幻灯片16

以下是本次报告参考的资料,感谢作者。 幻灯片17

这一本是沿着《构建之法》的参考书列表看下去得到的。 幻灯片18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幻灯片21

感谢各位,期待讨论。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杨贵福]

[杨贵福 -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贵福 的专栏 - CSDN博客]

[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当一大哭,读《内战记》

(写于2013年12月,略有字句修改。旧文重发,书并未重读。)
内战记,白色封皮的小册子,放在我的桌上将近一学期了,仍然没有读完。一方面,各种工作和生存压力接踵而至,难得有空从深水里浮上来透口气,另一方面,这本书引人伤心,难以卒读。
在《内战记》以前,凯撒写下的是《高卢战记》。在那本书里,他带着与自己彼此信任的军队,在山岭大河间行军,征服和说服后来法国地区的各个部落,让鹰帜插遍高卢。他的军队把原产亚平宁半岛的葡萄带到高卢,发现在这里长势更好,就像后来的征服者们播种到别的大陆的咖啡和甘蔗。
我不记得凯撒在《高卢战记》中如何炫耀自己的军功。不过这些战功完全不必怀疑,因为从后来内战中高卢人的归附来看,凯撒应该是斩服了人心。杀敌众多,也许只是不必提及,而非回避。因为,那些被杀的都只是"别人",是我们谁也不认识的、异族的、讲着别的语言的、眼睛和头发颜色都不一样的什么。死在刀下的,是高大勇敢但是无知无识的北欧人,是日尔曼人从遥远的北方贩卖来的斯拉夫人,是北非还是哪个贫瘠沙漠里跑来的骑着马跨着枪的黑皮肤人种。他们与我们如此不同,所以,死在刀下也只是战功,没有人会皱一下眉头。
方阵压境,红袍列张。如果臣服,就是罗马之友,如果抵抗,就屠城或者卖为奴隶。多么简单。可以用强力,可以用智谋,可以欺骗,可以杀伐。狩猎之中,又有什么手段是不可以的。

shell
终于,在《高卢战记》的最后,凯撒提及了他的国家。按凯撒的说法,那个收到了他无数战利品和新土地的国度和人民,背叛了他。所以,《内战记》的开头,我盼着凯撒杀回罗马,去与那些对他不起的元老们当面对质。
但是凯撒回罗马的路非常曲折,而且罗马也并非终点。他违背法律带军回顾杀到罗马的时候,元老们已经逃跑,跟着他们认定的领袖庞培,凯撒曾经多年合作的另一位巨头。
如果是年少的时候读《内战记》,我可能会唾骂元老们全都蠢得瞎了眼睛,不辨是非,背信弃义,庞培是坏人的总头目,理当千刀万剐。但是,现在我站在凯撒的背后,越过他的头盔看着面前的这些同样军服同样刀兵的罗马人,不禁怀疑,难道这么多罗马人都同时瞎了眼?
但是,如果这些罗马人是正义的,凯撒的一味退让,先礼后兵,委屈求全,都是做作么?
所有这些,凯撒都没有说。或者,我跳过了他的评论没有相信。我只看到罗马人杀死罗马人。罗马人在西班牙,在马赛,在迦太基,在亚历山大,在所有他们先前和后来征服过的地方集结起来,竖起战船和敌楼,努力把同样肤色眼睛和语言的另一些罗马人杀光。罗马人召唤高卢人日尔曼人努比底亚人来助阵,攻击罗马人。这些,全是为了荣誉正义和罗马的团结统一,你死我活的列阵双方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

十多年前,大哥曾经劝过我事业应该如何发展。我当时说,我一点也不想做个元帅,也许你适合,但我不行。不仅没有这样的理想,而且深感厌恶。我只想做一个狙击手。或者像在CS里一样,一开战就把31或者41收起来,操着刀就冲上去,看满天手榴弹从头顶上飞过,在身后炸响。然后看到一群敌人,把主枪端起来,射击,然后死去。这是能让我快乐的部分。
研究盟军,防范与攻击友军,评估战友的动机,像对异族一样猜想他们,让我失去对整场战争的全部兴趣。对于战友,我所期待的是,把枪交给他,把后背也交给他,甚至不必问,"如果我用生命捍卫你,你是否也会同样做?"这正是我的悲哀之处,我期待盟友跟我一样。并且,我为大家不是这样而感到愤怒和悲伤。我总误以为如何待人,人们也会这样对待我。虽然如罗素所说,别人永远不会如你自己一样爱你。但是,我一直不能理解...我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中的绝大部分人间的规则。
似乎全然没有规则。
读《内战记》的时候,我一直盼望突然哪里冲出个小兵,一刀把凯撒剁了。然后战争结束,全书完。这一直没有发生,直到他打败了战场上所有的敌人。在和平以后,凯撒有一次正批阅文件,旁边有人聊天谈到人应该如何死去。凯撒插进来说,应该突然死去。他后来如愿以偿,被一群罗马人谋杀了。杀人者中,有与他一起出入战场如同父子的战友。传说,凯撒勇武过人,被这群人攻击的时候一直有效反抗,但当看到那位战友,却突然抛下剑大喊,"原来你也参与其中",引颈受戮。
后来的历史,超出了《内战记》,虽然仍是内战。凯撒的继子兼甥孙替他报仇,把这些谋杀者都打垮处决了,连同凯撒的朋友也一起打倒了。这位继子就是屋大维,奥古斯都。
屋大维这一段已经不在《内战记》中了。而且,如果我是《内战记》中的一个小兵,估计也活不到《内战记》结束。我会在某个清晨,穿戴好我的战甲,擦亮盾牌,然后随着方阵冲击,每个踏步都整齐有力,充满金属声。死命拼杀,然后在我感到疲劳的时候,在我遇到第一个看起来与我一样的罗马人的时候,我准备抛开盾牌和刀剑,看着他的眼睛,看着晨曦从对面猬集的矛尖上反射的光芒,展开胸膛去拥抱他。这个罗马人,我的兄弟。
从那一刻以后,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刺穿我,推开我,跨过我。当然,他也绝无机会欺骗我,背叛我,声称我是盟友然后展开攻击。甚至,在他所写的回忆录里,也不会光荣地把我列入他的故事,阻止或帮助过他的成长。因为我并非过往,而是过客。

tomcat

脸盲,及其解决

据说出于进化的需要,人类对于人脸具有极强的辨识能力。这包括能从一大堆杂乱的线条和无规律的点里,发现像人脸的模式; 还包括从一大堆人脸里找到你熟悉的某个人;对于正常社交更至为重要的,把某张人脸摆在你的面前,你一下子就知道那是谁。
face-hole
这最后一种能力极其重要,尤其是当大家普遍具有这种能力,认为理所当然就应该的时候。我不能。我的这种能力缺乏,被称为"脸盲"。
一次我和包师弟、邦哥、关同学约好了去桂林路一带吃饭,忘了因为什么中间要分开一段,微信联系地点。到我到达时,因为高度近视,眯着眼睛找饭店门脸就花了一会儿时间。终于找到,准备推门进的时候,发现里面站了一位女士,正要出来。我就往旁边一侧,意思是"您先请"。她打开门以后,站在那儿,身体语言是,"您请进。"
"原来是迎宾员,不是顾客。"我心想。我看了她一眼,感慨,"哇,这么高的迎宾,跟我个头差不多,这饭店得多贵啊。包师弟,是你选的馆子么?"
我说,"谢谢。"然后往里走。
迎宾员说,"老师,包师兄说咱们不在这里吃,换个地方,我就在这儿等着拦住你。"是关同学的声音。
吃饭的时候,我说,我没认出来关同学,以为饭店得多贵这些心理活动。关同学说,"老师,咱们认识十多年了啊,你居然认不出来我?"
不仅相识十多年,而且我们一直经常见面。但是,不在特定的地点出现,认出一个人太难了。我接着讲了几次认不出来另一位同学的故事,以表达失礼实非人力所能避免。有些我没有说,说了也不见得有人信,换个地方,我连认出我妈来都费劲。
在我所看到的世界里,一共就只有七八张不同的脸。他们全是我的小学同学,分别在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各个工作的地点反复出现,声称自己是不同的人。当然,从初中起,我就知道,即使当面质问,他们也不会承认的,所以我根本就没有问,只是观察。后来发现,他们会忘记以前与我的交往的所有情节,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会有新的名字,新的性格,新的声音,新的父母和习惯。
很久以后我逐渐相信,他们真的是不同的人。原来世界上不止有七八个人,也并非反反复复出现,那些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他们真的是彼此无关的,而不是装作如此。
leon(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慢慢地,我不再对电影电视里的情节感到惊讶了,人们真的能根据脸指认出凶手。我最初非常惊讶,居然有这种操作,仅凭脸就能认出那是谁来,难道他和他和他不是同一个人么。我开始相信,佐罗真的必须戴上面具,否则人们会认出他来。在《天涯明月刀》电视剧里,虽然那个燕什么大侠用面纱遮着脸,但是仅凭声音,我一子就听出来他就是背后最大的boss公子羽。我跟我哥说,他很奇怪。我也相信,我哥,以及其他人们确实不能根据声音一下子辨别出那是谁,就像我不能根据人脸辨识身份一样。后来的香港电视剧里,大陆的配音演员一共就那么几个,他们反反复复地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故事里,假装完全不记得此前的爱恨情仇。还有童自荣也是的。
给关同学讲的故事里,是另一位同学,也相识十多年,也经常见面,也不是每次都能认出来。
一次在走廊里,我急匆匆走,掏办公室的钥匙。一位女同学本来靠着墙,看我走过来,说,"老师。"我以为她想咨询或者什么地方指不到需要指路,就问,"你有啥事?"然后,突然间,我想到我此时约了ZR同学,脱口而出问,"你是ZR吧?"是的。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正是她。我只是事先没有想到。但是,与有些同学假设的不同,我根本不是认出了她的脸,而是推断出来的。
在软件所,大家准备讨论了,已经坐定。靠窗户的一位女生,我不认识,不是本组的,我猜是XYM的女朋友,带来旁听以示卿卿我我之意。但是,人还没有齐,我问,"ZR呢,还没来?"那位我不认识的女生说,"我我,老师我在这里。"
认不出ZR好几次了。最近的一次是前几天软件工程课结束,我急急忙忙去赶班车。一位女同学从后面追上来说,"老师……"我回头,正准备说,"你有啥问题?",说完"你"字,我突然回忆起这个声音,估计表情变化比较大,ZR说,"又没认出来?"好吧,我只好承认。我离开的时候ZR正跟师弟师妹们吐槽,听到半句,"谁让我长了张大众脸。"
其实长成啥样,也认不出来。我的导师牛老师脸盲得很,师母提到过,他挺喜欢两位电影明星,但是当他们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他也并不知道那是谁。告诉他,他还很惊讶,"原来是他啊。"

sun
不过现实世界比电影中更容易认出一个人来。有个讲脸盲的电影,名字忘了,讲英语的。里面的女主角脸盲,凶手就借此骗她。为了表现脸盲,导演的设定是她看到的人脸都是加了马赛克一样的模糊。其实并不是那样,我能看清人脸,至少靠近是可以的,只是认不出来那是哪一张而已。
同样,并不像有些电影里说的,脸盲的人跟一天换一个女朋友似的————难道不是时时刻刻么。脸盲的人,充满了对世界的恐惧。如果是在武侠电影里,你能想像么,你身边的可能是个好几十年的仇人,但是!你认不出来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恐惧在于,当你认不出来一个人的时候,难以在情感上建立信任; 其次,当你认不出来一个人的时候,他会认为你不重视他,或者你很失礼。
只是认不出来脸,在我通过别的方式认出你以前,我并不知道你是谁。电影里有个方面表现不出来,视觉上的脸盲并非无可救药,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的,完全认不出来的情况,尤其是自己男朋友,可能性并不大。每个人的声音、体型、衣服、步态、气味都是不同的,认识你的人的表情和陌生人也差别巨大。
只是这些方法各有问题。比如,男生几乎不换发型,容易认。包师弟是短头发,邦哥是两鬓短,伟兄是几乎没有头发,成林大腿长得黑,伟硕同学长得白,GYB是个胖子,笑得温和,冉同学是个黑瘦子……女生头发长,是个重要标志,如果换了发型,对于辨认来讲,就是灾难性的。有一次项目焦虑,晚上就做了焦虑的梦。一大帮人讨论,其中的女同学们都换了发型,我完全不知道谁是谁。我期待着谁先发言,这样,我就能确认身份。但是,她们谁也不吱声。我又不敢假装认出来谁是谁,怕被发现自己是瞎编的。

cat1cat2
第二天有讨论,其中一位女同学真的换了发型。好在只有一位,所以我并没有多少心理压力就能推得她是谁,然后敢讲这么吓人的梦。大家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跟谷同学和鞠同学讨论。讨论到中间休息,她俩出去了一圈,回来的时候,衣服仍然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我们继续讨论,我blabla一顿讲,然后布置任务,你做啥你做啥,然后怎么怎么的。任务讲到一半,我一下子觉得非常困惑。我问,"你俩换了位置?"如果是这样,那么有的任务给的对象就是错的,因为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做了设计。其中一个说,"我们不仅换了位置,而且换了衣服。"我的脸上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写的感叹号。
后来讲给李记者的时候,他大笑说,"她们是知道你脸盲故意的么?"她们当时不是这么说的,而就单是一个觉得衣服不好看,想换一换。对于脸盲的人来说,那就是换了一张脸。是不是瞬间觉得世界充满了恶意,或者难度倍增。

turing
有人聊起来爱情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问到我。我会讲当年为了军事理论课怎么坐在学林里背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么突然就鬼使神差地向一个也在背军事理论的陌生女生献花。那个女生居然就接受了。同学们就会问,"师母也不像啊,她看起来冷冰冰地怎么会接受你的花。"原因很简单,因为她认识我,而且很熟悉。从家到长春的火车上,我们曾经遇到过,我以师兄的身份白话了一路,把物理系的课程和师兄 (注:因为几乎没有师姐,所以不是不提,而是没啥可说的)全八卦一遍。然后她按常理就认识了我,而按我的常理则否。故事没有结束。当我第一次跟她回顾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说,火车上根本不是我们最初相识,她在那个时候能听我白话一路,是因为早就认识我。她入学时,是我接的行李,送到宿舍,我还问她和送她来校的姐姐,"你俩谁入学?"
然后,我的世界就像无状态一样,失去了每个情节间的联系。每个人,既然不是小学同学反复出现,那么就是彼此无关毫无联系的。是你,是那些记着我的人,让世界的内部显现出彼此的关联,而不是割裂的。你们中的一个个人告诉我,"那个也是我、那个不是我,是的,我们确实曾经见过面。"
拯救我的通常可以是这一句,"你还记得那个计算机故障么,当时……"然后我就能把所有细节回忆起来,轰然一响,世界拼接完成,我知道了自己是谁。
最近听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如泣如诉,那位女士终其一生只爱着一个人,制造了若干次偶遇,希望他的意中人记起自己。从13岁的邻家少女,到初长成的女子,到成熟的女性,到他的意中人的孩子的母亲。她纠结终生,临去世前才写了信讲起这个故事,而他的意中人拿着厚厚的信低,也只回忆起一点模糊的印象。
她的意中人,并非不在意她,应该,甚至不是记不起。只是,认不出她的脸。
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越来越厉害了,识别率早就超过了我。我不再开当初的玩笑,"这篇文章真能吹,从数据看比我的识别能力还强。"现在,AI终于果真已经超过了我,就像下围棋超过了人类。他们能够从交通摄像头里拍到的人脸知道你是谁,然后报上你的身份证号,把你展示在路牌上,让大家知道你这个行人闯了红灯。许老师说,我高估了AI。毕竟,如果识别错了,也就是道个歉而已,能有什么大的后果能。误判,确实才是人脸识别中我的主要问题。
解决人脸识别有很多技术手段,我知道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告诉你。
还记得我刚刚提到的"无状态"么?只要一回头,你的意中人就不再知道你是谁。甚至告诉他你是谁也并不能解决感情上的陌生带来的恐惧,你试想一下就会明白,一个陌生人告诉你他是谁谁,你就会信么,即使理智相信,情感呢?
解决"无状态"的最简方法,是不要让状态结束。拉着他的手,自始自终不要松开。他每次回头,握着你的手就会知道,一切都没有变化,世界仍然安全,因为你一直在那里。
看看你身边的那个人,握住他的手。更关键的,不要须臾放开。那样世界就不会破裂成无关的碎片,因为你,他稳定地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coffee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在离线的移动硬盘中查找文件

我有十多块移动硬盘,存了各种东西,有的东西存了不止一份。

当年读博士的时候,导师给我拷文献。我看他按项目做了很多目录,其中不少文件还是重复的,自以为是地说,"其实可以做个快捷方式,这样就省空间了。"导师说,"你觉得是数据值钱还是硬盘值钱?"不是原文,大意如此。导师的数据有的备在不同的硬盘上,备好几份。实验数据要刻光盘再保存。

后来我向导师学习,所以攒了不少硬盘。而且因为硬盘容量小,这块剩点空间,那块剩点空间,有些大的目录就分割以后分布在不同的硬盘上。找起来真是费劲。全盘搜索耗时相当长,经常查到中间我就没了耐性。为找某个文件,曾经翻了四五块可能的硬盘,没找着,但是后来发现那个文件就在这四五块硬盘之中。

如果我不那么节俭,一块硬盘只放某类东西,找起来可能会方便些。但是看着剩余的空间,从小受到的节俭教育就发作了。当然,我知道这是错的。

硬盘多,就面临一个问题,当我想找某个文件时,它在哪个硬盘之中。挨个插上然后全盘搜索,效率很低。

有各种候选的解决方案。

1.自建RAID阵列

大哥和邦哥都认为我应该自建RAID阵列。我各种犹豫。让我焦虑的问题有,要不要24小时运行呢,还是用的时候再通电。能存下么,需要多少块硬盘。看电影行不行啊 (行)。击败我的最后一棵稻草是,手头这些硬盘可怎么办呢。

2. cd index

有很多光盘的时候,我用过 cd index 这一类的软件。需要找某个文件时,就在这些索引里面找。查到在哪个光盘上,再插入这张光盘。

微信图片_20170828003828
3. 目录树

我还打印过目录树,如果文件不是很多,一张张目录树找过去也还对付。

4. Total Commander 的 lst 打包

还用 Total Commander 的 lst 打包插件。执行压缩的时候,存在目标文件里的不是整个文件,而只是目录树和文件名。也可以搜索,如果硬盘在线,还可以直接打开。如果硬盘里文件少,尚可工作。有三四块硬盘,在LST文件里搜索的时候每块需要7分钟左右。有点考验我的耐性。

5. find .

我在Linux下工作的时候,用过 "find ." 然后重定向,得到整块移动硬盘的目录树,放在固定硬盘里。需要找文件的时候,在那里面搜索。速度也不是很快,忘了有多慢。

6. Everything

包师弟评价上面这个方案时说,有个东西叫做 Everything。我想,我并不是固定硬盘啊。

Everything也能搜索移动硬盘,并且可以离线搜索。唯一不符合我要求的,是移动硬盘的文件如果变动,需要手动更新。我知道这一点时,已离包师弟建议我用Everything两年左右了。

方法是这样的。

步骤1. 插入一块移动硬盘。

步骤2. Everything Options | Indexes | File Lists | Add

如果已经创建了扩展名为efu的文件,加入;如果没有创建,按下一步的方法创建。

options

步骤3. Everything Options | Indexes | File Lists | File List Editor,得到下图。

editor
不按 File,而是 Edit | Add Folder.

选移动硬盘根目录。

此处插话: 网上有人提到了这个方法,但是担心如果移动硬盘的符号变了,文件路径就也改变并且失效了。按如下方法解决。

在 我的电脑右键 | 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在移动硬盘上单击右键 | 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如下图。

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管理2
按添加按钮,然后找一个空目录。

更改 添加
以后这块移动硬盘在线时,总是 mount 在这个空目录下,不必考虑盘符变化。下图中有快捷方式修饰的文件夹,都是移动硬盘的挂接点,比如backup001,Goliath,Shannon,Gutenberg,Descartes .

mount
插话结束。

步骤4. 把在步骤3中加入的文件夹 (移动硬盘)生成的efu文件加入索引文件列表中。以后在搜索时,Everything除了在本地硬盘搜索外,也会在efu中搜索一次。看起来如下图,我就知道这几张照片都在名为Descartes的移动硬盘中。
在比赛
以上方法,可以在移动硬盘离线时搜索文件名。但是当移动硬盘目录结构和文件名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动更新,重新生成和添加文件。

还有,这个文件要先存在,然后才能找到。有时你会发现,你想要的那些,从未存在过。更糟糕的是,你以为有。
微信图片_20170828003825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大逃杀》人物关系图

1. 如图所示,根据《大逃杀》纸书中文版画的,与电影略有不同。漫画也看过,细节是否有出入已经不记得了。

br2. 图是用graphviz画的。graphviz可以自动生成符合美的标准的图示,不过这次我花了不少时间调整局部不符合我审美之处。还是参数不熟悉。

3. 源代码如下。

// dot -Tpng test.dot -o test.png; eog test.png
digraph br
{
	 node [fontname="FangSong",shape=box];
	 edge [fontname = "FangSong"];
	 graph [fontname = "FangSong"];
	 rankdir = LR;
	 ranksep = 2.0;

subgraph cluster_legend
{
	label=图例;
	e->b;
	q [label=七原秋也];
	s [label=三村信史];
	sh [label=杉村弘树];
	q->s [label="信任",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color=gray];
	q->sh [label="信任",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color=gray];	
	subgraph cluster_group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label=集团;
		k [label="领袖",shape="house"];
		a->b [label ="关系",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c [label="中川典子"];
		d [label="桐山和雄"];
		c->d [label ="杀死", arrowhead="vee"];
	}
}

三村信史 [label="三村信史(第三之男),\l黑客|篮球\l", shape="house"];
杉村弘树 [label="杉村弘树\l棍术|拳法\l"];

中川典子 [style=filled,color="gray54"];
七原秋也 [label="七原秋也,\l棒球|摇滚\l",shape="house", style=filled,color="gray54"];
织田敏宪 [label="织田敏宪\l避弹衣|小提琴\l"];
桐山和雄 [shape="house"];

天堂真弓 [label ="天堂真弓\l援交\l"];
七原秋也->赤松义生 [label ="击晕",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新井田和志->赤松义生 [label ="", arrowhead="vee"];
赤松义生->天堂真弓 [label ="", arrowhead="vee"];
七原秋也->大木立道 [label ="", arrowhead="vee"];
桐山和雄->织田敏宪 [label ="", arrowhead="vee"];
川田章吾->元渊恭一;
川田章吾 [shape="house", style=filled, color="gray54"];
元渊恭一->七原秋也 [label ="威胁",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元渊恭一->川田章吾 [label ="威胁",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tongshan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桐山和雄,黑长博,笹川龙平,月冈彰,沼井充
};

桐山和雄->{黑长博,笹川龙平,月冈彰,沼井充,金井泉,北野雪子,日下友美子, 相马光子,濑户丰, 三村信史} [label ="",arrowhead="vee"];



三村信史 -> 坂持金发 [label ="试图破解|试图爆破",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sancun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三村信史,濑户丰;
	三村信史 -> 濑户丰 [label ="朋友", arrowhead="none", style ="dashed"];
}

三村信史->饭岛敬太  [label ="", arrowhead="vee"];
濑户丰->饭岛敬太  [label ="信任", 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beiye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北野雪子,日下友美子;
}

北野雪子->日下友美子 [label ="教友|朋友", arrowhead="none",style ="dashed"];

坂持金发 -> 国信庆时 [label ="", arrowhead="vee"];
七原秋也 -> 国信庆时 [label ="朋友", arrowhead="none",style ="dashed"];
国信庆时 -> 中川典子 [label ="喜欢",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guoxin
{
	color=white;
	坂持金发,国信庆时;

}

山本和彦->小川樱  [label ="恋人|自杀", arrowhead="none",style ="dashed"];

杉村弘树->琴弹加代子 [label ="喜欢", arrowhead="vee",style ="dashed"];
琴弹加代子->杉村弘树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 [shape="house" ];
相马光子->泷口优一郎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旗上忠胜  [label ="", arrowhead="vee"];

{rank=same 旗上忠胜,泷口优一郎};
旗上忠胜->泷口优一郎 [label ="枪误伤",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桐山和雄->稻田瑞穗  [label ="", arrowhead="vee"];
稻田瑞穗->桐山和雄  [label ="偷袭",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野田聪美->内海幸枝  [label ="", arrowhead="vee"];
谷泽遥->野田聪美  [label ="", arrowhead="vee"];
野田聪美->谷泽遥  [label ="", arrowhead="vee"];
野田聪美->松井知里  [label ="", arrowhead="vee"];
榊佑子->中川有香  [label ="误毒杀", arrowhead="vee"];

subgraph cluster_neihai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内海幸枝 [shape="house"];
	野田聪美,内海幸枝,谷泽遥,松井知里,中川有香,榊佑子};


榊佑子 [label="榊佑子\l自杀\l"];
榊佑子->七原秋也  [label ="恐惧",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内海幸枝->七原秋也 [label ="喜欢|救",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相马光子->江藤惠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琴弹加代子  [label ="", arrowhead="vee"];
织田敏宪->清水比吕乃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杉村弘树  [label ="潜水刀伤",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xiangma
 {
 	rank=same;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相马光子;//	[style=filled, color=lightseagreen];
	矢作好美;
	清水比吕乃;
};


相马光子->矢作好美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仓元洋二   [label ="", arrowhead="vee"];
//{rank=same 仓元洋二,矢作好美};
仓元洋二->矢作好美 [label ="恋人", arrowhead="none", style ="dashed"];


千草贵子->新井田和志  [label ="", arrowhead="vee"];
相马光子->千草贵子  [label ="", arrowhead="vee"];
千草贵子->杉村弘树 [label ="两小无猜", arrowhead="none", style ="dashed"];


中川典子->七原秋也 [label ="喜欢",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subgraph cluster_qiyuan
{
	color=lightgrey;
	style=filled;
	中川典子,七原秋也,川田章吾};


坂持金发 [label="坂持金发\l教师\l"];
坂持金发 -> 藤吉文世  [label ="", arrowhead="vee"];
川田章吾->坂持金发  [label ="", arrowhead="vee"];

南佳织 [label="南佳织\l追星|疯狂\l"];
清水比吕乃->南佳织 [label ="", arrowhead="vee"];

七原秋也->杉村弘树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color=gray,weight=0];
七原秋也->三村信史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color=gray,weight=0];

//七原秋也->桐山和雄 [label ="反击",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tailport = "nw"];
//中川典子->a1->a2->桐山和雄 [label ="", arrowhead="vee",  tailport = "n"];
川田章吾->桐山和雄 [label ="", arrowhead="vee"];

坂持金发->中川典子 [label ="击伤",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weight=0];
川田章吾->中川典子 [label ="救助",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七原秋也->中川典子 [label ="救助", arrowhead="vee", style ="dashed"];
}

开脑洞,买买买网站的皮肤

一、皇后版
1. 主子,萧淑妃、陈贵人她们都用了某种化妆品,万岁爷说皮肤水嫩呢。您要不要也来点?
可选:A.来点试试,不输人后 | B.我才不像那些小蹄子一样献媚呐
2. 万岁又给某贵人她们赏赐了,咱们是不是也去邀宠一下?
可选:邀 | 我乐意在冷宫呆着
邀 -> 万岁说"心里有我",赐各府库随便支取 ->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交通银行
3. 四海升平,各地行商均有进贡。赏脸试试这几家,宫钱还可以攒小份子呢。
小份子单独列账户,凡有优惠累加进项,月底结算"小份子又多了920元"。可以单独从小份子中支出。优惠券也可归入此项。
4. 月底公布在各后妃中的排名,根据各项指标 (书、化妆品),分别排序,并授予本月知书达人、本月颜值第一称号。
二、皇帝版
1. 听说英吉利、美利坚最近朝贡了新鲜玩艺,皇上要不要看看?
可选:A.来 | B.朕的代码还没有写完,请代王享受一下吧
来 -> 意利咖啡 | 利顿奶茶
2. 皇上好久没有觐见太皇太后了啊,要不要带点小礼品去?
可选:A.去 | B.太皇太后是谁?
去 -> 脑袋金 | 保暖衬衣
3. 皇上,府库空虚,今秋收获每亩万千,恳请征税。
可选:A.准 | B.民以食为天,不征
准 -> 全国各地争相朝觐贡献,选谁呢? ->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交通银行
三. 大航海
1. (有地图,随航行更新物产)今日抵达利物浦,意外的是 平衡车 价格非常低,要不要屯积居奇1辆?
2. 可购、售虚拟商品,以精灵币结算。精灵币可由人民币内购,外形、符号 (RMB是¥)、颜色不同。
如:
RMB ¥39.80,海南三亚新鲜水果现摘现发 芭乐番石榴5斤装
JLB &20.32,西域特产三峰骆驼 棕色、蓝色、绿色 公母中性各一
3. 某某货物已委托镖局起运,天寒地热,行脚费10元。
4. 某货物已抵达某处,预计几时继续行程。
四、大富翁
1. 每购买可投掷骰子一次,根据购买金额决定骰子面数 (从4面到20面不等)。由骰子点数决定行走步数。
五、回到未来
1. 据说有个妙人著有《未来世界》一部,可想一观?
想 -> 去往2017版电商网站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蝴蝶的防御

附图是旁听东北师大自然博物馆(科普大讲堂)魏忠民老师课《蝴蝶的防御》笔记。

带二猫去东北师大自然博物馆参加活动,制作蝴蝶标本。一共两节课,第一节课是PPT讲座,蝴蝶的防御。

这些活动现在都是免费的,而且任何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不需要任何资格审查。我对全民教育发展到这种状态很是感动。

老师讲的内容大致可以从我下面后补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小学的孩子完全可以听懂。其间有一个童音明显,甚至说话还有一点儿不清晰的小女孩,一直在打断提问,并且在提问中提到几种蝴蝶的学名——那是我完全不知道的。

1
老师还讲了很多其他有趣的事儿,图未能尽。比如缢蛹,就像上吊的那样,用一根丝勒在脖子上。还有另一种是丝吊在脚上的,脚上头下地吊着。

再比如君主斑蝶,我猜就是以前课文里学到的叶永烈的《美洲彩蝶王》。老师说中文名字有很多种啊,不过拉丁文的名字就是统一的了。不过老师一听我说到纵贯美洲的迁徙路线,就说,“那一定就是它了。”我搜索了一下,君主斑蝶是世界上蝴蝶中唯一迁徙性蝴蝶。怪不得老师一听说迁徙就这么肯定。在我印象里,叶永烈课文中完全没有提到君主斑蝶在美洲很常见,也没有提到它有毒。后来在自然博物馆,二猫指着一只不起眼的说,这是君主斑蝶。我完全没有想到,美洲彩蝶王居然这么小,只有半个巴掌大,跟一只菜粉蝶的大小差不多。在我心中,碟群遮天蔽日,半数以上坠海而死,能这么壮烈地长途奔袭,一定是艳丽无比吧。

讲完蝴蝶的一生和蝴蝶的天敌,老师开始讲正题,是蝴蝶的防御。导入语是“蝴蝶这么多天敌,为什么还没有灭绝呢?”在展示各色防御手段时,我听到家长们也跟我一样“啊,这样啊”地感叹。我也在心中暗自感慨,这么小的蝴蝶,幼虫上可以寄生那么多更小的蜂子,生物多样性真是奇迹。不少科幻题材也从丰富奇特的生物多样性中借鉴甚多。老师就提到一例,比如《异形》,我们看着吓人,其实寄生蜂就是这样的。他还提到,有一种生物防治松毛虫 (不确切记得就是这个物种,总之是某种蝴蝶的幼虫)的生物手段,就是把一只寄生蜂产过卵的毛虫尸体放在林子旁边,会孵化出好几千只蜂子,树林中就不会有毛虫了。他说,其实人类也挺残忍的。我想,孩子们多接触这些科学知识和工程手段,长大后就不易成为"圣母"了吧。
2讲座之后是制作蝴蝶标本,没有人对蝴蝶之死表达惋惜,也没有人提到蝴蝶的天敌中是否有人类。标本制作过程中,有同学问老师,蝴蝶应该怎么"整死"。老师说捏胸部,要么放冰箱里冻死。

我喜欢蝴蝶的美丽,也喜欢这种直接。二猫非常小的时候,有次吃虾,已经煮熟了。她指着说"这些虾好可爱啊"。我心里一惊,这可咋整。接着她又说,"我要那只带眼睛的。"我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今天的感受也是如此。

今天还有个额外的收获。在去的路上,就知道找路会不顺利,因为通知的地点是"科普教室,在假山、鸽子房旁边的科普大讲堂"。地图上当然没有搜到。我就开始焦虑。假山,多大的假山,像灌木丛那么高的,还是像乔木那么高的雕塑?鸽子房,长得像鸽子,还是里面养鸽子,还是外墙上画着鸽子?假山、鸽子房旁边,旁边,旁边是多远,十米,一百米,半站地?

好吧,我猜到了,十有八九在有恐龙的那个楼的后面、或者左面、或者右面。有恐龙的那个楼,如果你去过自然博物馆就会知道,因为那具10米左右高的恐龙骨架室外就能看到,在正门的上方玻璃幕墙里面。

那么,是从"有恐龙的那个楼"的左边绕呢,还是右边绕。二猫妈指示,可以问下门卫。实施中遇到的难题是售票室还有3分钟开门。

随机选择,从右边绕。如下图左侧,我选错了路,绕的是大半圈。
map
不过,过程就是结果,行远途总有额外的收获。我从来不知道,"有恐龙的那个楼"的后面,还有一具猛犸像的骨架,也在玻璃幕墙的后面,与恐龙不同的是,在楼的后面而不是正门。尽管知道快要迟到了,我和二猫还是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盯着阳光下黑灰的骨架遥想,这么巨大可怕的生物,也都被我们的祖先灭绝了,人类甚至强大到现在需要保护很多动物而不是自己。自豪感油然而生。
mammoth
后来,在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展区,我和二猫又站了很久。我抬起头看马门西龙的脖颈几乎直达二三层的屋顶,弯曲蛇行,空洞的眼窝从高空俯视着我。虽然看过电影和科普图片,知道恐龙与人身高的比例,但是又一次亲身感受,我还是震惊了一下。就像制作蝴蝶标本,看蝴蝶的天敌和防御中的视频,尽管以前也知道大概,但是细节还是令人感慨。一人高的猛犸牙化石光滑坚硬,搁置在铁架上摆在面前的时候,确实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强大的生物,后来都消失了啊。

而我们还在。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

夜空里的风筝

看朋友圈的照片,河里的冰还没有全都融尽,不过在细枝条的树皮下面已经有隐隐的绿色了。一年又一年,感觉冬天越来越久,冬夜越来长。不过,春天毕竟还是来了。

晚上,二猫手绘了风筝,兴高彩烈地拿给我看。是统一的工业品,骨架不知是塑料还是什么纤维,轻而且坚韧。素色的底子绷紧了,有一点软边,上面二猫填了大片的黄小片的红,是凤凰。她说,老师提到尽量不要涂蓝色,因为风筝在蓝天的底色上就不鲜艳了。黄色与蓝色互补,我想起很多年以前跟二猫妈在南湖,看金黄的白桦树叶间湛蓝的天空。

stationary
二猫下午的时候已经在楼后试过了,风筝没有放起来。此处楼间隔很窄,风都被挡在了外面,又层屋叠架地有不少桌椅、凉亭、体育设施,跑起来也施展不开,想想风筝也憋气地很吧。

fire
我说,"要不咱们到南湖放吧。"二猫立即叫好。

我们准备在风筝上挂个反光牌,就是挂在书包上的绿色小猪,车灯远远一照,从光来的方向看份外地亮。打算用强光手电照着,这样就能在黑夜里看到风筝了。二猫说,"夜空里的一颗星星,是月亮的伙伴",还有好几句,很有诗意。

二猫还在练琴,出发的时间一拖再拖,她就开始担忧。一边弹着琴,手上不停,一边回过头来,眼睛里全是泪水,拖着哭腔,"你就是不想去。"我说,"不是我啊",把责任推给二猫妈。二猫又把头转到另一边,"你就是不想让我去。"

几乎要笑出来,明明我在准备工具,二猫妈也在出主意,去南湖,去师大操扬,师大的体育馆风是不是会大一点。二猫琴一练完,我就叫出发。她惊喜的样子,"真的啊。"看到我在换衣服,立即也去准备。二猫妈推说不舒服懒在家里,我和二猫野心勃勃地出发,只带着风筝、手电,却像是满载装备一样。

考虑到南湖天黑路滑水深危险,去师大单程也得半个小时,我们最后去了工程学院的操场。冬天的时候,我在那儿跑过一次圈,400米操场,离家不远。

先远距离试一下灯光效果,我拿着风筝,让二猫远远地用强光手电照一下。她喊,"很亮!"

没有一丝风。我拉起风筝开始跑,手感风筝在我身后飘起来,我快跑,线斜着拉起来,越来越陡。风筝的质量真是不错。二猫妈好几年前就提过风筝,我想想做风筝的工艺那么复杂,线这么扯还是那么扯,可能根本上不了天,很没自信,找各种借口拖着。大街上也见到过卖的,花花绿绿,我说,"风筝怎么能买呢,不是应该自己做才有感觉么。"于是,一直到两三年前才做了第一个风筝,在伊通河堤放了一次,飞得显然不如同一天空下的龙头蜈蚣,连一看就是手工做的破破烂烂的素色风筝也比我们的飞得好。兴致索然,捏着自己的,抬头看别人家的风筝。

操场四周虽然都是灯光,但是场地里漆黑一片。我深一脚浅一脚跑,不敢太大动作回去,看不到风筝,只感到线在身后向上斜扯着,耳边都是忽忽的风。二猫在远处,是手机的光点,一跳一跳地,喊"飞起来了"。

我很快就跑到了操场的尽头,转身开始兜圈,好在风筝不大,又轻,转弯以后并不落下来,继续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像条小狗。二猫也开始兜圈,我在外圈,她在里圈。操场里满是我俩噼里啪啦地脚步声。

二猫也要试试,我也正好跑得气喘。风筝很顺利地在她身后腾空而起,像鹞鹰一样围着我们盘旋。在楼群的影子之上,夜空明亮,风筝像一条大鱼慢慢地游荡。我举起手机照相,满眼都是噪点,看不清星星,也看不清峨嵋月,只能看到蜿蜒的长尾在无风的夜空里高高飘着。

kite2
小时候我哥有一个非常大的红风筝,是我们还在南山住没有搬家的时候。我哥初中,我小学二三年级。春天,他们学校举行比赛,每个人都做了风筝参加。我在那之前只见过菱形后面跟一根大尾巴的,最稀奇的也就是尾巴是三根。电视里和故事里看到的沙燕、龙头蜈蚣,会眨眼睛扇翅膀那种,怎么也想不到是什么样的,怎么才能飞起来,肚子是圆的不是平面,这都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年以后读阿来的《三只虫草》,里面的少年期盼一本百科全书,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就是那样的心情吧。

当年,应该也是打算做个一般的风筝,毕竟没有见过别的样的。先是我哥做,做着做着,我爸也参与进来,慢慢还变成了主力。"这么短根本不够""还得大点的纸,挂历不行"。到底是要做多大的一面呐,我怎么也想不到。竹蔑的形状支撑得也是歪的,不是正常那样十字交叉。

当形状逐渐能看清的时候,我应该是"啊"地喊叫了吧。是一架飞机!两个翅膀,肚子是圆的不是瘪的,飞机头朝前伸出来,很威风的样子。里面是竹子撑起来的,外面是纸糊的,涂上鲜红的颜色。我不记得是不是还涂了别的颜色,应该是没有。好像家里只有红色,是朱砂吧。

风筝线也用最好的,不是棉线,而是蜡线。我平时做木偶的时候都舍不得多用的,结果,一轴整捆就接在上面了。我爸调线的长度,把风筝仰面朝天倒过来,肚皮向上,一会儿这根长点,一会那根短点,到飞机头斜到某个角度,就行啦。

似乎还有试飞,但是我不记得了。

比赛那天,满天都是风筝,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虽然没有故事里面讲的风筝打架什么的,也够精彩。我第一次见到了龙头蜈蚣,眼睛确实会眨。我哥说,应该是个半球,风一吹就转,看起来像是眨眼。我想,嗯,可以用山楂丸的外壳,里面涂上黑色,用细铁丝穿起来。虽然我再也没有真地亲手做出来,但是在少年的心里,早就画过八百次图纸了。还有软翅的燕子,好几只穿在一根线上,在风里一起摇,像天空上有一只有力的大手抓着线的另一端。剩下的记忆,我不敢相信都是真的了。不过,大红的飞机,一点也不会错。在那么多七彩的各种形状的风筝里,我们的飞机颜色特别鲜,飞得一点也不比别人家的矮。

好像是获了二等奖呢。

以后,在搬家以前,哥和我还去山上放过那架风筝。在南山,允许孩子去爬的最高的山包上,我们把风筝线展开,不用另一个人把持着风筝调角度,也不用助跑,风一下子就把飞机扯到天空上去了。蜡线在风里列列作响,呜呜叫声经久不息。所以,当我以后读到"角弓鸣"的时候,不用老师解释,我马上就能想起那样尖锐持久的声音。

我们大喊,"风婆婆,你再把风袋打开一些吧!"那个时候,刚刚看了小人书《变法斗三仙》,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还有一只羊那段。我想像着孙悟空举起直抵天顶的金箍棒,搅动大气和云层,想像孙悟空跳上云端,大叫,"风婆雨师何在?"我真的看到天空和旷野间仿佛有漫天遍野的风袋,就为我们这只小小的风筝张开。

搬家以后,没有了南山那种馒头一样的山,没有了风筝。家门口就是公路,我在就在公路上在来来往往的货车中间学会了自行车。我到东风小学上学,在市中心。学校有兴趣小组,我做了航模。有一架航模只有二三十厘米长,机身是扁的,翅膀是实心木头打磨成截面流线形。机身和翅膀用乳白胶粘结,涂好胶以后当时不能放飞,还要架在几本书的中间支撑着固化。机头附近要用牙膏皮配重,我的那一架做得精确,不用配重也飞得很好。冬天的河套里最适合放飞,用橡皮筋弹射或者徒手掷出去,飞机像在水面上滑行,平滑异常如同没有重量。后来看到白鲸在海洋里沉默地缓缓下潜,就是这样的感觉。

light
我还有一架航模,是花了三十 (还是36?) 块钱。做完以后,都不敢拿回家里,怕我妈问起来得多少钱,放在同学家很久。这架航模的翅膀是空心的,外面是很薄的纸,内里的截面是很多片非常薄的木片。是用线牵引放飞的,在肚子下面有个倒钩,拉起来以后手一抖,线就能脱下来。倒钩也装了,但是我从来没敢这样放过,怕飞高飞远了摔坏。

这架飞得也非常平稳,完全符合要求。后来过了很久,胶受潮才解体了。

小学的时候,从市图馆借书,照着做过纸的航模。机身和机翼都是很多层纸,有的是报纸,有的是书,很多字,所以飞机看起来颜色有点黯淡。这种航模不能飞,就是形状的精确复制。

求过我妈给我买个遥控的,去商店里看到不少"线控"的玩具。从手柄到车上有根电线连着,看起来就很low。无线遥控的,具体价格忘记了,肯定是不能买的程度了。我的第一个无线遥控汽车是工作以后买的,给李记者和典同学展示过,速度飞快。典同学回家就也买了一个,不几天手指头就磨起水泡。

小学同学GJ有一堆颜料的仿真模型,就是小兵和坦克的那种。每架飞机都是非常多的零部件,用很刺鼻的胶水粘起来。就是他第一个教我,当遇到后方有追着尾巴的飞机的时候,应该抬头做像眼镜蛇那样的动作,或者兜个圈子绕到敌人的后面,然后开火。哒哒哒,敌人就被打下来了。他上课的时候不喜欢回答问题,有一次老师提问,他说自己做错了,不想说。老师还非要看看。后来有同学说,他应该是没做,老师不相信他做错了。那以后读《红楼梦》还有《简爱》,还有最近听《傲慢与偏见》,我觉得不少角色就是"后来有同学"的那种,他们心眼多得,理解起来甚是困难。而且可能费尽力气整明白以后,还是理解错了。GJ同学当有我相同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有像航模这样简单的世界可以沉浸。

wood
我爸和我哥修车的时候,把零件摊一地,从屋子里到院子里。所以后来互联网上流行的把什么东西全拆开摊平,我小时候就见过了。车辆的零件复杂到有的自己没法修,或者工艺质量不够,必须抬到吉林市去。比如发动机膛缸,全拆开,然后打磨。发动机是个挺沉的家伙,甚至超出火车允许的一个人携带的重量。而且是一整个的,不能再分解了。

我一直也没有参与过修车,完全不懂,二猫妈对此感到很奇怪。后来我想过,那是生产工具,不能用来玩吧。其实我参与过体力活,像把车上的漆用砂纸打掉,往上抹腻子,那一次在毛衣上蹭到了电瓶里的硫酸,提前学会了稀硫酸会变浓,浓硫酸对有机物有腐蚀性。

大学的时候,本科导师LSJ老师推荐我和老疙瘩去HCM老师那里做实验,说是做直升飞机。HCM老师一讲才知道,是打算做直升飞机的演示,旁边支撑根铁棍,说"飞起来"的时候,铁棍改变角度,飞机就升起来了。用电,但是一点儿也不需要空气动力学,是个教具。我想,这咋能证明飞机为啥能飞起来啊,顿时没有热情。忘记后来的事情了,我和老疙瘩都没有继续参与。不过又几年过去,HCM老师的很多教具都非常出色,物理系的走廊里挂了不少,据说各个中小学也有不少。当初应该是我们没有看明白教具里的魅力,或者,技术太差,老师还不能交给更重要的任务吧。

在芬兰的实验室,晚上休息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小伙玩拳头那么大的直升飞机模型。飞起来,慢慢摇,然后降落在屋子里的铁房梁上。他让我试试,我怕摔坏了不敢。他给我看一个仿真工具,在计算机上显示飞机,遥控器是真的,用来学习操作的感觉。

computer
后来买过一个四个还是六个旋翼的无人机,二三百块钱那种。马力非常小,连一节18650电池也带不起来,原带的电池只能飞10分钟左右。没有智能系统,飞起来非常难控制,虽然有个按键能突然翻跟头。除了拿出去炫酷一下,没有什么用处。操作不稳定,在室内几乎控制不住。

有次摔了以后,对WXG师兄说,如果再块一点,就可以买新的了。他说,你可真有钱。我说那东西也不贵啊。他又说,你可真有钱。我说了价格以后,他说他也在买,万把千块钱一架。那次第一次听到牌子大疆。我说,那只好去你那儿玩的时候,飞你的了。

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猫在物理系图书室里,看直升飞机的桨彀结构。叶片在向前挥动的时候更水平一些,向后挥动的时候竖直起来一些,这样就获得了向前的动力。尾翼是为了平衡角动量。还想做一个,但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动力是怎么传递到桨叶的。后来在卖模型的地方也徘徊过,便宜的也3000多块钱一架呢,没有买。最近看ZHUMAO推荐的儿童科普书《万物运转的秘密》,才看到是用轴承一类的结构。

helicopter
做过一个梦,关于飞行的。从前,大部分梦都是杀戮,极少被追杀,偶尔是做题解方程,只有一个这么浪漫的。在非常大的体育场里,能装下整个城市的中小学生一起开运动会,跑一圈得有五千米吧。我站在看台的最高处,俯视整个空间。突然我就想到,为什么不飞起来呢。脚一蹬,我就斜向上跳了起来,没有落到下一级台阶去,而是腾空而起,被不知什么托举着升起来。我看到空间里气息流动,呈现出七彩的颜色。我张开双臂,背后伸展出巨大的白色羽翼,开始盘旋。

feather
也许你会说,这么喜欢飞行,为什么不买一架。攒这许多年,怎么也买得起了吧。为什么不去看专业的书籍,去学习航模制作。这些知识获取也并不困难。因为,我有许多梦想,飞行只是其中的一个。我还想蹦极,一定喜欢死了纵身一跃在空中忽地一下坠落的感觉。但是考虑到身体条件,如果实施的话,那指定是最后一个愿望了。

我们匆匆忙忙地在黑暗的旷野里奔跑,偶尔会有各色的果实和花朵掠过。我们没有能力每一颗每一朵都仔细地观赏,能够做到不再忘记就已经很难。如果未来有机会能再相逢,当然很美。如果就此别过,也不是辜负,而是去追寻和感受更美好的世界。

如果为了追寻目标,那么一刻不应忘记初心,该当时时校正。而人生各种感受际遇,本无所谓初心。如无所住,风之所向即心之所往,归来自然仍是少年。

libray
————————————————————

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

[http://zhuanlan.zhihu.com/younggift]

[https://younggift.net/]

[http://blog.csdn.net/younggift]

[http://giftdotyoung.blogspot.com]